第397章 改称大元帅(2 / 2)

加入书签

民国六年七月,孙中山南下护法,在广州成立军政府,徐应孙之邀,由沪至穗,共同护法。

一九二三年二月二十三日,孙发布大元帅命令:“桂军总司令沈鸿英着将所率全部移驻肇庆,所遗北江一带防地,着滇军总司令杨希闵迅即派队接防,西路讨贼军总司令刘震寰所部,着驻石门、东莞、虎门各地;东路讨贼军第四师长石春荣所部移驻罗定等地,此外各部队,就现在地点驻扎,自经此规定后,各部军队非奉本大元帅命令,不得擅自移动,致滋纷扰。”

大本营成立后,孙首先致力于裁兵工作。先调查各军实数,限于三月二十日前,将该军营数和驻扎地点,造具军官姓名、履历及兵士名册,呈报大元帅府。由大元帅派员分赴各军驻在地,逐一点验,倘有虚额不准再招,而老弱无枪支者,则一律裁汰。

三月二十日孙发表“裁兵之重要与处置方法。”

孙此番回粤,对外方面则力求西南各省步调一致,几经磋商,乃与唐继尧、刘成勋、熊成武、赵恒惕、谭延闿、刘显世等西南领袖联名通电,宣告对西南时局之意见。

内称:“我西南各省,决以推诚相见,共议图存,弃前事之小嫌,开新元之结合。分灾恤患,载之简书,外间内谗,一切勿受。兵为防守,不为争夺,虽折冲疆场,为义兴师,而终不背和平主旨。其他各省有被直系蹂躏,颇同心敌忾者,文等为之敬执鞭弭,所不辞也。”

三月二十二日,孙任命赵士北为大理院长。二十六日派谢持为全权代表,执行中国国民党本部党务事宜。二十九日任命杨希闵为中央直辖滇军总司令,刘震寰为中央直辖西路讨贼军总司令。

三月二十八日,沈鸿英电称遵照大元帅命令,移防西江,设司令部于肇庆。

四月三日,孙把陆海军大元帅府由农林试验场迁至水泥厂。

前边提到,孙主张先裁兵再谋全国统一的计划,曾获黎元洪、张绍曾、段祺瑞、张作霖、卢永祥等的赞成。

不过张绍曾认为裁兵问题必须召集全国性的军事会议才能解决,所以他仍主张先召开“国事协议会”解决统一问题。

黎、张两人本来打算派代表到上海与孙商讨实现和平统一的具体办法,不料民国十二年一月二十六日,广州发生了沈鸿英的江防事变,张绍曾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以为孙在南方已没有实力,已经无足轻重,因此所派代表临时中止出发。

一月八日张绍也曾有电给西南各省,主张和平统一,然广东和福建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与张绍曾的愿望背道而驰。

吴佩孚催促孙传芳迅速带兵入闽,进攻讨贼军,以解救陈炯明的危机。

民国十二年一月七日,孙传芳部开到赣东,准备进入福建。只是接下来是一月十五日陈炯明在广东失败,李厚基也在这一天取道汕头出走,北京所派“援闽军”常德盛部也由闽西败退到杉关。

卢永祥暗中接济王永泉、臧致平的军火军饷,许崇智、王永泉、臧致平、李福林等联名通电反对直系派兵入闽,孙传芳在不利的形势下只好屯兵不前。

一月二十二日北京政.府下令撤销讨贼军总司令,李厚基调回北京另候任用,福建督军一缺裁撤,王永泉的通辑令取消,“援闽军”停止前进,所有福建境内主客各军善后事宜,责成萨镇冰、刘冠雄、孙传芳协同办理。

这些命令都是张绍曾为了实践和平统一的初步措施。命令中加入了孙传芳,是为了要敷衍吴佩孚。

同一时间,曹锟和吴佩孚一再催促北京政.府发表孙传芳督闽、沈鸿英督粤的命令。吴佩孚本来很瞧不起沈鸿英,认为沈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可是陈炯明垮台后,吴觉得沈鸿英还可利用,所以要他督粤。

张绍曾本来反对这两道任命,曾力争拒绝发表。江防事变后,张以为沈在广州得势,所以也打算同意沈的新命,不过在北京国会中的国民党议员却大为反对,

张便于一月三十日改下命令嘉奖陈炯明下野,希望在广东的主客两军互谋谅解,勿再从事私争,并派林俊廷为广西军务督理,丁槐为两广慰问使。

这些命令引起了国民党的极大不满,因为孙最痛恨的,是陈炯明犯上作乱,现在陈被逐下台,北京政.府竟嘉奖陈炯明,不说他是被逐而说他是下野,这简直给孙和国民党极大难堪。

林俊廷(1876~1933)旧桂系将领。字莆田。生于扶隆乡,长于防城区那良镇。盐贩出身。曾入绿林充当头目。一九零二年受清军陆荣廷部招安。一九一一年升巡防队统领。翌年三月任广西第二军统领,驻龙州,兼边防对汛督办。一九一六年任广西护国军第一支队司令,一九一七年任护国军粤桂联军第二军司令,进军湖南,次年退回广西。一九二一年被旧桂系余部推为广西自治军总司令,驻南宁。

国民党认为发表林俊廷为广西督理也是极不友好的行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