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诸侯骂天子,匈奴中枪!(2 / 2)

加入书签

“哦,阁下是?”

吴王世子项贤很疑惑。

他正给父王吹捧,使劲长脸呢。

这个匈奴人,跑来凑什么热闹?

“军臣单于之弟,匈奴使节‘伊雉’!阁下觉得,我匈奴单于,是否天下第一英雄?”

那青年匈奴背负双手,神色傲然道。

这回,轮到吴王世子沉默了。

他骂皇帝内外无功。

说吴王才是藩国诸侯之,镇守地方,为天下英雄之。

但被匈奴这样一打岔,思绪有点乱了。

吴王因为镇守地方,而有大功劳。但吴王只是诸侯之一。

但匈奴止兵戈,才让整个大楚有了天下太平。这天下太平的大功,自然落到军臣单于头上。

这话。

不好反驳啊!

军臣单于的对面,是大楚皇帝项燕然。但大楚皇帝,已经被吴王世子给骂成了“内外无功”的皇帝。

不太好改口。

“这...似乎也有道理啊!”

“匈奴止兵戈,令天下太平,这算得上是大功...好像也说得过去。”

众使节团们也是低声窃窃私语。

烟雨画舫内,众宾客们脸色都变了。绕了一圈,怎么匈奴人成了天下英雄之?

大楚这么多的英雄,反而屈居匈奴之下?

...

楚天秀看着那伊雉,不由皱眉,心中很不爽了。

吴王世子正骂皇帝呢!

你跳出来插什么嘴啊,你很牛吗。

他想起了平王府书架上的一本典籍,上面记载了一段小故事。

“元狩二年春,平王李荣将数万骑出陇西,驱逐匈奴,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其夏,又攻祁连山,捕虏甚多。

祁连山即天山,匈奴呼天为祁连,故曰祁连山。焉支山即燕支山也。焉支、祁连二山,皆美水草,匈奴失之。”

郡主书房里,还有一张地图。也记载了焉支山、祁连山,在大楚境内。

十年前的那场大战,大楚和匈奴究竟谁吃亏更多,还真不好说。

楚天秀不由击掌,朗声道:“伊雉老弟这番话,说得真好!”

“谢小昏侯赞许!”

伊雉淡笑,自意道:“看来你们大楚,也是有明白事理之人啊!”

“我忽然想送一诗,送给你们军臣单于。”

楚天秀笑道。

伊雉愣了一下,他不知道小昏侯想作什么诗,但必须接招,道:“小昏侯之诗,定然极佳,在下洗耳恭听!”

“既然是送你们匈奴的,就叫《匈奴悲歌》吧!‘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

来,你跟着本侯唱两遍,带上节奏,反复的吟唱!

我告诉你,这诗歌,是越唱越有味道!带着悲呛来唱,唱出感情来。”

楚天秀笑道。

“你~!”

伊雉闻言,怒目圆睁,勃然大变,气的浑身抖:“你,大楚这是想跟我匈奴开战么?”

小昏侯,这嘴巴怎么这么毒呢!

匈奴使节团的众匈奴们,更是无不勃然变色。

十年前。

大楚皇帝和平王李荣,出兵征讨匈奴,打的匈奴不断逃向漠北深处。

虽然大楚皇帝中了匈奴人的陷阱埋伏,最后还是失利,大楚不得不退兵。

但大楚依然顺势拿下了焉支山和祁连山,割下匈奴一块肉,至今依然在大楚的手里。

匈奴虽然不断的骚扰大楚边境,却无法拿回焉支山,在山下放牧。

这是匈奴的一个痛楚。

这小昏侯太恶毒了!

居然做出这种嘲讽诗,给匈奴伤口撒盐。

“不服怎滴!本小昏侯岳丈大人,就是平王李荣是也!想拿回焉支山,也要你们有这本事啊!

要打就打。别给自己脸上贴金,那是你们匈奴不敢开战,打不下来。吹嘘什么止兵戈,你要脸不,你们军臣单于还要脸不?”

楚天秀笑道。

整个匈奴使节团,都是闻之变色。

小昏侯骂起人来,功力比吴王世子猛不知多少倍。

这《匈奴悲歌》,要被天下人传唱啊!

“哼,大鸿胪,这就是你们的待客之道?告辞!”

伊雉脸色涨红,大怒的朝大鸿胪刘骐道。

这歌太毒了!

骂的匈奴人脸上都无光。

他有些后悔,不该掺和进去,争什么英雄之。诸侯王和天子还没骂到撕破脸呢,结果匈奴倒了血霉。

伊雉待不下去了,带着一群匈奴使节狼狈的离开烟雨画舫。

其余大月氏、大宛、南越、等各国使节,面面相觑,也没吭声。

恐怕用不了多久,这朗朗上口的《匈奴悲歌》,就要传遍大楚,甚至传到匈奴和各国去。

匈奴人痛失焉支山的悲凉,要唱响这片大地。

但这是匈奴和大楚的夙怨。

他们当然不愿意轻易掺和进去。

大鸿胪刘骐看到匈奴使节伊雉被气跑了,面色有些不太好。

他负责接待各国使节,自然要招待好。

但是小昏侯这是为大楚说话,他也不敢说小昏侯不对。他满脸苦涩:“这...算了,这烂摊子还是我去收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