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夜 认知(二)(1 / 2)

加入书签

智能的测量。

我们正确认知任何事物的前提是要从整体(全面)观察分析,这是科学认知必须要遵循的规律,整体才能保证全概率认知可能。

我们现在的问题不是能否认知,而是科学技术水平是否达到能整体认知的高度,因为我们当前还有许多认知领域存在太多未知,我们观察到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为了保证严谨,我们做出的结论也是以目前所科学认知范围内为前提,这是客观限制,不是我们主观在当前所能解决的。

但如果因为我们主观上有意(或因个体认知水平和技术能力所限的无意)遗漏,不能在已有客观条件下做到整体认知,这就是错误(可以被认知及纠正的),因为这种错误我们是能够避免的。

整体认知规律普遍适应我们生存的环境,例如,真正的朋友占我们交往的人多少比例?

从整体看,朋友的扶持和忠诚在整个群体中呈现正态分布,大部分人都处在分布的中间,也就是中性,这些人不会做太过出格的事情,也就是说与自己利益和损失相比,交换资源相当是他们做事的底线,当他的损失无法从你当前或未来得到补偿(损失大于收益),他们就会断开与你实质性的朋友交往(即使表面上还是所谓的朋友)。

群体中小部分人处在两端,分别是真正的朋友和虚假的朋友,虚假的朋友就是我们常说的狐朋狗友,当你能给他们带来较大收益,他们基本没有付出损失时,他们的行为和举止和真正的朋友没有区别,但当他们无法从你身上得到收益或与他们付出相比,他们收益基本为零时会毅然断绝和你的任何联系。

真正的朋友虽然少之又少,但进化论和相对论告诉我们,这类个体存在是有原因的,从进化机制上看,这些个体才是我们值得生死与共的朋友,其他个体只能是交易的伙伴罢了。

还有,我们每天早上坐公交车上班总会有这种情况,那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等车可是公交公司的排车数量却这么少?

每过来一辆塞的满满的,根本没法上去,但是当我们提前半小时就是另外一种情况,虽然等车人还是那么多,但第隔几分钟就能来一辆,车多人自然就分散了,我们还能上去有座位坐下睡个觉,那么这种情如何认知?

还是那句话,从整体认知,我们从公交公司了解到,第天早晨106公交路共排车100次,分别从两个方向发车,公交公司规定,上班高峰时间是从早上7点到8点,在这一个小时内发车间隔不得短于五分钟,不得长于十分钟,司机们早早到位,喝茶等位。

所以从7点开始,每五分钟就有一辆车从始发站出来,但是快到八点时,所剩的车辆不多了,间隔就控制在十分钟,这时上班的人并没有减少多少,这就造成在7点50你去坐车总是人满,但是7点20你去人就少的多。

智能的测量也适用这个规律,虽然我们知道对于某项智能(智能的含义相当广泛,除了大脑思维认知部分外,还包括大脑控制的一切活动,运动智能、反应智能、听觉、视觉、味觉等都是)群体是符合正态分布,但由于我们科学技术和认知限制,我们还不可能完全精准定义和认知一个个体某项智能程度。

所以,我们目前的测试智能方法也是相对的,我们不能简单的以某次测试结果就给个体打上绝对化的烙印,例如,个体因为文化、语言、理解差异,得出甚至无法得出结论,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他们是低能、智障。

其次,研究发现,人类群体的许多属性都符合正态分布,例如身高、体重、脚掌尺寸、心率等,自然界大部分整体中个体都有这个规律,只有一小部分不完全遵循,这种情况实质上也符合了正态分布,我们常说的二八定律就是从这个规律中推导出来的。

回到智能测量,我们知道,无论怎样演化,在同一时间段的环境下,群体中总会有智能低下的个体,同样也会有在这个领域独孤求败的天才,但他们只是群体的一小部分而已。

这个规律也适用于变异和进化,变异个体只占群体的一小部分,这些变异在某一特征下,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有利于生存繁殖,一个是不利于生存繁殖,这也很好的符合了正态分布。

天才与智障。

研究表明,天才(智商超过130)与智障(智商小于70)的比例都是2%(某一领域的平均值定为100,这也是正态分布的峰值,大部分人都在130-70内)。

这里我们要明确的是,所谓天才和智障要明确智能的领域(例如,跳远天才可能在逻辑思维方面是智障,科学创造天才可能在人际交往方面是智障)。

产生智障的原因一是遗传(先天),二是环境(后天,相对遗传,环境的作用因素更多更复杂,除了自身努力外,还与个体不可控的培养、孤立、关心、漠视、资源水平、成长受限等有关)。

智障只能减弱,无法完全治愈。

天才,是另一个极端。

研究表明,天才与学习有强烈的相关性(但与创新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时研究发现具有天才的孩子在其他方面(心理生理社会关系)多少都存在些问题。

虽然他们较一般的个体较大比例成为科学家、作家、专家,但与社会地位和财富并没有相关性(实验的1500例智商超过130的个体,没有一个能达到爱因斯坦、毕加索等成就)。

研究发现,天才与创造没有明显联系,创造并不由智能决定,而与个体的持久动力、热情、努力、环境、认知水平、知识储备、专业度等相关,这也是为什么有许多创造发明是由该领域智能水平一般的个体完成的,而那些天才一生却平淡无奇,甚至有些创造是由该领域智障实现的。

正是因为以目前认知水平无法做到精确认知智能,所以心理学界对智能的概念也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智能是单一的因素,有的认为是由多种能力共同作用形成的。

目前主要有斯皮尔曼的G因子,卡特尔的流体和晶体智力、斯腾伯格三元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等,而所有智能认知都是建立在具体的环境中来使用的,不同的环境,智能的侧重也不相同。

根据生存法则,有些智能对物种生存繁殖有更重要的意义,例如抽象智能、逻辑思维智能等,这些决定种群科技水平发展层次和深度,而创造则是在这些基础之上完成的。

智能的文化定义。

不同的文化群体对某一领域的智能定义不一定相同,有的甚至相反。

例如:美国学生为了探求真理和事实,可以不讲情面和辈分,直接提出质疑和反对,但这一行为在美洲原住居民(印第安)看来是愚蠢和违背传统的,他们认为尊重长者是第一位的,无论你的目的如何。

所以,智能在不同种群和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判别标准,这种多样性随时间在不断变化和融合,这种现象实质是进化机制决定的。

当持有不适合环境的行为和定义的个体不断被打击和教育,生存和繁殖受到压制,为了生存他们会做出改变,以更好的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但同时,又会产生新的智能定义去挑战已有的定义,与基因变异一样,这种变化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才是永恒。

不同群体的智商差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