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夜 兄弟姐妹(1 / 2)

加入书签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兄弟姐妹间的复杂情感关系,上面我们讲了他们间具有很强的血缘关系,但同时他们之间也是争夺资源最直接的对手,特别是父母分配资源对不同子女存在差异。

例如长子出生时资源分配是100%,次子出生就算父母偏心也不可能是100%,三子出生其分配比例更少,因为父母所能分配的资源有限,在资源分配对幼年决定性最强来看,长子是最多的,当然这不包括特例。

这也能说明为什么长子总是倾向保守,尊从父母意愿,因为他不必做什么改变,而做为后面的子女,因为资源分配相对少,会比长子叛逆。

最后的子女因为父母已经无法再继续繁殖,前面的孩子已经长大,反而会有更多的投入,往往是中间的子女,资源相对较少,当然这也要看子女间出生密度及性别等差异。

资源分配最少的那个,甚至会对父母及资源最多的兄弟姐妹产生敌意。

当然,这种情况是动态的,随着父母分配变化而变化,就算父母分配相对公平,这种竞争依然存在,直到子女长大成人,父母衰老不再分配资源时,这种状态才算结束。

通过大量的调查,例如掌管家族事务、族谱及亲属关系上,一般都是长子,而在中间出生的子女很少认同亲属关系,长子更信任父母,而中间的子女却更多的将精力用在亲属外的利益同盟上。

因为相比长子和最小子,中间的孩子在整个成长时期都有资源竞争,长子在次子出生前资源是100%,幼子出生后,长子等可能早已成年并能为幼子提供资源。

我们再来看亲属的普遍性假设:

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亲属称谓,例如你会说小姨,别人自然会认知是你的小姨。

二是亲属系统以代划分,例如爷爷辈,父母辈,同辈等,用以明确与自己血缘差异及繁殖价值差异,例如,爷爷年迈,相对儿子其繁殖价值已经不存在。

三是以性别划分,因为从繁殖这个进化关键因素上看,男性和女性存在本质的差异,例如女性一生中可繁殖的亲代数量是有限的,而男性理论上没有数量限制,女性亲子关系是完全确定的,而男性则不可能。

四是亲属关系根据血缘亲密排列,例如亲子关系最强大,而远亲则可有可无。

五是亲属间关系复杂,是因为各自的利益不同,例如长辈总是要求晚辈体现出更多兄弟友好行为,这是因为从长辈(父母)角度看,自己子女的基因(50%)与兄弟子女基因(25%)遗传相关度要远高于从子女角度看自己(100%)与堂表亲基因(12.5%)遗传相关度高的多。

从进化角度看,站在长辈角度,希望晚辈加强团结,互助互利,有助于自己的基因延续,而站在子女角度,堂表亲远没有亲兄弟血缘关系强大,只占自己遗传相关度的12.5%,自己的付出,必须要得到对方八倍的回报,这种利他行为才能实现,现实中几乎不可能。

陌生人为了能拉近关系,他们总是在言语中加入兄弟姐妹称谓。

例如,“兄弟,给根烟抽”,一个陌生男子向一个正在抽烟的同龄男子说道,这时,如果没有太多反感,一般都会得到烟。

在部队,在学校团体中,我们听到最多的不是朋友,而是兄弟,在女子社团中同样,她们也以姐妹相称,这是一种心理暗示,让没有遗传关系的个体能团结起来,就像亲兄弟一样。

好兄弟,干!兄弟们,跟我上!姐妹们,再加把劲!

哥,姐,这种称呼就是人类进化中的内含适应性,意思是表面上个体对自己的亲人和陌生人会用同样的称呼,例如哥。

但实际上,他内心是十分清楚“真正的”哥是谁,在特殊情况下,例如生命危险,个体会选择帮助自己亲属,而不是称谓上的兄弟姐妹,当然不包括特例。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个体相互间称呼兄弟姐妹会加强团结(利他)?

原因是利他行为是从内含适应性进化来的,研究动物在有捕食者时报警行为(在生命危险时,这种内含适应性才会明确反映出来),科学家提出了四种假设:

一是扰乱捕食者假设(报警后四处乱窜,捕食者无法确定目标)。

二是终止捕食假设(捕食者因为被发现停止行动)。

三是利他假设(无论是否亲属关系,他们都会报警并在日后别人的报警中获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