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皇嗣(2 / 2)

加入书签

她笑了笑,欲言又止,本想打趣他几句,但是又害怕这人忽然间兽性大发,遂将话咽了回去,转而道:“看出来了,大晚上的过来,连饭也没顾得上吃。”

“欧阳节在南阳被刺杀。”

“南怀王做的?”她笑着问,继续低头写字。

“不是他还有谁?”

“那他有什么打算?”

“欧阳节?”

“嗯。”

“先与赵劝汇合,伺机杀掉南怀主帅以绝后患。”他语气淡淡道。

“想法倒是好,就看能不能做了,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我军之中是否有一位张文远?”淳于停笔念笑着问。

当年袁尚袁熙兵败逃亡,并且妄图勾结乌桓王塌顿。曹操闻之奋力追赶,双方于白狼山下相遇。当时塌顿军人数甚多,张辽却临危不惧,分析对方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请兵交战,单枪匹马于万军中斩塌顿于马下。塌顿所率将士见主帅被杀,便全无了斗志,顿时军心大乱,非死即降。

“他不是傻子,不会做没有把握得事,再者我看赵荡父子行事畏畏缩缩,也不是个敢反的,所以换掉南怀主帅一事应该不算困难。”

也确实是这样,若是主子都犹豫未决,天子使臣持兵符换掉诸侯之主帅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都敢刺杀使臣了,还畏畏缩缩?”

“若是他要反,会至今没动静?”他放下书来,走到淳于念身边,看她写的字。

淳于念想了想,似乎是这样,中山离雍州三千余里,赵瓘叛乱的消息也就仅只用了六天便送到了宫中,更何况南怀距雍州不过二千余里。

“南怀王这种性格,也许是继承先祖。”淳于念笑着说,“若是第一代南怀王当初能先下手为强,或许帝位就是他的了。”

赵欢看了她一眼,觉得这人似乎有点瞧不上赵氏子孙,“尽会说风凉话,太宗之神武,岂是南怀王能比肩的?”

“我就觉得,赵氏的英明神武,全集于文帝一身了。”她笑着说。

“放肆。”他拉着张脸道。

她回头看着他,一脸认真道:“当然了,乾仪帝冷静睿智、有勇有谋,登基半载便清退淳于、欧阳两位权臣,收回兵权,振兴皇室,此乃中兴君主之才能,后世帝王之典范,将来必载清史流芳百世!”

赵欢被她逗笑了,刮了刮她的鼻子,“溜须拍马。”

“妾身说的可都是实话,待这次叛乱平定,那陛下就是文治武功皆出类拔萃,使后世守成之君不敢望其项背啊!”

“好了好了,给朕适可而止,看不出来你还是个阿谀谄媚之辈。”他好气又好笑道。

她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挽着他的手臂在桌前坐下,敛起脸上的笑意,“南怀王并不畏缩,只是刺杀失败后不敢轻举妄动罢了。依妾身看,南怀是铁了心的要反,就等着临关被攻破,至于至今未有动静,估计是给自己留条后路。”

“你说的也不无道理,所以欧阳节此行风险重重,但又不得不这样做。”不探清南怀虚实,始终无法安心。

“南怀王城那边可有消息了?”

若是老南怀王一死,他们兄弟夺嫡,谁还有心思跟着赵瓘造反?

“刚才收到来信,说是已准备就绪,但如今是什么情况还不清楚。”

“那陛下是扶植赵观还是赵埙?”

“赵观。他本就是嫡长子,被人后来居上不说,还为躲避继王后的迫害,不得不外出镇守。现在南怀估计都是赵埙的人,赵观已经没有了继位的可能,若能得到朕的支持,无疑是雪中送炭。”

“兄弟都是仇人。”她无奈地叹了口气。

“帝王家,只能如此。”他也颇为无奈,现今自己与兄长,不正是如此?一个恨不得另一个立即死去。

说起兄弟,她不由想起半夏今日说的那些话。她虽没仔细看过那孩子,却也隐约觉得有些不大正常,再经半夏一说,似乎就是天生智力不足之症。而更可怕的是,陈婶孙子的父母,正是姑表兄妹!赵欢与聂柔桑也是姑表兄妹!古人同姓不婚,不正是为了“恶不殖也”?但血缘亲近的,又何止同姓?

“不过你放心,我不会让这种事发生的。”他将她揽进怀里,吻了吻她的额头。

她抬眼望着他,脸色有些难看,“立嫡?”

“立嫡长子。”

她垂眸,立嫡长子是祖制,可人是活的,就好比如今的赵观,以前是嫡长子,母亲亡故后,便是那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贤呢?”她问。

“我们会养出一个顽童?”

她皱着眉,几欲将赵琋之事说出口却还是作罢,“待我身子大好了,我们便要个孩子。”

初入宫时,她不敢要孩子,觉得是日后出宫的拖累,或者会成为权力的牺牲品。可如今,她需要一个孩子,不是来稳住地位,而是保住赵氏江山。她实在不敢想,若是自己无所出,一旦赵欢有任何闪失,父亲会立谁?或者聂亘会立谁?而最可怕的结果是聂亘立了他的外孙,那淳于氏该如何立足?

赵欢看着她,不知她为何这等表情,却还是捧着她的脸笑道:“这是自然。”眼中满是宠溺。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