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晋位(1 / 2)

加入书签

黄色的绢,红色的印。凑在一起,就是魏国的圣旨。

“受命于,既寿永昌。”

这八个字,司马昭怎么看都有些看不够。传国玉玺是秦始皇帝嬴政命能工巧匠,以春秋二宝之一的和氏璧所雕成。玉玺上的八个字,是当时的丞相李斯的手书。这是秦国一统下的见证,象征着帝位传承的正统。

汉高祖刘邦入关中,子婴献玺请降,它便落到了汉室手郑而后二百年,王莽篡汉自立,使人向王政君讨要传国玉玺。王政君掷玉玺于柱,使之碎了一角,后以金镶补完好。历经绿林、赤眉之乱,辗转落入刘秀之手。再后来,曹丕代汉自立,玉玺自汉献帝手中传到现在的魏国皇帝手上。

而现在,它在司马昭手中的诏书上留下了印记。这一印很重要,比以往他受到的任何一次旨意都重要的多。这也意味着他离玉玺本身,又近了一步。

宰予捋着长须,微笑着看着这个男饶喜悦。虽不能感同身受,但还是可以理解。凡人一辈子求的,无非是三样东西,权、财、色。有了权就不愁没有财,有了财就不愁没有色。而最高的权力,就是那高高在上的皇帝。皇帝可以在名义上拥有所统辖的国土上的一切,在视线可以触及的土地上,皇帝就是当之无愧的尊位。

对于一个权臣来,向皇帝行礼是一件很不愉快的事。一个操弄玩偶的人,是不会喜欢向玩偶行礼的,那会让人觉得很荒谬。于是权臣为自己谋的第一项福利,就是入朝不趋、剑履上殿,面君不拜。

司马昭自然也给自己搞了这些东西,所以刚刚接诏的时候,并没有行什么礼仪。宣旨的宦官也不敢挑他的错,除非是不要脑袋了。同样的,大将军接旨之后,过于喜悦,没有吩咐他下去这种事。宦官也不太敢问,在宫里当差,活的最久的办法就是不要、不要问,老老实实的等。

“咳咳。”宰予咳了两声,朝司马昭拜道:“恭贺大将军晋位为王,大王万年!”

“哈哈,仙师不必多礼。纵然封王,也不过是世俗闲职,比不得仙人飘逸。日后,还望仙师多多教诲。”

宰予连道不敢,又拿眼睛瞥了瞥传旨的宦官。司马昭先是愣了愣,随即心领神会。

道:“黄门辛苦了,不妨去侧室略作休息,吃些点心。”

宦官跪地磕头,道:“多谢大王的赏,的感激不尽!”

“哈哈,去吧,走时再去门房那,领些银钱!”

司马昭的心情大好,一切果真如宰予所言,平灭蜀汉,并未花费太大的力气。挟灭国之威,也成功压制了国内反对的声音,进了一步,受封为晋王。这和曹操当年所为,何其相似。代魏之日,已不远矣。

“仙师,而今蜀汉已灭,刘禅正在送往洛阳的路上。一切都很顺利,只是我心中还有一些不安,还望仙师解惑。”

“哦?大王因何不安?”

“刘禅乃是汉室血脉,汉祚虽衰,却依旧有不少簇拥。且自刘备开始,割据蜀中已有数十年,我恐其死灰复燃。”

宰予笑道:“大王无需如此,我近日观望气象,汉室气运已经不存。纵然还有波折,也无损于大局。”

“希望如仙师所言,而今邓艾驻守成都,钟会镇守剑阁,仙师以为此二人如何?可托大事否?”

“大王不该如此相问,世人皆是贪心不足,未足托也。”

司马昭皱了皱眉,道:“邓艾素来忠厚本分,钟会更是名门之后,想来不至于生出异心来。”

“大王知霍光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