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返回辽东(2 / 2)

加入书签

将原本的院落简单的改造一下,就成了现在的四大学院,先让学院运作了起来,至于最后学院能建成什么样,还要看以后的建设了。

将郑玄的学生们安排到了文学院,郑玄夫妇则被张浩带回了郡守府,身为张浩的义父义母,自然要住进张浩的府邸。

而文学院的蔡邕和张新听说郑玄到了,也全都跑到了郡守府,非要与郑玄见上一见,张浩无奈,只好在郡守府设下宴席,让这三位大神好好聚一聚。

而知道张浩回来了的张溪,也急冲冲的赶到了郡守府,身后还跟着可怜巴巴的郭嘉。

“主公,你看。”张溪拿着两个玻璃瓶子,递给了张浩。

“这是?”张浩疑惑的接过了瓶子。

“打开看看。”张溪皎洁的一笑,满脸期待的看着张浩。

张浩打开木质的瓶盖,一股酒香飘荡而出,闻到这个味道,郭嘉两眼放光的吞了口口水,就连在一旁聊天的郑玄三人也向看向了这边。

“这是按照主公的方法做出来的,不像之前的酒那么浑浊,而且比之前的要烈上不少。”张溪笑着解释道。

张浩闻言,轻轻的尝了一口,这个就差不多有三十多度的样子,这已经比这个时代的酒烈了不少了。

这个时候的酒的酒都是发酵酒,度数最多不高过二十;大多是十度以下的米酒,发酵后过滤而得,也就跟现代的啤酒度数差不多。

以至于后世许多人都以为古人都特别能喝,动不动就是几坛子酒,其实也不过是相当于喝了现代的几瓶啤酒而已。

“主公,再来尝尝这个。”张溪看着张浩露出满意的神色,又递上了另一个瓶子。

张浩接过瓶子,再次尝了一口,这个要比之前那个更浓烈一些,能有五十多度的样子。

“主公,这瓶是在上一瓶的基础上又做了一遍主公说的蒸馏的工序,虽然更加浓烈产量却少了不少。”张溪再次解释道。

“不错,这酒起名字了吗?”张浩点头称赞道。

“还没呢,等着主公赐名呢。”张溪说道。

“嗯……这个蒸馏一次的叫一担粮,这个蒸馏两次的叫二锅头。”张浩想了一下,笑着说道。

离开那个世界已经十多年,还真是有点怀念啊。

“对了,奉孝,你有什么事?”张浩看向郭嘉问道。

“主公,我……那个,嗯……”郭嘉一脸的羞涩,支支吾吾的说着,说了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