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进织坊(2 / 2)

加入书签

谭子衿起身和顾青竹姐妹同行,萱儿跟在后面,出了东市拐过两条街,便见一个大院落,门上悬着德兴织坊的崭新匾额,看着仿佛墨迹未干。

门口的婆子见是她,赶忙开门将她们让了进来,走了几步,迎面就是大堂,只见里面几个年岁不大的小丫头,正被一个四十来岁的妇人指挥得团团转。

“抬张桌子到这里来!”

“这是谁放的,没头没尾,人死哪去了,还不来把它弄整齐!”

“还有这儿,说了多少遍了,地上不要堆放东西,等会儿绊了脚,栽掉门牙不要哭!”

妇人絮絮叨叨,嘴上说个不停,手上的鸡毛掸子,挥斥四方指点江山似地指东指西,细小的灰尘在晨光中扑簌簌地无声飞舞。

“嬷嬷。”谭子衿笑着唤了一声。

“哎呀,大小姐,这里还没准备妥当,你不该来的。”妇人说着,就将谭子衿往里让。

“我昨儿不是说要请人做工的嘛,今儿顾姑娘恰巧先来了,她是我旧相识,你帮着安排下住处,最好能有单间的,她还带着妹妹,住着自在些。”谭子衿抓着她的手臂道。

“哦?”郭嬷嬷转头看顾青竹,眉头不禁皱起来。

她虽是谭子衿母亲的陪嫁丫头,可也是深宅大院里,干净整洁过了半辈子的人,最见不得人邋里邋遢。

“郭嬷嬷,我们姐妹出来匆忙,失礼了。”顾青竹知她眼里的嫌弃,垂头福了福。

“小元,带这位姑娘到后头最东边那间屋子,再给她些热水。”郭嬷嬷见她还算懂礼,便叫住旁边一个小丫头道。

顾青竹带着青英,跟着小元去了,郭嬷嬷忙叫人取了茶饼来,亲自煎茶给谭子衿喝。

郭嬷嬷打小就是和谭子衿母亲一起长大的,后来主子成亲生女,直到病重去世都是她一直陪着,两人不是姐妹尤胜姐妹。

谭子衿母亲去世后,郭嬷嬷仍然像守着自家小姐似的守着谭子衿和谭子佩小姐俩,日常起居,饮食穿衣样样上心,直到现在还是亲力亲为。

这次谭子衿办织坊,她百般不放心,提出来帮着照应,谭子衿对她有种对母亲的依赖,而且她织布刺绣都是一等一的好。

当初谭子佩小的时候,穿不了外头买的布料,就是她亲手缫丝织布裁剪制衣,谭子佩足穿了七八年这样独一无二的衣料,直到前年,她眼神不太好,这才不让她做了。

顾青竹在后院,简单地净面洗漱后,换了一身衣裳,重新绾了头发,又给青英梳洗了一番,这才又出来见她们。

不施粉黛,一身清爽的人让郭嬷嬷多看了两眼,眼瞅着这丫头容貌生得不是顶漂亮,倒是眉眼间有股子女孩子少有的英气,一眼瞧着就是做事麻利不拖沓的人。

“嬷嬷,明儿大概就有人来报名打工了,顾姑娘是翠屏镇的人,又识字,你就让她在前头登记吧。”谭子衿倒了杯茶递给顾青竹。

顾青竹恭谨谢过,接了茶,自己抿了一口,又递给小妹喝了一点。

“大小姐,你既问我,老婆子不得不多一句嘴,咱织坊不管是缫丝还是织布,都要找些安分守己的姑娘家来做事,貌丑手拙不要紧,最是不能要那些个狐媚子,勾三搭四,兴风作妖。”郭嬷嬷一辈子没嫁人,最是瞧不上以色事人的女子。

“嬷嬷说的是,选人录用都由您说了算。”谭子衿和煦地笑。

“嗯,这一关,我可得替你把好哦,免得额外生出是非来。”郭嬷嬷连连点头。

顾青竹在一旁低头听着,并不插言,顾家坳的姑娘都是山里人,日晒风吹,要找样貌漂亮的没有,性子实诚的倒是不少。

谭子衿喝了两杯茶,说了几句话,心里头到底不放心东市的蚕市,遂带着萱儿走了。

“说了半天,你叫个啥名儿?”郭嬷嬷将谭子衿送出门,见顾青竹垂头老老实实站在一旁,十分满意,转头问她。

“我叫顾青竹,我妹妹叫顾青英,嬷嬷可以叫我们青竹青英。”顾青竹抬头看她,微微一笑道。

“大小姐特别交代留你们姐妹,可你妹妹太小了,做不了啥活,吃点喝点,我也不和你计较,只你好好干活,自个照看着不要出什么岔子,别的我可帮不上了。”郭嬷嬷说着转身回到大堂。

“我晓得的,谢谢嬷嬷,我妹妹很乖的。”顾青竹跟在后头说。

“这个楹联怎么挂歪了?这是谁做的!”郭嬷嬷抬头一看,生气地直拍桌子。

“嬷嬷莫急,我来。”顾青竹说着,搬了梯子就往上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