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气急攻心(2 / 2)

加入书签

她对文宗死心了,但不代表她能接受文宗对李永死心。

“与其逆子日后受制家奴,莫如朕现在下了决断。”文宗愤愤丢下几个字,拔脚走了。

文宗走得很快,脚步如飞地往外走。

这几个字对于德妃无疑晴天霹雳。她想站起身,追出去拦住文宗。刚直起身,眼前一黑栽倒在地。

宫女和太监乱成一团,吵嚷呼唤“娘娘”,大声喊“陛下”,有围着她呼喊,有出去追文宗的,还有找御医的,还有去通报太子···

你撞到她,她绊了别人的脚···突然地变故,让常宁殿仆役手忙脚乱。常宁殿一片混乱。

“陛下,陛下,娘娘晕倒了。”宫女追上御辇,跪在路旁。文宗坐在轿子里,一言不发。

文宗泪流满面。罢了罢了,他自身难保,站在悬崖边上,要跳大家一块跳吧。他能顾及了谁呢、

马元亮斥责宫女,“还不退下。”宫女再不敢出声,目送御辇远去。

宫女飞奔到少阳院,太子不在,太子竟然不在!

李永不知到哪里闲逛,只是说和太傅告假,带上几个人出去。

造成人仰马翻混乱局面的罪魁祸首,竟然独自逍遥快活去了。宫女站在少阳院大门外,恨得咬牙切齿。

宫女拖着脚步垂头丧气地回来。此时德妃悠悠醒转,宫女不敢据实禀报。

又不知该如何撒谎搪塞德妃。只在门外站住,不敢进殿内。

御医齐会给德妃针灸,告诫她切勿忧思郁结,长此以往气血不畅,心病还得心药治。

文宗的话让德妃万念俱灰,她夹在父子之间,夫君怪罪她,儿子不理解她。

如果她是杨贤妃,一切都会迎刃而解吧?母亲不被宠爱,连带儿子也不受待见。

她寄希望于儿子,母凭子贵。可是儿子不争气。文宗对她冷落不说,更为不满。

她越想心里越没缝,忍不住泪湿枕畔。

御医齐会点到为止,清官难断家务事,心病还得心药治,他无能为力。齐会收拾好药箱躬身退下。

德妃平日沉静温和,别说打骂,言语斥责都少。

宫女、太监在一个氛围相对宽松的宫殿当差,活多活少不说,心里没太大压力。

跟着这样主子,宫女、内侍也都尽心服侍。

龙颜大怒,文宗得知德妃晕倒,仍旧头也不回走了。

寻常夫妻还是一日夫妻百日恩呢,何况王德妃为皇家诞下龙嗣。他们替德妃难过。

第二日,李永匆匆赶来,探望母妃。德妃脸朝里躺着,不见儿子。

李永跪在床前,磕头说道:“母妃,孩儿以后都听母妃的话,只要母妃快快好起来。母妃说什么就是什么。”

德妃终究对儿子硬不起心肠,转过身流泪说道;“我儿,你可都改了吧。”德妃一句话已经是泣不成声。

李永不敢在惹母亲伤心,强装笑脸说:“母妃,孩儿在不敢了。以后听母妃的话,听太傅的教诲。”

德妃撵他:“我儿,母妃得了你的承诺,病好大半。你快回去,研习经书,学习治国之道。”

李永诺诺连声,恭谨退下。心里深恨杨贤妃,每一次父皇震怒,背后都有她推波助澜。

几日后,文宗在延英殿召集群臣,宰相、中书省,门下省、御史台的官员,郎官等众位官员。

群臣猜测商议什么朝政大事,皇上把各方要员集中在此。

文宗脸色凝重,环顾诸位大臣,他沉声说道:“太子有许多过错,不适宜担此大任,朕决定废了太子。卿等意下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