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一现的昙花(1 / 2)

加入书签

安徽的独立,从一开始就是“假独立”。柏文蔚虽然是名义上的安徽讨袁军总司令,但军队实际上被师长胡万泰和民政长孙多森所控制。等到北洋军的倪嗣冲部及张镇芳部大兵压境,安徽那些搞假独立的人也就立刻撕下面纱,宣布拥袁。

丢掉了安徽,南京也就门户大开。南京方面也因部分讨袁军反水而作战失利,九月一日南京失守。

随着北洋军的节节胜利,袁系的升官图也紧跟其后。段芝贵仍兼第一军军长,升上将,实授江西宣抚使;张勋亦升上将,段芝贵的右司令王占元兼湖南护军使。

上海方面因南京讨袁军失败,亦功败垂成。袁世凯命第四师师长杨善德为松江镇守使,郑汝成为上海镇守使,海军总长刘冠雄为福建都督。

广东和四川两地解决得是快又省力,七月二十七日袁派龙济光、觐光兄弟为广东正副镇守使,八月三日龙济光升上将继任粤督,八月五日陈炯明出走。四川方面熊克武虽于八月九日宣告独立,但为时只一月就被解职下野。

湖南独立的局面,主要受湖北的压迫。广东独立失败后,使湘督谭延闿和湘军师长赵恒惕更加孤掌难鸣。

八月十二日湖南为环境所迫取消独立,九月十七日袁令汤芗铭率楚有等四艘浅水舰,在第三师曹锟部的配合下进驻岳州,袁政.府任命卅九混成旅旅长伍祥祯为岳州镇守使。这样一来,湖南便完全落入袁的掌握中。

袁继续施行借刀杀人计,命黎元洪兼领湘督。黎当然不会中计,敬辞大命。袁乃请黎荐人自代,黎自然不会推荐与袁无关的人。他觉得汤芗铭是袁的死党,又是湖北人,黎和汤的长兄汤化龙又是老朋友,因此顺水推舟保荐了汤为湘督。

十月七日汤芗铭赴长沙晤谭延闿,十月二十四日袁发表人事命令,免谭,以汤继任都督,王瑚继任民政长,王未到任前以汤兼署。

并命谭延闿即日入京,同时令将师长赵恒惕解往北京听候处分。袁的军队于十一月十五日入驻长沙。

黎元洪和谭延闿和赵恒惕的关系很好。谭延闿下野后,黎元洪打电报给袁世凯,极力为谭延闿开脱:“谭的独立非出自愿,乃系被迫,曾仰药以求解脱,元洪敢力保其无他。”

谭延闿人品极佳,是个认真又有担当之人,当然也有些书生意气。见到黎为他解脱的电报,立即加以否认。

他发出一则通电,大意是说:黎副总统心存爱护,力为解免,难道我不知感激,可是我并未仰药,亦未受迫。我为都督,发号施令俱自己为主,要治罪,一身甘当云云。

二次革命后,各省取消独立,浮起一片骂孙、黄声,但谭却始终不骂。各都督多诿称独立时系被迫,或被冒名,谭则独任其咎。

谭延闿(1880—1930),字组庵,号无畏、切斋,湖南茶陵人。与陈三立、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陈三立、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生于浙江杭州,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

谭延闿曾经任两广督军,三次出任湖南督军、省长兼湘军总司令,授上将军衔,陆军大元帅。曾任南京国民**主席、行政院院长。一九三零年九月二十二日,病逝于南京。去世后,民国**为其举行国葬。谭延闿有“近代颜书大家”之称,著述有《组庵诗集》等,其精于美食,为组庵湘菜创始人。

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谭延闿为介绍人。

北京陆军部判谭四年有期徒刑,黎再出头说项,乃于十二月十二日下令特赦,仅褫陆军上将衔“以示薄惩”。

黎同时又代赵恒惕说情。赵亦因之免难,议处有期徒刑四年,褫夺少将衔。后赵获蔡锷力保,民国三年年九月十三日亦获特赦。

袁世凯于七月二十三日发表命令撤销孙中山筹办全国铁路全权。

孙是于民国元年九月九日受任筹办全国铁路,提倡修筑铁路二十万里。可惜当时人们没有远见,以为修筑二十万里铁路简直是神话,于是大家以“孙大炮”嘲笑孙中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