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各方势力(2 / 2)

加入书签

陶谦这个时候虽然已经是徐州刺史了,不过却并没有出现,连声援都没有,可能是因为他小时候是个孤儿,好不容易爬到如今的地位,不敢轻举妄动吧。

历史上的陶谦小时候是孤儿,好学,性格刚直,有高尚的节操,后举孝廉,拜尚书郎,授予舒令。

后迁幽州刺史,征拜议郎,参车骑将军张温军事,西讨韩遂。后来黄巾起兵徐州,就让陶谦做徐州刺史,大败黄巾军,就留在了徐州做刺史。

后来董卓之乱,十八路诸侯讨董,天子迁都长安时,陶谦还遣使过去纳贡进献,并因此得到犒赏迁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由此看来没有出现在联军中也很正常。

还有一个马腾,马腾早在汉灵帝末年便与边章、韩遂等在凉州起事,反抗朝廷,被称作是三辅之乱,现在的他,还是一个反贼呢。

另外,这次会盟的这些诸侯,也叫作关东联军,顾名思义是函谷关以东的联军,西凉的马腾自然不会在此之列。

况且马腾和董卓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在造反之前就是董卓的手下,董卓进京之前还拉拢过马腾,只不过他去晚了,马腾入京的时候董卓已经死了。

再说了,马腾要是想参加联军,只有三条路可以走,一个是过长安、洛阳,出函谷关到酸枣会盟,不过洛阳董卓能不能让他过去就不知道了。

还有一条就是走南安、天水、武都、汉中、上庸、襄阳、宛城、许昌、陈留到酸枣参加会盟,不过按照当时的交通水平,不说走不走的通,等他到了,黄花菜都凉了。

还有一条更离谱的,那就是一路向西,穿过西域,直达欧洲,坐船到美洲,再过白令海峡、西伯利亚然后回到中原参加会盟,然后,没有然后了。

再说在座的这些人,除了张浩,多少都与袁家或多或少的有些关系,基本上会分成两队,站在袁绍和袁术的背后。

如此一来,张浩坐在大帐中就有些尴尬了,合着玩了半天,都是他们老袁家的人,就张浩一个外人。

当然,这些人虽然都与袁家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但是也不是说就紧密的团结在袁家周围的,同样是各怀鬼胎。

而此时的曹操、刘备、孙坚三人,现在的曹操还是挺正直的,也是真心想要讨董的,至于说曹操是枭雄,怕是后来才在心态上有的变化的吧。

历史上,曹操在衣带诏事件之前还是忠于大汉的,总是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当小皇帝刘协脱离叛军魔掌时。

曹操为了给天子保留最后的颜面,给汉室保留最后的尊严,不至于刘协等人流落野外,时常受流民乱军侵扰,主动迎归天子。

但是刘协一来就想篡权自立,架空曹操,你篡权就篡权,自立就自立呗,竟然还想要杀掉曹操,当时要是刘协成功,怕是曹操这一大家子外加忠于他的部下,绝对没有好下场。

可能是天子真的伤了他的心吧,从此以后,他不再是从前那个想中兴汉室,流芳百世,敢于冒死刺杀奸臣的热血忠臣。

彻底破灭了汉室的功臣,德配周公,功比姜尚这个梦的曹操,开始走上了枭雄之路,对小皇帝越来越不敬,挟天子以令诸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