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夜 科学(一)(1 / 2)

加入书签

科学革命是对未知的革命,人类对于很多客观规律其实毫无所知。

在过去500年间,人类的发展呈现极大的加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直接促进人口、生产、能耗等方面的快速增长。

例如在公元1500年前,人类还被完全局限在地面上,而到1969年,人类已经登陆月球;1945年7月16日美国在新墨西哥引爆了第一颗***,如今,人类已经开始研究可控核聚变技术。

从科学认知思维看,凡是自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没有瑕疵、全部涵盖的“知识”体系都是虚假的,那些总是认为所知甚少、疑问众多的人最不被这些体系接受。

基督教认为万物均为上帝造就,无法解答的问题总会说“这是上帝的旨意”,当疑问对体系构成威胁时,他们甚至会用残忍的手段维护体系稳定,全然不顾客观事实的存在(乔尔丹诺.布鲁诺,意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勇敢地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把它传遍欧洲,被世人誉为是反教会、反经院哲学的无畏战士,是捍卫真理的殉道者。由于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反对地心说,宣传日心说和宇宙观、宗教哲学,1592年被捕入狱,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承认自己的无知是认知的前提,这种意识越清楚,认知越接近真相,即使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物理学家还是承认他们并不知道宇宙是否起源于大爆炸,也承认量子力学与相对论无法统一,生物学家承认他们依然无法解释人类大脑意识产生的原因等。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新的证据和现象被发现,对原有理论提出质疑和挑战,越来越多的科学家采用科学认知方法,他们主动推翻自己先前的结论,并接受客观证据和其他质疑者的实验结论,这也是为什么科学技术会突飞猛进的原因之一。

在其他领域并不存在如此明显的纵向压制现象,这也是为什么其他领域依然是左冲右突没有方向。

但有意思的是,无论哪个群体,他们无一例外都重视科学技术发展,不惜牺牲核心利益为科学研究投入重金,人类历史无数次证明,科学技术保持领先是群体长期稳定的前提,一**技差距形成压制兼并就会发生。

纵观历史,高科技压制低科技是必然的结果,这种压制同时是多维的。

科学认知也对其他领域做出了让步,在这些涉及“故事”的领域科学装聋作哑(科学认知与“故事”是互为矛盾的共同体),它们之间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

科学认知是十分严谨的体系(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观察、假设、检验的解释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的系统,是指获取未知的认知,而不是已知的)。

科学认知结论是相对的,并不会保持不变,随着人类认知范围和深度不断发展,旧的认知必然会被新的认知代替(例如地心说到日心说到银河系、河外星系等,牛顿的运动定律到相对论到量子学等)。

这与基因进化如此相似,随着环境变化,适应的基因存活、发展、壮大,当环境再次变化,它们又被新的基因淘汰,这些事物总是在时间的维度上不断进行着反复,万物皆波(宇宙中波的形式如此普遍,除了人类社会规律外,光的波粒二象性、引力波、电磁波以及寿命周期等)。

科学并不象我们大部分人认为的那样必须做到准确无误,因为有些事物我们只能从概率上去认知,概率是大量事实证据的统计,我们只能给出在某一结论实现的可能性(不确定性原理又称“测不准原理”、“不确定关系”,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于1927年发表论文,给出该原理的原本启发式论述,因此这原理又称为“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在量子力学里,不确定性原理表明,粒子的位置与动量不可同时被确定,一个微观粒子的某些物理量,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其中一个量越确定,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就越大。类似的不确定性关系式也存在于能量和时间、角动量和角度等物理量之间。

量子力学并不对一次观测预言一个单独的确定结果。代之,它预言一组不同的可能发生的结果,并告诉我们每个结果出现的概率。

现实中的例子,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假设,一个女孩乍一看很像美女(其实仔细看会觉得一般),另一个女孩一眼就能看得出一般。前一个女孩可能是很会打扮的,而后一个可能是素面朝天,那么很可能前者会比较自信。

实际上事实也是和这一个推论有关系的,我们发现化妆的女孩中,自信的似乎的确更多一些。(大概率结论,当然这个还有更多的原因,比如自我暗示之类的)

所以我们发现,化妆本身其实与自信没有太大关系,但是由于人很容易受到统计学结论的欺骗,所以会莫名其妙的把一些本来没有太大关系的事情联系为因果,所以不可知论在这里就有了新一层意思上的解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