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不准种痘(2 / 2)

加入书签

防范蒙古人?四阿哥一皱眉,但是他马上就明白了,邬思道指的是减丁政策!满清入关之后作为少数民族统治了内地十八省这么多汉人,还有漠南漠北蒙古诸部、以及西南苗壮瑶等民族,他们的危机感是一直存在着的。

对于汉人,满清入关后采取的是剃发易服的方式强迫汉人顺从,有不甘屈服的都被认作是不肯接受满人的统治而被杀了。

而对帮着满清打下天下的蒙古八旗,朝廷却并没有要求他们剃发易服,而是采取了一系列花里胡哨的手段,比如为了拉拢蒙古贵胄,满蒙实行了大规模的联姻,把宗室的格格、甚至是康熙自己的女儿们指婚给蒙古王公,让皇子们娶蒙古贵胄女子为福晋。还有一种更为极端的方式打压限制蒙族的发展——减丁!

所谓减丁说白了就是减少人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自顺治朝以来满清都不遗余力的用各种手段限制蒙古人的发展。

比如科尔沁蒙古的男丁上限是八万,超过的就要杀掉。

满清还利用喇嘛教限制蒙古人数量,明令凡有兄弟八人者,七人须当喇嘛;兄弟五人者,四人须当喇嘛;仅有一人可为娶妻生子的平民。

当喇嘛者有红黄缎子穿,又可坐享优厚的俸禄,看上去很美,但是当了喇嘛不能娶妻生子!这样一来势必造成蒙古人口锐减。

还有诸如不允许蒙古牧民越过本旗封地游牧狩猎,只要严格执行一旦某一旗遭受天灾,其地的牧民无法往外迁徙,若是朝廷不赈济,多少人会被活活饿死冻死。诸如此类的政策还有很多。

而天花,无疑也成了康熙防备蒙古人的一张王牌,清朝以前,蒙古鲜有天花大规模爆发流行的记录,而自康熙朝一来,天花在蒙古却成了一种常见的时疫,每隔几年就要发作一回,至于为什么,没有人知道。

康熙之所以修建避暑山庄也是为了方便那些被天花弄怕了而不敢进京师面升的蒙古各部王公们见驾。

这些政策被满清各代皇帝一丝不苟的贯彻执行了下去,在他们二百多年不懈努力之下,整个蒙古的人口从明末的一千两百万减少到了只有五十万左右。

想到这里,四阿哥终于明白了,天花,就是康熙手中的一把剑,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剑!

这二十年来天下太平,几乎没有大的战事,百姓得以休息。又有玉米等高产作物的推广,以及康熙的盛世自顶永不加赋的圣旨,人口已经开始快速增长了。

但是汉人的人口基数要远远大于满人,这样增长下去,汉人自然会越来越多于满人,这对于一个少数民族当政的国家来说,真的不是一件幸事!而天花自然可以帮康熙在汉人中实现一定程度的减丁!

万民之福并非社稷之幸,万民之福并非社稷之幸!原来,康熙是在用天花来对付汉人和蒙古人!

想到这里,四阿哥感觉后背有些发凉。帝王心术,这就是帝王心术?天下苍生的性命只不过是一个数字。仁君?千古一帝?

“主子爷,张石川张大人又来了,在外头求见呢。”苏培盛见四阿哥坐在那里沉默不语,小心的说道。

“告诉他,爷身子不舒服,让他改日再来吧。”四阿哥有些乏力的挥了挥手示意苏培盛下去。

等了几天仍不见四阿哥的话,张石川坐不住了,又跑到了雍亲王府。但是这次得到的回复却是:不准种痘!

“不准种牛痘?为什么啊?”张石川几乎是喊了出来。这些天四阿哥都对他避而不见,今天好不容易派人出来传话,没想到是让他毁掉牛痘方子,不得再给人接种牛痘。

“张大人,我只是替王爷传话,至于为什么,我实在是不知啊。”来传话的侍卫一脸为难的说道。

“我要去见王爷!”

“王爷这几日公事繁忙,说让张大人没什么事就不要去打扰他老人家了……”

为什么啊?张石川百思不得其解。四阿哥和十三阿哥的府上上下人都已经接种了牛痘,也没出什么岔子,难道是死了人?死人了或者有人发病了四阿哥应该派人来找我才是啊,为什么反而对我避而不见?

“川哥,这牛痘……我们真的不种了?”赵大勇问道。

“我去找十三爷!”张石川抬脚往外就走。

十三阿哥自然早就得到了四阿哥递过来的话,让他府上的人严禁外传种痘一事。开始他也是不理解的,可当听到了四阿哥的解释之后,十三阿哥也沉默了。听到张石川找上门来,十三阿哥犹豫了半天,只说了两个字:不见。

他不知道该如何和张石川解释,自然不能直说康熙是为了限制蒙古人和汉人的人口增长才禁止给百姓接种牛痘,那样一来康熙的仁君之名就成了彻头彻尾的笑话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