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夜 浪潮之巅--苹果(1 / 2)

加入书签

1976年,乔布斯二十岁时,和斯蒂芬·沃兹尼克以及韦恩三人在车库里办起了苹果公司,研制个人微机。后来韦恩退出,只剩下乔布斯和沃兹两人。

当时一台计算机少说要上万美元,即使价钱降几倍也不可能进入老百姓家。在每一次技术革命中,新技术必须比老的有数量级的进步才能站住脚。乔布斯很清楚这一点,他必须让计算机价钱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才会有人要。

为了降低成本,Apple-I除了有一个带键盘的主机之外,什么外设都没有。但是,它有一个可以接家用电视的视频口,和一个接盒式录音机的接口,保证数据和程序可以存在一般的录音带上。而电视机和录音机在美国几乎家家都有。

同年,两人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的个人电脑Apple-I。老百姓花上几百美元就可以买到。

十年后,中国的电子工业部主持清华大学等几家单位攻关,研制出了被称为中华学习机的Apple的兼容机,当时售价也只有400人民币,而当时一台IBMPC要两万人民币,所以中华学习机不到两年就卖掉了十万台,超过其它微机同期在中国销售的总和。很遗憾,中国的这家公司,也是我工作的公司,非常不会经营,作风上很像个**机关而不是商业公司,从来就没有发展起来。

最早的苹果机实际上做不了什么事,只能让学计算机的孩子练习一下简单的编程和玩一点简单的诸如警察抓小偷的游戏。苹果机的操作也很不方便,一般老百姓是不会喜欢用它的。

因此,它象征性的意义远比它实际意义要大得多,那就是计算机可以进入家庭。以前,DEC的总裁认为,计算机进入家庭是最不切实际的假想。现在,乔布斯和他的同事做到了这一点。DEC为他们的傲慢与偏见付出了代价。

个人电脑的出现,强有力地冲击了DEC的小型机市场,1988年,长期亏损的DEC终于支撑不下去了,被个人电脑公司康柏收购。

乔布斯很清楚,像早期苹果机这样的玩具是无法让广大消费者长期喜欢的。事实上,当IBM推出了一款真正能用的PC后,一下就抢掉了苹果四分之三的市场。因此,乔布斯开始致力于研制一种真正能用的个人计算机。1984年,第二代苹果机麦金托什诞生了。

麦金托什是世界上第一种可以买得到的、拥有交互式图形界面并且使用鼠标的个人电脑。它的硬件部分性能略优于同期的IBMPC机,而它的操作系统领先当时IBM-PC的操作系统DOS整整一代。后者是命令行式的操作系统,用户必须记住所有的操作命令才能用计算机。

今天,当我们已经习惯了使用交互式图形界面的Windows时,如果要我们退回到DOS,我们会觉得很别扭。麦金托什和IBM-PC当年的差别就有Windows和DOS那么大。除了界面上的差别,麦金托什操作系统在内存管理上有DOS不可比拟的优势,因为后者实际可用的内存始终局限在640K,而前者没有任何限制。麦金托什一出来就卖得很好,因此无论从技术上讲还是从商业上讲,都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谈到麦金托什,必须提两点,第一,它的交互式图形窗口界面最早是从施乐(Xerox)公司帕洛阿图(PaloAlto,斯坦福大学所在地)实验室研制出来的。帕罗阿图实验室可能是世界上最有创新、同时也是最不会将发明创造变成商品的地方。

它另一个改变了世界,但是没有为施乐带来任何好处的发明是今天每个人都用的以太网。虽然苹果公司在图形界面用于操作系统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由于它毕竟最先由施乐发明,因此苹果在后来对微软的官司上并没有赚到便宜。

第二,苹果走了一条封闭的道路,它不允许别人造兼容机,以便独吞PC市场。如果苹果开放了麦金托什的硬件技术,允许其他硬件厂商进入市场,我们今天可能使用的就不是IBMPC系列,而是苹果系列了。但是,因为苹果可能在硬件上竞争不过兼容机厂商,因此它只能扮演一个像微软一样的以操作系统为核心的软件公司角色。

两种系列的个人电脑胜负的关键就要看苹果和微软在操作系统上的决斗了。在没有兼容机帮忙的情况下,苹果无法挑战微软,虽然它努力试过,但最终败了下来。

到1985年为止,苹果发展顺利,拥有四千员工,股票市值高达20亿美元。乔布斯个人也很顺利,名利双收。但接下来,乔布斯遇到了别人一辈子可能都不会遇到的两件事——被别人赶出了自己创办的公司,然后又去鬼门关走了一遭。而苹果公司,也开始进入了长达十五年的低谷。

1983年,乔布斯说服了百事可乐公司的总裁斯库利到苹果出任CEO。斯库利以前在百事可乐工作了十几年,并成功地推广了百事可乐的品牌。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可口可乐就是比其它的可乐好喝。斯库利发现大家有先入之见,他采用了双盲对比评测,发给大量测试者两瓶没有标签的可乐。

结果更多的人认为百事好喝,斯库利打赢了市场之战。乔布斯请他来为苹果开拓市场,并负责苹果日常工作,自己则退出第一线专注于麦金托什的技术。如果说斯库利是统筹全局的宰相,乔布斯则是运筹帷幄的元帅。

斯库利一到苹果就试图让苹果成为PC机市场的主流。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斯库利在苹果搞出了无数种机型,同时提高了销售价格,将利润用来发展苹果新的成长点—NewtonPDA(苹果的牛顿PDA),最早的掌上机。乔布斯和斯库利头一年合作得很好;第二年,将相就开始失和了。

乔布斯和斯库利之争持续了一年多,董事会最后站在了斯库利的一边。1985年,斯库利胜利了,同时乔布斯被踢出他自己创办的苹果公司。那一年,乔布斯刚三十岁。

一般的创业者三十岁时还未必能创建自己的公司,乔布斯这一年已经被自己的公司开除了。乔布斯一气之下,卖掉了他所有的苹果的股票。当时工作站很红火,乔布斯创立了一个做工作站的公司NeXT,不是很成功。

NeXT工作站的图形功能很强,使得乔布斯想在动画制作上发展。于是他用五百万美元买下了电影《星球大战》导演卢卡斯创办的一个极不成功的动画制作室,并把它重构成一个用图形工作站做动画的工作室Pixar公司,这是今天世界上最好的动画工作室,后来被迪斯尼公司以七十四亿美元的高价收购,很多很好的动画片都是Pixar制作的。

事实上,乔布斯从Pixar挣到的钱比他从苹果挣的还多。

斯库利在赶走乔布斯以后,让麦金托什顺着个人电脑的技术潮流向前飘了七八年。斯库利很清楚,以苹果领先的技术,即使不做任何事,也可以挣十年钱。他始终致力于开发新产品,努力为公司找新的成长点。但始终不得要领。到后来,不太大的苹果公司居然有上千个项目,大大小小的各级经理,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到处招兵买马,上新项目。这些项目中,90%都是没用的。

事实证明,所有的项目中最后只有苹果新的操作系统是成功的。就连斯库利寄予厚望的牛顿PDA也没有形成什么气候。苹果的股票九十年代开始是上升的,这就是电影中的阿甘觉得持有了苹果的股票就不用为钱发愁的原因。如果那个电影晚拍几年,导演就不得不找另一家公司的股票给阿甘了。

在斯库利当政的后期,麦金托什的市场占有率渐渐被微软挤得越来越小,而摊子却越铺越大,苹果公司开始亏损,斯库利不得不下台。斯库利的两个继任者也是回天无力。苹果被微软打得一塌糊涂,差点被卖给IBM和太阳公司,但这两公司谁也看不上苹果这个市场不断萎缩的PC制造商。如果卖成了,今天大家就没有iPod了。

九十年代,苹果和微软还未就Windows侵权苹果的操作系统一事,打那好几年的官司。在微软推出Windows3.1以后,IBMPC机的用户也可以享受图形界面了,苹果的市场迅速萎缩。苹果公司将微软告上了法庭,因为Windows的很多创意实实在在是复制苹果的操作系统。在法庭上,微软的盖茨指出苹果的窗口式图形界面也是抄施乐的。盖茨说,凭什么你能破窗而入去施乐拿东西,我不可以从门里走到你那里拿东西呢?

最后,法庭还是以Windows和苹果的操作系统虽然长得像,但不是一个东西为由,驳回了苹果的要求。那时硅谷的公司不但在商业竞争中被微软压着一头,连打官司也打不赢微软,十几年来硅谷一直梦想着有一个可以和微软抗衡并且占到上风的公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