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旧时堂前王谢燕(2 / 2)

加入书签

“朱陆顾张,莫非是汉末东吴的朱陆顾张?”

“正是,王谢两家同样不凡,即便没落,但他们是诗书传家,可以说底蕴任在,只要有一二人才,未尝没有崛起的可能。”

“王谢两家这到知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声名显赫,令人向往。”邹羽感叹道。

“大将军好悟性!”房玄龄眼睛一亮,高兴的赞叹道。

邹羽一有空,就向他请教学问,甚至有拜他父亲房彦谦为师的念头,只是被房彦谦以自身学识不够为由拒绝,只愿意教他,不承认师生关系,因为房玄龄知道他只能算粗通文墨,想不到现在已经能够做诗,还是脱口而出,关键这首诗无论是韵脚还是寓意,都非常出众,可以说即提到了王谢的繁华,同样也提到了他们的没落。

邹羽一愣,这才反应过来,应该是这首诗还没有出现,不由脸色一红,这首诗是当年看(一个人的江湖),了解到的,随后特意手机查看,觉得挺有意思记下来的。

“玄龄过奖了,随口一说罢了。”邹羽摇摇头略微不好意思的说道。

“大将军过谦了,这首诗是真的好,属下相信王谢两家,一定会当做家训,挂起来警示子孙。”房玄龄正色说道。

“呵呵!这群年轻人考察一下,玄龄你酌情安排吧。”邹羽笑着岔开话题。

“属下明白。”房玄龄拱手施礼道,他略微低头,不想让邹羽看见他的样子,因为他被邹羽的信任,感动得眼角微润。

想起邹羽一见面就委以重任,更是把内政全全相托,一大群世家子弟,也让自己任意任免,如此信任,都让他生出无以为报的感觉。

房玄龄在心里暗自发誓,尽其可能,也要帮邹羽谋划一片基业。

邹羽这才有空和房玄龄交流与高句丽世家的交易,包括这次交战的细节,一一讲述一遍。

房玄龄对处理方式非常赞同,目前他们实在是不宜与高句丽死战,最关键的还是中原百姓太少,异族治理起来始终非常麻烦,推行汉话又不是一日能够见功的。

这次又多了不少俘虏,矿区人手多了不少,算是一个好消息,本溪城,加上建安四郡,十来个县城,抄家又能大收一笔,加上渊家等人的赔偿,战场收获,完全能够支付这次大战的支出和善后,多多少少还可以赚一点。

修整了五天,处理完事务,终于接到李客师的战报,前方一切顺利,已经拿下建安,高句丽人并无多大抵抗。

心下大定的邹羽,不再等待,立即再次出发,一万契丹和其他族组成的骑兵,杀向白山黑水。

在扶余城补给之后,迅速度过粟末水,绕过虎威岭,进入白山地界(长白山),沿着江水(后来的牡丹江)寻找着靺鞨人。

这个季节本身就是放牧的最佳时节,只是因为高句丽的重礼诱惑,加上知道扶余城富有,才勾动了他们的贪婪之心。

这次大败,完全已经让靺鞨族伤筋动骨,可以说大部分家庭都有人阵亡,顾不得悲伤,所有人都寻找着水草丰盛之处放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