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夜 时间效率(1 / 2)

加入书签

当你到了一定的岁数,你就会对生命的意义产生新的思考,我能健康的活到80岁吗?我的生命只剩下一半了,后半生我应该怎样活?

过了40岁,好比太阳已经过了正午,世界逐渐脱离了你的掌握,时间让你不得不服老,不得不给年轻人让位。

年轻的时候,你不会有这样的体会,就算有也不会如此深刻,所以作为过来人,希望还没到40岁的人好好思考下,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我现在就有点后悔年轻的时候懂的太少,浪费了很多时间在没有“效率”的事情上,好像时间是可以随意挥霍的空气,没有任何宝贵的价值。

年轻时总觉得自己只是初升的太阳,有着数不尽的资源和机会为你准备,浪费一些算什么呢?

就像我在认知维度中说过,时间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维度之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现在的科学认知水平只能有效认知四维(时间和空间),超过这个维度我们无法察知,这也是我们到目前还没有确定是否有地外文明来拜访的可能性之一,因为地外文明很可能在更高的维度审视着我们,只不过我们无法感知他们罢了。

举例说明,想象你是画在纸上的一只蚂蚁,你永远无法感知到这张纸所在平面外的世界,因为你的生存条件限制你只能认知二维世界。

而画你的人却可以在三维空间里以任何角度观察你,而你却无法察觉。当这个人不满意自己作品的时候,他可以将你揉成团,让你的世界碎片化,这时在拆角处可能存在一个点能探知三维世界,并且仅仅只是存在于这个点的三维世界。

好比我们现在认知到的宇宙,我们发现了存在有时空扭曲的奇点,存在虫洞,黑洞等,只是以我们地球人类现有的科学水平还无法认知。

更高的地外文明我们可能早就接触过,只不过我们就像纸上画的蚂蚁,无法察觉罢了。

扯的有点远了,我只是通过引申让大家更好的理解世界的广袤和人类的渺小,作为一个渺小的个体,最终还是要遵循着宇宙客观规律的,这是本文的核心观点,时间“效率”也不例外。

一个人的一生与人类演化历程相比就是白马过隙,你就是站在裂隙中的人,只能看到这只白马的身影一闪而过,它从哪来要到哪去对你这个个体而言并没有意义。

因为你的一生并不会影响到它多少,但这并不代表你的人生没有意义,人类演化历程再漫长,也是由无数个体积累的结果,宇宙规律之所以能被我们认知,也是因为有无数个星体和物质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结果。

从宏观上讲,个体存在并不是没有意义,好比组成人体的细胞一样,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虽然这个价值是无数个体累积的结果,个体价值小到可以忽略,好比细胞的死亡和新生,只是正常的新陈代谢罢了。

从微观上讲,就是你的一生创造了什么样的价值,这是我们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自身可以掌控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价值并不是我们经济学中所指的狭义范围,也不只是个体自身的利益得失,而是对整个人类基因甚至万物产生的作用大小。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一辈子也不过百年,用一张a4纸来形容,当你初生时你是白纸一张,上面什么都没有,这对于那些迟暮老者而言是最渴望的事情,因为用80等分这张纸的话,他们只剩下几条了。

当你年过四十,你只有半张a4纸了,你用掉的半张纸产生了什么价值呢?更有利于你的生存繁殖?为人类发展提供了质的转折?

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样,更多的不是成就感而是悔恨,因为前半生基本都荒废了,程度不同罢了。

到这里我们引出了核心问题:时间效率。

什么是时间效率?

这个概念是针对个体而言的,就是个体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和。

“时间对于每个人而言是公平的”,这是我们常听到的话,但这样说是片面的,准确的说法是时间从维度上讲是公平的,但作用在每个人身上价值是不同的。

时间具有不可逆性,即使光速运行也只能让它几乎停止。

对于地球上的人类,一天24小时是我们度量时间的尺寸,每个人都一样,当你过了一天,其他所有人和生物同样也过了一天,地球又自转了一圈,星体间的分布也产生了变动,时间就是这样强大的存在,它在单独的维度中标记着万物的变化和状态。

一天24小时,作为一个想要高效率生活的个体应该怎么过呢?

年轻的时候,很少人去思考这样的问题,他们总是以为自己的时间还有很多,24小时?对我不会有什么影响。

可就是许多个24小时,最终决定了人与人的差异。

首先,人是生物,所以生存是第一位的,没有生存其他都是扯淡。从这一点看,关乎生存的事情产生的效率最大。

吃喝拉撒睡。

为了吃好喝好拉好睡好的行为都是性价比最高的,这是人无论从生物角度还是基因演化角度都是第一位的。

这里我们要强调下运动,对于古代人为了能吃好喝好睡好必须要运动,所以他们不存在现代人的富贵病,现代人许多都进行着脑力活动,他们长年不运动,虽然吃的好睡的好,但身体却在年纪轻轻时出了各种问题。

所以对于现代人要加上运动,也就是说,第一集团是吃喝拉撒睡和运动。

有的人提出疑问,我们书本上不是提倡头悬梁吗?即使瞌睡的不行了也不让睡觉吗?你怎么说睡觉是第一位的?

呵呵,你以为书本上的都是正确的?我国从小学到中学教课书上存在大量的错误和引述你怕是从来不知道吧?

首先,小时候我们都学过爱因斯坦做小板凳的故事,说是爱因斯坦小时候很笨,手工课上老师看到爱因斯坦做的板凳又歪又丑,就批评他,可爱因斯坦却说这是他连着做的三个中最好的一个了。

可历史真相是什么?

爱因斯坦小时候也是天才般的存在,他只是语言方面发育的晚,4岁才开始说话,爱因斯坦家人展示了他小时候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特别是数学更是次次满分,这才是事实。

还有,我们都学过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由1%的灵感和99%的汗水组成的,可是却删除了他说的后半段话:但是缺少了那1%的灵感是万万不能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