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商纣灭亡(一)(1 / 2)

加入书签

于是姬发回到了城中,想起前几日的牧野之战,闭上眼一切仿佛都还是历历在目。

大约是二月甲子日的拂晓,姬发很早就来到了牧野之地,身后还有周国的大军,因为太公望开口说,马上就要进入朝歌城中,一切需要隆重和**的仪式,以此来昭告天下,让百姓们全部都安心放心,这才是师出有名,这才是正义之师,而后姬发手拿了一个大斧头。

“这仪式。。。真的是誓师吗?怎么感觉有一些怪怪的。”姬发心中嘀咕道。

而后周武王姬发左手拿着黄色大斧头,右手拿着牛尾巴做的白色旗帜,用来作誓师的指挥。

姬发心想虽然说是誓师仪式,可基本都是自己殷八军、王六师的队伍,以及那些诸侯国的君王,带领着他们的兵队,也都来到了牧野此地。

姬发拿着太公望给自己写好的文章,清了清嗓子,附加着灵气,于是巨大的声音念道:“啊!辛苦你们了,从西边来的将士们,各国的君主,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以及庸、蜀、羌、茅、微、卢、彭、濮国的兵士和百姓,现在举起你们手中的兵器,拿好你们手中的盾,竖起你们手中的枪,现在我要宣誓了。”

“我的妈呀,太公这词写的真是无言以对了。”姬发心中吐槽道,实在是太尴尬了。

不过他看着周围如此庄重肃穆的场合,当即收回了心神,而是认真的接着说道:“先祖们有一句话叫作母鸡不啼鸣,母鸡一旦啼鸣的话,家必定会遭到败亡。”

“我的妈呀这句话说的。。。”姬发顿时想到了一些组织,如果让她们听到的话,或许会出现不好的事情。

“现在的商纣王听从妲己的言语,自己丢掉了商国祖先的祭祀,他不思回报祖先,反而昏庸的抛开宗族和国家,丢开同一宗族的兄弟不用,却纠集许多罪恶多端的逃犯,纣王抬举他们尊重他们,并且信任重用他们,放纵他们去欺压百姓,在商国是为非作歹,现在我姬发恭敬的执行上天的惩罚,今天作战一定要解决掉这群不义之师,停顿下来整齐队伍,努力吧各位战士们,希望大家英勇顽强威风勇武。”

姬发顿了顿说道:“大家像猛虎一样迅猛,像熊一样威风,像豺狼一样勇狠,像蛟龙一样活跃,在牧野这里不要阻挡和杀害逃阵投降的人,让他们为我们服役,奋力攻击吧各位战士们,你们自身不奋力的话,自身就会被敌人杀戮!”

而后誓师仪式就这也结束了,誓师完毕以后,前来会合的各个诸侯国兵队,总共有兵车将近四千辆,而后按照的姬发安排,在牧野摆阵开来,就这样全部和商军发动了攻击,当时姬发也下令,所有的兵队,朝着商军进攻,很快的商军就全线溃败了。

姬发每当回想起这些,都感觉非常的舒服,当时的情况是,纣王听说周军打过来了,让所有的奴隶兵卒都打过来了,而自己派太公望向纣军队挑战,然后率领几百辆战车,兵卒几万人,大部队直接冲击商纣的兵队,这些奴隶兵卒根本无心恋战,他们心中早就盼着武王打过来了,他们纷纷倒戈相向,转而攻击起商国的兵队,就这样给姬发做了先导。

姬发感叹道:“商王不得人心竟然到了如此的地步。”

第二天周王下令清除道路,姬发带着群臣诸将,进入到了朝歌城中,姬发来到了帝辛**的地方,武王姬发来到了这里,他拉起弓箭射击纣王的尸体,他对着纣王的尸体射了三箭,而后兵卒们发现了纣王的尸体,姬发看着他的惨状,而后他想着应该做些什么,于是他抽出宝剑对着纣王尸体,直接刺了几次,最后姬发使用黄色大斧斩下了纣的头,而后姬发将他的头颅悬挂着大白旗上,最后姬发来到了妲己所在的住所,兵卒们已经将妲己的尸体找到,姬发拿起弓箭对准他们的尸体,又再次射出了三箭。

“为什么要干这些事情呢?我感觉好奇怪呀,不过是群臣们商议制定的,我照做就是了,反正也不会损害贤德的名声。”姬发思考着。

他发现妲己早就已经死掉了,因此他对着妲己的身体,拿起宝剑对着刺了几下,而后他找来了黑色的斧子,最后斩下了她们的头颅,而后悬挂在小白旗上,姬发一直做完了这些事情后,他才离开了王宫。

而后姬发开口说道:“立即整修祭祀的场所,还有神坛的地方。”

紧接着开工的时候,杨戬调来了一百名精兵,全部抗着大旗走在最前端为周武王姬发在前面开道,而这个时候召公准备好了常车,周公也来了,他手里面拿着大斧头,毕公的手中拿着小斧头,就这样着他们一左一右的站在自己的两旁。

“哈哈哈左右护法,我的这个面子够大的呀,哈哈哈传出去周公给我当护法,老刺激了哈哈哈。”姬发心中一阵的狂喜,此刻荣誉感油然而生,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奇妙了。

而后杨戬、李阿龙、哪吒还有许多的兵将,都手中带着宝剑护卫着姬发,就这样朝歌中的百姓,分散在路的两边,纷纷欢呼招手欢迎着周军进城,进了城之后,姬发觉得应该站在神坛左侧,这样的话群臣正好可以跟在身后,就在这个时候,召公捧着甘露水,哪吒铺好了编织的席子,召公献上了露水和彩帛,就在这个时候,李阿龙牵来了祭祀使用的牲畜,而后文臣开始宣读祝祷。

“商国的末代子孙,丢弃了先王的美德,玷污和蔑视了神明,也不去祭祀他们,对商城中的百姓昏庸暴乱虐待,这些事实皇天上神明都知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