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9章 提前炼钢术(1 / 2)

加入书签

两人抬着,两人左右保护着,云小水躺在藤椅上,唿扇唿扇地走在山林间,远远地都能够看见矿场了。

开矿炼铁已经干得红红火火了。

我国古代的炼铁技术虽然发现的不早,但发展的却很快。商代铁刃,是含镍较高的陨铁锻造而成的。就是在土中挖一个坑洞,周围用石块堆砌,称为地炉。

将铁矿石和木炭一层加一层的放在地炉中,利用自然风力进行燃烧,利用木炭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使铁矿石中的氧化铁还原成铁,冷却后,取出铁块。

这种炼铁法叫块炼铁。其炉温大约1000摄氏度,离纯铁的熔点1534摄氏度相差甚远。不过,这也有了块炼铁渗碳成钢的经验。

到了战国早期,人便创造了白口铁柔化技术。即通过长时间加热,将白口铁中的碳化铁分解为铁和石墨,消除大块的渗碳体,这对提高铁的柔性起了良好的作用。

白口铁铸造农具较为普遍,钢制兵器虽然从春秋晚期就出现了,但直到战国时期产量还是很低。因此,秦丢弃钢制兵器而发展的铜铸刀剑,在战场上发挥了非凡的成效。

原来,那些钢制兵器韧性不好,非常脆,作战时,兵器易断易弯,远远不如铜铸武器。这应该也是秦能迅速崛起、横扫六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吧!

到了西汉,百炼钢技术,增加了反复加热锻打的次数,这样既加工成型,又使夹杂物减少,细化和均匀化,大大提高了钢的质量。

后又出现了炒钢,即将生铁炒到成为半液体半固体状态,并进行搅拌,进行脱碳,在反复热锻,打成钢制品。炒钢的发明,也打破了先前生铁不能转为熟铁的界限,使原先各行其是的两个工艺系统得以沟通。

云小水的任务就是把百炼钢和炒钢技术提前到秦时期,就是现在。他将两种当时的高科技详细地教授给了那些国家级冶铁、炼钢工匠,耳目一新,使工匠们无不惊诧得瞠目结舌。

原来钢铁可以这么锻炼!原来神童匠师这么强!

当第一炉百炼钢用来锻造出刀剑试试硬度与韧性时,云小水发明的人工“巨型石臼”也投入了使用。

将树枝、树叶、树皮、树根,各种藤蔓植物、灌木枝条,只要不是太粗的、太硬的,比如桑、枣树的木质,一律都能捣砸成碎屑,掺在泥里比茅草、庄稼秸秆还好使。

这种东西,在农村筑墙建房和泥时,都叫它为“引粘”,大概相当于中药的药引子吧!能使泥更加黏糊,干了以后也更加坚硬,更不容易粉碎脱落。抹墙面、刷墙里时,用的石灰泥里,用上毛发效果会更好。

这筑长城自然在泥里也要加入“引粘”,云小水的这一发明把庄稼秸秆和茅草都省下来喂牲口、盖房子用了。

单说那“巨型石臼”,就是用大石碓头砸,只要是不太粗、不太坚硬的树枝,都可以砸碎,而拉起石堆头的力量来自杠杆的机械原理,与人拉抛石机是一样一样的。

一段大墙在修筑前,先在里外两边一字排开砖窑、石灰窑,巨型石臼,无论远近去看,还都挺壮观的!

这一天,云小水正在与蒙恬讨论书法的运笔问题,突然一名传令兵来报说:“报——报报报告大将军,西大谷地里涌进来一大群狼,正在追赶着一小群鹿和狍子,现在已经塞满了西大谷的西南狭窄的入口。”

云小水知道,西大谷连着东大谷,而东大谷正好比邻着大石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