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窃国者侯(2 / 2)

加入书签

赵欢看着她,怜惜地捧着她的脸,淡笑道:“也许是。”

她低头不看他,沉默了半晌才缓缓道:“你有应对之策吗?”

赵欢并不想瞒她,也自知瞒不住,“其实,这些我都知道,而且淳于川早有防备,前几日还将我的线人送到何宽面前,这是在警告我不要轻举妄动。所以至今为止,我都还不知道,她们到底有没有出雍州。”

“他们想干扰你,所以就算我回家去,也不一定知道她们到底在还是不在。”

“你觉得,她们还在雍州吗?”

淳于念想了想,“既然我姐姐都知道她们回家省亲了,那必然是想借欧阳节之口将话传给你。”

“之前我倒是不确定,你回来这么一说,那肯定是这样了,所以她们回家省亲这一点并不可信。”

“但是,往后你会用更谨慎的方法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或许他们已经不在雍州了。”

赵欢看了她一眼,“卢宁和范阳我已经派人去盯着了,这两处应该是不太可能,毕竟太容易暴露。”

“你的人就没发现一点线索?”她皱眉问道。

“天黑也看不清到谁是谁,但带着孩子出城的就只有到卢宁和范阳。”

淳于念摇摇头,“孩子和大人不一定会一起走,那样太显眼了,而且那儿随时有人看着,风险太大。你不光要看着府中出来的人,进去的人也得看着。也许,进去的事那一个,出来的就不一定了。”

“这些我都知道,也已经派人一一盯着了。既然淳于川将我的人当飞贼处理,正好,我就让何宽以此为名,严查出城的人。”

淳于念抬眼看着他,无奈地笑了一声:“他抓了你的人,又害怕你起疑心,所以只得当做什么都不知道,把人当飞贼处理交给何宽,倒是又给你一个机会。真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啊,陛下。”

“我是被逼无奈,”他亦是无奈地叹了口气,“不这样做,我就只能坐以待毙。”

“可你就算抓住家小,对于一个想造反的人来说,这又算得了什么?”

“但我不能什么也没有吧?念儿,我已经别无他法了,你……能不能不要怨我?”

她笑了笑,伸手摸着他的脸,觉得清瘦了许多,“我说过的,如果我父亲和大哥造反,那我只求你能给他们全尸,其余的人,圈禁也好,流放也罢,但求你给他们留一点尊严。我没办法接受我家破人亡了,还于你左右承欢,更没办法接受我是一国之后,而我的家人奴为婢……”

她细细地说着,语气温柔,也听不出半分怨恨,但每一个字却都如同像针一般,扎在赵欢的心上。他知道,他们之间真的有无法逾越的鸿沟,任他许下多少誓言、多少承诺,都难以填平。他怒过、怨过、甚至为此冷落过她,可到头来结果都一样。相同的话,他说累了,也说倦了,不想再重复了。

“好。”他沉声答道,“但朕的皇后就是朕的皇后,不是你说不当就不当的,而且皇后可以做许多事,皇后有很大的权利的,明白吗?我的小念儿?”

闻言,她心下一沉,心中顿时酸涩难当,几度开口,都哽咽得说不出话,她只得伸手搂住他的脖子,紧紧地抱住他,“陛下……”说着,竟泣不成声。

赵欢轻轻拍着她的背,“哭吧哭吧,忍着伤着朕的儿子,朕可不轻饶。”

淳于念抱着他,只觉得无比的踏实与安心,罢了罢了,由他们争去吧,谁死谁伤都是命。但,她不想让赵欢死,不想年纪轻轻便守寡,也不想自己的孩子没有父亲!

她抽噎了一会儿,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抬头看着他道:“军中你安插自己的人吗?”

见状,赵欢不由得有些好笑,这人真是,傻乎乎的。他卷起袖子替她擦干眼泪,点头道:“当然。”

“带了兵符吗?”

赵欢看着她,心头顿时涌上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皇后当真……让朕佩服!”

她一心只挂念兵符,抓住他的衣襟,焦急地问:“带了吗?”竟然连哭也忘了。

他握住她的手,慌忙答道:“带了带了,怎么会不带?”

闻言,她才松了一口气,“就说你不会那么疏漏,”她蹙眉想了想,“但那人是否控制得住局面?”

“刘颂与淳于氏向来不睦,在军中的威望虽无淳于嘉的高,但是足以震慑旁人。况且,淳于嘉想造反也得借兵符之力,一旦兵符出,他也不得不忌惮。所以,他没有拥兵不返的机会。”

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些许,随即又苦笑起来,“你说他是何苦来哉?女儿是皇后,并且已经有孕在身,自己和儿子又为雍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做伊尹霍光不好吗?流芳百世不好吗?”

“妇人之见。”赵欢笑道,“若都依你这样想,就没有雍朝天下了。”

“不,不一样的,”她摇头道,“熙朝国祚已衰,但雍朝是太祖太宗戎马倥偬一生,扫清六合,才建都立国的。淳于氏没有这样的功绩,雍朝的天下是打来的,淳于氏是投机取巧,是窃。”

“你没听过吗?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她笑了笑,“话倒是这样说,可他应该没有这个机会了。”

他伸手理了理她有些凌乱的头发,笑道:“绝对不会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