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志向(2 / 2)

加入书签

“哦哦。”沈卜芥捂着脑袋点头,嘴巴一瘪,“那先生也不能敲我的头呀!把我敲笨了怎么办?”

“轻轻敲打可不会变笨,这还能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呢!这是在让你变聪明。”

沈卜芥撇嘴,低下头暗暗翻了个白眼,表示不信。

在路上时沈卜芥已经给傅风和陆湛介绍过空明,还说下学期空明也会到石嵩书院念书。

这会儿他们正坐着等伙计给她们上菜。

傅风看了眼乖巧坐在沈卜芥旁边的空明,笑问道:“你是佛修?”

空明猝不及防被点名,愣愣道:“是。”

“石嵩书院中的八门专业课中就有修佛的,你若是平日里修行有疑问,可去三千院中寻先生指导你。”傅风笑道:“这么早就选定未来发展方向,不错不错,前途无量啊!”

空明被表扬了,有些脸红,但还是道:“这不是我选的,我师父就是一名佛修,所以我也就修佛了……”

傅风先是有些诧异,随后仔细一想,就释然了。

浮桐国中的书院一般都是八岁才会让学生选择专业课,这是天枢院众人经过长久实践得出来最合适的年龄,再小,孩子不定性,不能准确理解专业知识,学起来累也没什么较好效果。再大,则会耽误学生的修行。

浮桐国的孩子大多都是三岁启蒙,学基础的认字,六岁读诗书典籍,学博物志等社会文学,引灵气入体,开始修行,但在这一阶段,学生主要的任务并不是修行,而是学会如何做人,要给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律法等知识也要熟记于心,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效果可能并不明显,但这些都会影响他们一生。

这就要求教这一阶段学生的先生品行要非常好,不能有道德瑕疵,他们不仅被要求具备专业的知识能力,还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思想觉悟,这一点天枢院专门负责浮桐国的教育主管机构抓的非常严,毕竟,学生在未能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之前,就像一张白纸,先生必须以身作则,才能让这张白纸不被污染。

这些学生都是浮桐国的未来,自然从小就要培养他们正确的三观。

这里谈到大多,就说明有些学生并不包括其中,有些学生的家长认为自家孩子应该早早开始修行,这样不就甩同龄人一大截了吗?

还有一些是孩子天资聪颖,家中条件好的人家会另请先生一对一教导,开始修行的时间自然是比正常接受浮桐国教育的人要早些。

但傅风并不赞同这种做法,一点是数据表明,在六岁前开始修行的人并没有比六岁时开始修行的人修炼等级高,原因无它,六岁之前开始修行的孩子思维发育没到那个可以接受繁杂修行的水平,你说的他也接受不了啊!

就像一碗水灌给他,在六岁之前,你灌的再多,他也只能接受七分之一,再多他也接受不了,而在六岁之后,已经打了三年基础,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升,就能接受五分之一的水,长此以往,自然很容易就追上之前的孩子了。

当然,天资极其出众者除外,这世界上从来不缺天才,但更多的人并不在此列中。

另一点便是年纪太小的孩子没法儿自己做出选择,往往这种就是家人代他选择未来的修道之路,可,这又凭什么呢?孩子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啊!他未来的路不应该由他自己选吗?别人又有什么资格未经别人同意就私自决定他的人生呢?

违反个体发展规律,强行拔苗助长的人下场一般都不会太好。

事与愿违,从而悔恨终生的人并不在少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