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脑袋嗡嗡地(2 / 2)

加入书签

薄昭旭出奇的寡言。

他只摇了摇头,大抵是不愿离开。

向夜阑思前想后也觉合理,毕竟薄昭旭此时身负重伤,如果在找太医途中遇见另一伙人围堵,岂不是更危险?

“梓熙、哀家的梓熙!”

太后不顾体面地大步赶了过来,身后宫人边拦边是劝阻:“太后娘娘,您慢点,您慢点!长朝县主不会有事的……”

这太后消息未免也太灵通了点,眼看着快要比得过她向夜阑去打探风吹草动的速度了。

“谣妃娘娘宫里多半是有太后的眼线。”

向夜阑笃定道。

按说方才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太后知道这处出事也不奇怪,但一来就奔着武梓熙去,那便是方才就有人去太后宫里报信了。

“这、这……这是要者哀家的寿啊!”

太后受惊地向后踉跄跌了几步,径直倒在了贴身婢子的身上,似晕未晕,站又站不住。

正想回身缓上一缓,便瞧见了刚从血泊里“捞出来”的薄昭旭。

“昭旭!你这又是怎么了!哎呦,这到底是什么人才有这么大的胆子,快让哀家仔细看看……”

太后又赶忙走到薄昭旭的身旁,扯着绣帕左右打量观望:“这是什么人才敢下这么重的手,这人抓出来以后,定得满门抄斩才是!来让哀家看看,你这是伤到哪了?”

“皇祖母不必担忧,不过是些入宫行刺的乱党,身手一般,伤不到我什么,反倒是让皇祖母受了惊,是我的不是。”

薄昭旭似乎对太后有一种无形的防备,于人不经意间向后退出些许。

“啊、对!皇祖母你不用担忧,那些刺客身手很差的,根本伤不到王爷什么!”向夜阑十分配合的挽住薄昭旭,将意图就近瞥上两眼的太后隔开,“这些血都是那些刺客留下的,王爷身手特别好,您就不用担心了,妾身会照顾好她的!”

太后似是有意的瞄了一眼薄昭旭的手心,向夜阑赶忙用衣袖将其遮住。

她不知薄昭旭到底有意向太后隐瞒些什么。

但她清楚该站在哪一边。

“是么?无事便好。”太后竟是漠然的冷嗤一声,“谣妃那个女人呢?今日哀家的梓熙与昭旭都在她宫中出了事,那这帐,哀家自然是要算到她的头上,她高低得给哀家一个交代!来人,去把皇帝给哀家请来!”

这阵风可真是越刮越大了。

武梓熙的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处在关心武梓熙的角度,就应该将这事尽可能的压下去,知道的人越少便越好。

可瞧太后如今不死不休的坚定态度来看,她似乎并不介意将这些事闹的人尽皆知。

她疼武梓熙不错,但她更厌嫌宫中有谣妃这么一个碍眼的人物,如果让武梓熙吃点委屈,能搓搓谣妃的锐气风头,最好是彻底除了这女人,于太后而言,实在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她对武梓熙的这点关爱,充满了权衡利弊后的算计。

太后似乎察觉到了身后遭人打量揣摩的视线,看似无意转身回望,却如成功捕捉到了“猎物”一般微微勾起唇角,仿佛胸有成竹。

向夜阑在这一瞬恶寒后懂了薄昭旭的忌惮。

太后这女人实在是太过精明,只怕稍有不慎,就要成为她手中加以利用的手牌了。

向夜阑想想就打了一个寒颤,也真是难为薄昭旭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下来。

也不知该说是同情还是关心。

宫人去请老皇帝,谣妃则是被一个身强体健的婆子揪了出来,那婆子大声道:“禀太后娘娘,谣妃带来了!”

“孙姑姑,做得好。”

太后当即给了谣妃一个巴掌,怒斥道:“哀家是瞧得起你,才准梓熙来参加你的什么劳什子茶会,可你是怎么照顾哀家的梓熙的?哼,这来路不明的女人就是上不得台面,便让陛下来处置你的罪行吧!”

话音未落,皇帝领着太监走了过来。

谣妃当即从孙姑姑的手中挣脱,二话不说扑到皇帝的怀中:“陛下,妾身不知到底做了什么事,让太后娘娘如此生气。”

这谣妃还装傻。

甭说是太后想追她的责,连向夜阑都想揪着谣妃的衣领看看这女人到底打的是什么算盘,甚至算计上了武梓熙!

“何事让母后如此气氛,可否与朕一说?若是谣妃何处不懂事,朕替她向您赔个不是,如何?”皇帝将人护在怀里。

“哼,还真是大瘟灾啊!”

太后娘娘篾然冷嗤一声,指了指坐在角落休息的薄昭旭:“自己瞧瞧哀家的皇孙被人伤成什么模样了,还有哀家的长朝县主,平日里那么乖巧的一个人,怎么会做出这种的荒唐事?这么多事都出在了她一个人的宫里,哀家不找她,难道要去找皇后娘娘不成?”

“这……”

皇帝稍稍迟疑了一会儿,瞥见薄昭旭的第一眼神情与太后是差不多的惊愕:“长朝县主为人的确安静得体,可此事许是有什么误会,母后便放心罢,朕定会命人查出一个水落石出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