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太后的考量(2 / 2)

加入书签

谷念姝走了之后,剩下一个木头脑袋的谷半芹和一个看不懂人脸色的谢昭仪,太后看到这两人就心里烦躁,摆摆手,让两人赶紧滚,省的留在她的慈宁宫里碍眼。

谢昭仪和谷半芹也不想呆在这里惹人嫌,两人匆匆行礼告退。

谷半芹走到门边的时候,刻意回头看了一眼依旧闭目养神,宫女捶腿的太后,回去的路上一直在向太后的事。

谷半芹感觉太后的想法有点矛盾,一方面既希望武元帝多来后宫宠信妃嫔,一方面却又不希望武元帝和一个她不满意的女人生孩子,这个女人自然就是谷念姝。

谷半芹感觉到方太后对皇帝有很强的掌控欲,想要把皇帝把持在手心里的感觉,难不曾太后打着想要效仿东汉窦太后,把武元帝打造成傀儡,然后垂帘听政的打算?

谷半芹觉得悬,赫连弘义可不是汉和帝刘肇,不说赫连弘义已经成年,不是稚童幼子,就说赫连弘义的生平,还是赫连世子的时候就骁勇善战,被天下百姓称为常胜战神。

当赫连氏入主皇宫,登基称帝,建立大旗的时候,身为太子的他就在一干朝堂臣子的面前展现出自己的治国之才,深的人心,现在做了皇帝,虽说后宫女人流言蜚语众多,但是其实在外臣看来,这反倒是好事。

一个喜欢流连后宫花丛中的皇帝,绝对是一干臣子不愿意看到的景象,再说在短短的相处,谷半芹也看出了赫连弘义处理起国事来,颇有点前世不吃不喝都要把事情做好的工作狂的倾向。

这对天下人来说就是明君的象征。

这样一个外臣赞许,百姓喜欢的皇帝,而且本人还是实打实的实力派皇帝,方太后的细胳膊细腿扳得过这根大粗腿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且就赫连弘义本人来说,他有声望,有主见,做事有张有弛,明辨是非,看情势看得分明,从他在先帝驾崩的当天,就敢顶着天下骂名,举行登基议事,称王做皇来说就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

他有自己的考量和做法,方太后不过就是先帝留下来的发妻,是他的嫡母,但却不是他的生母,没有亲缘血脉的羁绊,感情也就点到为止,武元帝绝不可能对方太后做到言听计从。

可能也是因为如此,所以方太后才这样焦虑的想要掌控后宫这块三分地吧。

越是没有安全感得人,越是想要控制一切!

谷半芹看得分明,这件事弄到最后,方太后必然失败,讨不了好处还是轻的,要是做得过分了,说不定就要从此困于慈宁宫,一辈子青灯古佛相伴,当个出不来的太后了。

这样一想,谷半芹打定了主义,表面上敷衍方太后,让人抓不到错处,暗地里则抱紧赫连弘义的大腿,做个彻彻底底的亲君党。

这边,早朝下后,谷念姝出发去了太和殿,不知道见到赫连弘义没有,劝谏的结果如何。

上回赫连弘义是在絮泞殿里看了会儿折子才半夜匆匆离去的,想来是奏折上有比较棘手的事情上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