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横渠四句(2 / 2)

加入书签

“臣定当以此为志愿,兴盛大汉,为我大汉万世之盛,定不朽之基础。”

张远每每听到这些人齐声说这些话,总觉得这些家伙是不是提前商量好的,怎么就能说这么齐。

“好,朕当于诸公一起努力。

既然开办太学无人反对,那便拟旨。

王遂。”

“仆在。”

“拟旨,擢升工博士张远为太学令,替朕监管太学。

五经博士皆入太学教学,开五经学科,太学学子由各郡县察举。”

王遂立马就下去让人写圣旨去了,开太学是全国的大事,并不是只是把一道旨意传给张远就算行了,而是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

“诸公认为太学应该在何处开办?”

胡毋生抢着说道。

“陛下,臣认为厨城门东侧那片宫殿可为太学之场所。”

张远现在已经是太学令了,那就等于是校长,而是还兼任了教育部部长,怎么能让下面的一个教授比比叨叨的。

“陛下太学不可在厨城门东侧开办。”

“太学令说说为何不可?”

“陛下,您想想厨城门西侧就是东市,白日东市人声鼎湖喧喧扰扰,夜晚那里又成为了灯红柳绿之地。

胡博士提议再次,难不成是让学子们白日无法专心听课,下了课后又去寻花问柳吗?”

胡毋生一时气急,脸色闷的通红,连连否认道。

“陛下,臣不是那个意思啊。”

刘彻笑了笑,这样的场景他其实最爱看了。

“博士不必解释,朕明白。

太学令说的有道理,那依你看,太学该在何处办学?”

“浐水西侧杜县。”

“此处有什么优势吗?”

“回禀陛下,自从陛下把杜县纳入上林苑范围之后,此城百姓都已经搬离。

一座县城便因此荒废,若在杜县开办太学,一是不用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建筑。

二来是周围风景也不错,为文人所喜好。

三就是安静,学子们能在那里安心学习。”

刘彻也许久不打猎了,上林苑大部分地区早就荒废了,只是不想朝令夕改这才保持了现象。

“如此甚好,就在杜县开办太学。”

“陛下,臣还有个请求。”

“说。”

刘彻的心情大好,张远自然得趁这个机会多说一些条件。

“士人求学,自然也不能忘了农桑乃是我朝之根本。

臣请求陛下拨杜县周围那些荒废的农田为太学的学田,交由学子们打理,如此一来学田产出便可以直接拿来补贴太学日常的耗费。

长此以往,陛下也不用拿着国库钱财来补贴太学,此举利国利民。”

胡毋生几人立马又想反驳,但是却被刘彻先开口了。

“此举可行。”

如此一来,张远心中所求就差不多全都得到了应允,至于招收学生还有考核之类的事情,不是在朝堂上能说的。

“臣谢过陛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