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一月七日见风波(2 / 2)

加入书签

苏凤瑾蹙眉思忖片刻,恍然大悟的看着他,“你是说你那个董家内应?”

所以他才会知道自己的计划,他不想对不住大哥,但却又不想东宫出事牵连董家,所以才会如此?

苏凤翊叹了口气,手指在被子上动了动,“这次也算是错在大哥了,还好没惹出罗乱。”

苏家苏凤翊闭门谢客,也就多半相当于整个尚书府闭门谢客了,眼下除了苏凤翊之外,其余都是女眷,没人走动,但消息还是能传进来的。

而苏凤瑾每日都会收到崔朗儒的信,在她离开东宫那天,陛下派人审问了那‘刺客’,拷打几日便说出了是东宫派他去的证词。

陛下勃然大怒,因着桃林里还发现了有敌国标记的信物,陛下自然认为是索戟想要上演一出苦肉计,将刺杀永安王的嫌疑推到敌国头上。

听闻陛下只问东宫一句话:可认罪否?

东宫:儿臣冤枉。

陛下随即下旨不许索戟出东宫半步,一应用度也削减至爵位。朝堂人心惶惶,都在猜测这一次,是不是陛下真的有意让永安王,这个他最宠爱的儿子问鼎东宫。

中宫皇后知晓后并未求情,脱簪戴罪于殿外,说自己教子不善,恳请陛下废其后位。

永安王与韦贵妃一时之间风头无两,陛下还有意让永安王去江南剿匪,意欲使其立下功劳,也好名正言顺。

再后,崔朗儒带领东宫詹事府和左右春坊跪在宫中,为太子请命,说其中疑点重重,请求陛下彻查此事。

再后,不知是迫于压力还是陛下尚且存留父子之情,下令重审。

崔朗儒找到了那死士曾与御史台官员贾应的密函,密函内容足以证明此番刺杀,乃是贾应指使。那‘刺客’见已无力回天,也对此供认不讳。

而陛下当场下令将‘刺客’刺死,后有人上奏,御史台贾应刺杀东宫的动机不详,定有幕后主使,请陛下继续彻查。

陛下却言道:“往昔太子曾请奏彻查赈灾粮饷押送缺失一事,定是贾应记恨于心,恐事情败露,然出此下策。”

崔朗儒据理力争,“既如此,请陛下彻查赈灾粮饷贪污腐败一案,也给江南百姓一个交代。”

未有下文,但太子却是洗清了嫌疑。

再过几日,东宫得以如常,朝堂上争执之声却从未平静。

苏凤瑾穿着轻纱薄裙出了一身的汗,看着院子里花木扶苏不禁感叹。此时,距离她留宿东宫的那一夜,已经过去一月又七日。

如今,已到了夏天。

安白芷怒气冲冲的走到苏凤瑾身边,“你瞧瞧你那好妹妹,真不知学了什么做派,上次去庙里上香,被我那个不争气的表哥看见了,竟然整日求着我母亲来你家提亲。气的我母亲如今都快病了,惹得全家不快活。”

“你表哥也是个实心眼儿,苏鸾玥向来心高气傲,怎会嫁与你旁支表哥?只怕人家是惦记着更高的呢。”

苏凤瑾赶紧给她倒了杯茶,“快喝口茶,去去暑气。”

“你可要防着她点,我听南湘姐说,她去庙里上香的时候也见到苏鸾玥了。”安白芷一挑眉,“我就奇怪了,你家妹妹什么时候信上这个了?莫不是做什么刁钻心思。”

近日,苏鸾玥的确出门比平时多,可苏凤瑾一心关注朝堂,懒得理会,如今安白芷这般说,苏凤瑾倒是觉得应该注意一下这位堂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