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倒霉鬼(1 / 2)

加入书签

对于地府里存在私刑这件事,阎君殿并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律法不可能完全限制住鬼魂们的行为,哪怕在诸子的努力下,律令已经普及到了一个十分广阔的程度。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孟子和荀子在地府争论了几百年都还是一团浆糊。这个问题唯一的进展就从人延伸到了鬼,又从鬼发展到了神仙。这样的问题在一些时候,看起来并不像是一个问题,而像是一个理由,一个为自己的行为寻找的理由。

这样无论是做了坏事,还是做了善事,都可以推到人性这个本质上。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商鞅为了立法,把自己的命都给搭了进去,才把秦法钉在历史的铜柱上。诛行不诛心,一切的法令只针对行为,而不过问诱发行为的本心。

很多人秦法太无情,地府现在的鬼也是。但实际上,那个年代死下来的鬼里,没有一个敢站在大街上,秦法苛刻。而秦亡之后,一切回归到人治,就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冤假错案,错综复杂,且权力几乎不存在任何制约。

这是一件很难论的清对错的事,人是活的,法是死的。很难去论证到底是活的好,还是死得好。地府是死后的世界,死后的世界是对人间的一种延续。无论是罪恶,还是因果。

人活着会有很多债务,有形的与无形的。它们可能有不同的表象,不同的特征,但有一点是绝对相同的,就是每一笔债,都是要还的。生的时候还不清,就等到死后来还。死后如果依旧还不清楚,那么就下辈子来还,下下辈子来还,直到还清为止。

这是地间的一种公正,一种毫无情感色彩的公正。这公正却是一个循环,一个接近死循环的循环。生魂自诞生出第一世,便开始了无止尽的牵扯,又在反反复复的亏欠里偿还。可在偿还的时候,又会产生新的拖欠,继而欠了还,还了欠,无休无止。

地府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补充这个循环,让那些亏欠与偿还来的更加适度,更加平衡。私刑在这样的出发点上,就成了一种不被承认,但又默许存在的做法。

阎君们不喜欢这样的做法,但有人喜欢,亲手报仇的快感远比把仇人扔进地狱去更加让鬼满足。

黄皓,成了刘备获得这种满足感的理由。他其实很心,除了判官府,就把自己罩在斗篷里,掩饰着自己的身份。但没用,一个路口还没走过,就被张飞给敲了闷棍,顺带着还踢了几脚。

等他从袋子里出来的时候,眼前已经备好了各种各样的刑具。刘备坐在一旁面无表情,关羽拿着鞭子显得异常凶狠,张飞拿着烙铁不住冷笑。

“,司马昭送了你多少钱,还有那个女巫婆跑哪里去了?”

面对张飞的质问,黄皓颤抖着身子,张了张嘴巴,却什么都没出来。恐怖来袭的时候,畏惧只会让自己的脑子一片空白。

烙铁贴在他的身上,发出“滋滋”的声音,还带着一股灰白色的,闻起来有些焦糊味道的气体。

“啊!三将军饶命啊,我,我都!”

张飞蔑视的看了看他,把烙铁拿了下来,还有贴在他胸口的一张薄薄的兽皮。他真想直接烙在黄皓的身上,但没办法,刘备不让。

“司…司马昭派…派人送了我十几箱黄金,还…还有其他的一些珍宝,要我在朝中制…制衡住大将军,不让他回…回朝。”

“那个女人呢?那个你送到宫里蒙蔽圣听的女人呢?”

“我,我不知道,投降之前…她…她就跑了。”

“那女人,你从哪里找来的?”

“回二将军,是…是我从一个农户家里找来的,我见她有些姿色…就像把她献给陛下。”

“哼,你这阉宦,合该再死上一次!”

关羽把鞭子扔下,提起一把大刀,架在黄皓的脖子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