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白朗起义(1 / 2)

加入书签

据说白朗身高体长,跑得很快,所以也被称为“白狼”。他好读小说水浒,极仰慕宋江之为人。“性豪爽,善驭人,疏财仗义,以是能得众”。

河南和湖北边区,本就是个贫困歉收的地方,加之连年的兵荒马乱。由于这里的人衣食两缺,易于铤而走险,白朗军的诞生和发展,在这种地方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白朗起事初,仅有二三十人,步枪一支。不久,夺得财主步枪、手枪各一支,土30支。联合李朗、张群等杆,旋增至百余人。民国元年(1912年)二月八日,白朗率众从姚店铺移驻稻谷田村。时近春节,白朗集四乡饥民,往城东刘集仓库抢粮一百七十余车。

当夜,白朗得悉县官张礼堂将于次日离任,道经交马岭。便带人截击,一举夺步(快)枪十六支,俘张礼堂之子又获赎身枪十余支。之后,又联合李凤朝等杆,拥众二百余人,势力渐大。

河南都督张镇芳是袁世凯的表弟,以秀才出身而曾任天津海关道,革命时管理皇族捐,后来担任直隶都督。由于河南是袁世凯的故乡,所以袁世凯才把自己的表弟从直隶调来。张镇芳是个聚敛之臣,只懂搜刮,这样一来便为白朗军的壮大注入了加速剂。

当地流行一首歌:“好白朗,白朗好,劫富济贫,替天行道,人人都说白朗好!”

还有一支是:“老白郎,白朗老,抢富救贫,替天行道,人人都说白朗好。两年以来,贫富都匀了。”

当白朗军和官军交战时,他们常大喊一个口号:“白朗军专打官长,不打弟兄。”

白朗既然自比宋江,他便把他的军师陆文禔当作吴用一样看待。白朗军的战略是声东击西,避实就虚。

民国元年四月二十三日,北洋陆军第十三营统领余耀亭进剿白朗,白朗自高皇庙退至城西马道、张庄一带。

五月十二日,余耀亭率部赴大营,至李文驿时,遭白朗部伏击败退。随后,白朗联合杜其斌等杆,夜袭余耀亭之驻地大营镇,余耀亭军落荒而逃。

白朗击退官军后,在本村演戏庆贺三天,并和杜其斌、牛天祥、郜永成等杆首,商讨共同行动方案。

十月二十四日,白朗率众北攻禹县,复南下打开泌阳的春水、象河关等地。后因几个县团联合进剿,白朗军不敌撤回宝丰。

是年冬,白朗军复南下,进入舞阳母猪峡(今属舞钢市境区)。先后联合南阳的王传新,鲁山一带的宋老年、李鸿宾、王振等杆,计六百余人,攻取唐县(今唐河县)。一举消灭陆军独立五十九团大部,缴获大量步枪、机枪、大炮、子弹,白朗军增至千余人,声威大震。

随后是回师北征,攻鲁山、破禹县,并明确提出“打富济贫”口号。

北洋军集结雷振春、王毓秀、雷存修等部近万人大举围剿。白朗率众冲出重围。兵分两路,一路西攻卢氏,一路南破淅川西坪镇、荆紫关等地。

二次革命爆发。袁世凯对南方用兵,把北洋军主力都调到南方去打国民党。后方空虚,白朗趁机纠合退伍军人和樊枣一带的溃兵,纵横于舞阳等县。

白朗给北洋军沉重打击,得到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重视与支持。

民国二年(1913年)七月,讨袁总司令黄兴致信白朗称:“自足下倡义鄂豫之间,所至披靡,豪客景从,志士响应,将来扫清中原,歼灭元凶,足下之丰功烈绩,可以不朽于世……”

黄兴提议白朗进攻湖北,策应江西的李烈军部。

嗣后,白朗于九月十六日,破湖北重镇枣阳,歼守城军五百余人。进城后,开仓济贫,张贴告示,自称中华民国抚汉讨袁军司令,打出讨袁旗号,配合二次革命。

民国三年一月十一日,白朗军由西向东,横越京汉铁路,接连攻下了光山和固始等地。河南是毅军翼长赵倜的防区,袁世凯派赵倜为“豫南剿匪督办”,责成他收复失地,严令其全力剿灭白朗军。

但白朗军行动非常敏捷,闻讯立即开入安徽,二十六日攻占六安、霍山两县。

六安县长殷葆森弃城走,袁世凯大为震怒,立即下令枪毙。

同时下决心把只会搜刮的表弟张镇芳撤换,派北洋军的第一号大将段祺瑞出任河南都督,责成他驰赴信阳督师。

白朗已成袁世凯的心头大患,他捕“狼”赏格,一升再升,合计北京、河南两地计算,由五千元逐步提高到十二万元。

白朗军毫不把这个威名赫赫的段都督放在眼内,公然将白朗军的大本营设在离信阳不远的确山县县境内的磋砑山上。

白朗军的兵力究竟有多少人呢?有的说只有一万人,有军械的不到一千人;有的说能战的约有二千五百人,裹胁了二万人。

白朗的布告宣称凡退伍兵入伙的,没有军火不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