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夜 正义公平(1 / 2)

加入书签

“故事”让人类大规模合作,让人类成为了地球上的霸主,但同样,“故事”也限制了个体多元化,牺牲了自然选择机制,取而代之的是“故事”选择。

因为“故事”选择有利于大多数(实质上这是假相),而自然选择只有利于少部分突变者。但如同自然选择一样,悲哀的依然是大多数,因为他们并不是“故事”的最大受益者。

“故事”真相隐藏的越深,越容易被大多数个体接受,随着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故事”也在不断进化。

例如,奴隶时代的《汉谟拉比法典》明确将人群分成上等人、平民和奴隶,这个故事很低级但在那个时代运行的很好,只是因为那时的大多数没有联合起来的途径和工具,他们并不知道彼此的意愿和想法是否和自己一致。如果这个法典放在当今社会就是笑话,因为大多数个体已经形成了共识。

到了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尽管“故事”更精彩,把人人平等喊的震天响,可依然区别对待了个体,男女权利不平等、黑人白人不平等、贫富人权不平等。即使到了现在,虽然宪法和法律中已经找不到这样的条文,但实际运行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不公平不正义,只不过操作十分隐蔽,大多数个体根本无法察觉罢了。

例如工程审计如今立法已经十分完善,并且每个工程全寿命周期也都有内审、外审参与,局外人看来相当严格,腐败已无很好的生存土壤。可事实是,每年国家下拨的基建财政资金(纳税人的钱)依然有10%以上被贪污,一是手段更加隐蔽,二是公众没有可靠的途径获得工**相。

手段怎样隐蔽呢?

举几个例子,一是虚增隐蔽工程量和材料规格,因为隐蔽工程在全周期审计不严格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造假(特别是那些重新查验就会破坏主体结构,威胁建筑安全的部位),基础填埋后主体起来了你难道还能把基础挖出来看吗?混凝土浇筑硬化后你还能全部砸开看规格吗?为什么现在审计不走全周期(走也只是形式,因为那样会损害权力方既得利益)?难道只是成本问题吗?

二是以次充好,审计人员水平差经验不足根本无法看出问题,三是虚增成本,例如增加人工费、工程机械费、增加无意义的工程变更(施工方和建设方串通,以变更增加资金投入便于投机)等,审计人员对这些根本无法有效控制(不要相信监理,对于不影响建筑安全的内容,监理也是摆设)。

公众为什么得不到工程具体的工程量清单和造价及工程资料呢?

这就好比反腐为什么不公示官员财产一样。

假象倒是很多,有的单位政务公开的都是无关痛痒的事情,关键性的从来不公开或是模糊式公开,例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创收年度报表,除了少数领导和财务分管,单位职工根本无从知道,然而报表都是假象,实际收了多少钱只有几个人知道。

这些钱只有部分上缴了财政专库,审计也无法仅从账面上看出问题,例如一楼铺面出租都是“双向合同”,财务备案的是一种价格,商户则是更高的价格,但每个商户都已与单位达成这种差价协议。

关键的来了,领导专门指派一名心腹负责签订差价协议,上面无公章无单位,更象是私对私合同,心腹每年可以从差价中分得不少利益,但他必须在事发后做到无条件“背锅”。

聪明的职工就会发现问题,那就是一个初中毕业不是领导职务的科级干部每次局务会都参加,甚至在许多方面权力大于其他领导,而他的工作只是每年负责和租户签订一次协议。

由于房源少竞争激烈,不满足以上要求的求租者都被筛除了,所以你会发现,租金全部现金支付没有**的清一色怪象。

不只是国有资产创收流入了少数人口袋,他们还将职工人为分成三六九等,但可笑的是,支撑这个单位运转的大部分工作却是由下等人完成的。

例如事业单位现在有参公编制,事业编制,合同编制,临聘编制,参公编制中全部是领导,他们两头通吃。比如公车改革,他们领取公务员车补,却每天坐着没有车补的事业编制人员的公车。

现在各个政府事业单位有几个工程向社会公布了工程量清单及造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