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问策天下(2 / 2)

加入书签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九品中正制已经不适合大唐了,我想平阳公主应该也有所思吧,前朝之亡,很大的原因官员出于各大世家,结果当世家揭竿而起之时,天下官员将领自然云从,前朝覆灭如雪山崩塌,当今天子吸取了这个教训,对世家多加善待。

说起来好笑,杨氏一族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开创了科举制度,可惜正是这一点和世家离心离德,但当今朝廷,也会将科举制度发扬光大,这就是避免等级固化,可惜做的还不够好,也有许多弊端。”

面对着面前这些人,吴元一点怯场都没有,因为当一个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时候,自然看得更高,看得更远。

“嘴里说得好,各种大道理都知道,但谁知道实际实行起来,是什么样子。”

长孙冲恨恨的挤出了这样一席话,他刚才心中算过吴元说的数字,知道今天晚上,他的失态太多了,吴元这个人并不是草包,而他却在他面前像一个草包。

“是呀,魔鬼在细节中,大道理很容易说出来,实际实行起来,却很难,当年杨广要是将大运河各条河段,分卖给各大世家富商经营,让他们出钱建造,然后一起收取税赋,何至于国库空虚。

三征高丽,完全不用,只需派兵在两国边境,每逢秋播秋收之时,轻骑快马,烧其良田,杀其子民,二十年之内,其国必亡。这是匈奴昔日对汉家的策略,正好用在高句丽身上,有何不可?

人口暴增之事,想要解决,解决起来,更是容易……”

前两个例子吴元说的轻巧,但听的李秀宁和石之轩却是心头狂震。

作为站在这个世界最层次的人,他们怎么会不研究这两件事情呢?吴元说的方法不但是可行,而且非常可行。

而最后一个问题,吴元说的解决人口暴增的方法,让两个人提起了十二分精神,想听听他是怎么解决的,但吴元却在这重要的关口上,停下了话语。

“快说吧!”

李秀宁就差说出这样一句话了,但吴元只是悠闲的坐在了那里。

“吴先生,请赐教该如何解决此事?”

王通来到了吴元面前,毕恭毕敬的行礼,他虽然不太赞同吴元刚才说的一席话,但是却知道面前的人有真才实学。刚才这个人说的不错,七八代之后,人口激增到整个国家无法承受的地步,到时候,自然会天下大乱。

“我刚才在吹牛,没有解决此事的办法。”

吴元自然不会给出答案,这东西是他用来钓鱼之物,钓石青璇、石之轩、李秀宁,甚至当今天子之钩。

“今日天色已晚,舍妹和尚夫人还在船上等着我,就此告辞,来日再叙。”

歉意的向着在座诸人笑了笑,吴元鞠躬之后,想要离开,之见眼前人影一闪,李秀宁挡在了他的面前。

平阳公主面如芙蓉,脸色有些发红,不知道是被吴元气的,还是急的。

“先生高才,家兄如有得知,必欣喜若狂,倒履相迎,不如今晚留在这里……”

李秀宁怎么会不激动?隋朝灭亡之问,本苫是一个试探,本来就没有指望吴元能够答的出色,只要这个人回答的平平稳稳,那么就可以推荐给二哥。

天下初定,二哥发现自己陷入了和杨坚杨广一样的困境,那就是如何削弱世家,压制高丽。

这两件事,她和二哥讨论了很多次,前者觉得用科举制度,后者还在定策,今日用来询问吴元,结果这个人给出了这样的出色的答案——当然,魔鬼在细节中,真的执行起来,就需要很大的功夫,也不一定会采用吴元的方案,但他的回答,就算是朝廷上的房谋杜断,也不过如此。

而最后一个关于人口的问题,这个人居然说他有解决的办法?

要知道,并不是没有人考虑过这样的问题,但谁也无法想出合适的办法,而吴元的口气,却那样的轻松!

如果这个人没有空口白话的话,他会是一个比石之轩还要厉害的国士!

这种情况下,她怎么能放任他离开?就算明知道他可能在以进为退,但她必须表现出极为热情的态度。

不过,目光扫过似笑非笑吴元的时候,她似乎明白了一些事情。(未完待续……)r1292

.全部章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