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亲征(2 / 2)

加入书签

待一切完成之后,李杨便要率领这两万五千名嫡系人马踏上征程。

这两万五千人马才真正称得上是李杨的嫡系部队。

如果说韩豹统领的五万万人马只是嘴上说说的百战精兵的话,那么李杨统领的这两万五千人马就真的是实打实的百战精兵了,他们跟随李杨转战千里,他们是李杨的倚仗,亦是幽州的骄傲与脊梁。

从许多地方都能看出来他们与寻常士卒的不同之处。

比如说从穿着上来看,这两万五千名幽州士兵的穿着与装备几乎已经有点现代化的意思了,棉靴,棉帽,棉手套,最外面还穿了一件白色军大衣,这件军大衣由李杨亲手设计而成,由女人们在农闲时连夜赶制,即便是加班加点的赶制,也只做出来了三万多套,所以这支李杨麾下的嫡系人马率先换装了这批款式新颖的军用大衣。

这两万五千人的武器装备也是相当先进的,轻步兵腰胯百炼钢刀,手中拿着藤牌(盾牌),头戴棉帽,外罩铁盔,身穿扎甲,外罩军大衣,除此之外,还有锁子护臂与锁子护腿。

重步兵则手提长矛,身穿锁子甲,头戴笠盔,以及锁子护臂与锁子护腿,别看他们与轻步兵穿的差不多,但他们这一身装备可是要比轻步兵的重上一倍。

最拉风的乃是由典韦统领的一千名近卫亲兵,银盔,白甲,白靴,外罩白色军大衣,胯下所乘俱为白马,手中提着的亦是镀了一层银的方天画戟,从头白到脚,煞是好看。

将士们身跨行军水囊,肩背重达四十余斤重的行军背包,背包中装的主要是干粮以及被褥,这样可以为辎重部队减轻不少的负担。

别看只有四十斤,但那可是每人身背四十斤,而这支军队可是拥有两万五千人,每人负重四十斤,那可就是一百二十万斤(卧槽,真多,我差点没信,特意用计算器算了一下),干粮吃完以后,士兵们还可以循环往复的填充行军背包,不得不说,他们为后勤部队减轻了很大一部分的麻烦与负担。

当然了,四十斤虽然不少,但是对这支军队来说还真就不算什么,因为负重越野本就是这支军队日常训练的内容之一,而且这些士兵们也只是在行军途中背负行军背包而已,待他们即将抵达战场之时,他们自会卸去身上的负担,没有谁愿意背着几十斤的东西打仗。

李虎翻身下马,先向立于府门前的李杨行了一礼,接下来则由从许都远道而来的宦官宣读圣旨,老宦官扯着公鸭嗓子,朗声宣读道:“天子诏曰:袁绍佣兵自重,不遵皇命,有不臣之心,特命鞍乡侯兴兵讨之,迁鞍乡侯为征南将军,假节钺。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陛下千秋万岁,臣领旨谢恩!”李杨郑重行礼。

接过宦官递来的圣旨,将其高高举过头顶,李杨朗声说道:“众将听令!”

立于州牧府前广场上的五千名幽州士兵齐齐的单膝跪地,高声回应道:“末将在!”

“不破袁绍誓不还。”李杨朗声说道!

众将士齐声大喝:“必胜,必胜,必胜!”

李杨翻身上马,微微转身,却见影壁后站着一个人,正是母亲杨氏,李杨微笑着冲杨氏拱手行了一礼,随后冲五千士兵挥了挥手,高声道:“出发!”

五千名士兵闻言,整齐划一的来了个向后转,然后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南门行去!

有多整齐呢?以旁观之人的话来说,那就是几乎听不到一丁点脚步杂乱的声音,人们除了脚步声之外便只听到了“一!一!一二一!”之类的声音,这是有人在喊号子,一就是让人迈左脚的意思,与现代军人的队列口号一模一样。

众人直到此时才总算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支军队的恐怖之处,单以他们身上体现出的这种纪律性就足以傲视全天下。

望着大军离去的背影,杨氏终于松了一口气,喃喃自语道:“我儿此战必胜,我无忧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