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殿堂之争(2 / 2)

加入书签

“说起伏羲后人,臣听闻他们祖传有九天八卦盘,通过此推算盘推演,能够预测千年之内发生的大事。”常进此时站出来说道。

“果真有此等神物?”灵王越来越觉得有趣,这些都是巫师们平时不离身的讨生工具,大多巫师以此来占卜预测,越是神器预测得越准,他很明白当中的价值。

“商助太卜肯定知道的。”常进说。

“伏据师尊到来建德宫,当然会带着他的九天八卦盘。”商助对灵王道,心里却狠狠地说:这个常进真是可恶,哼,改天一定要跟他好好算账。

“事不宜迟,商助太卜于明天出发,可好?”灵王实在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动,恨不得商助马上就将伏据带到他身前,向伏据好好学习趋吉避凶之术。

“遵旨。”商助站出来,向灵王躬身行礼,“臣担心祖师爷不愿北上,故想陛下申请携带一千金贝,三千银贝以及其他稀世珍宝若干,以表圣上诚意。”

“自当如此,本王同意。哦,不,商助太卜,为表寡人诚意,汝当斋戒沐浴七日,待寡人祭天致谢后才可出发。”

“圣上,万万不可。”萧远之站出一步,向灵王举起神笏,神情甚是激荡,“近年天灾连连,百姓流窜滋扰,五行军又常年征战在外,再之那些远方诸侯国家只朝贡些许甚至干脆不朝贡,花费巨大,致国库日渐空虚,此时哪还能拿出如此大的钱财?”

“陛下,臣亦有不同意见。”站出来说话的是太保傅信。他穿着一袭黑色六图纹饰官服,头戴九旒冠冕,脸容严肃,他虽年老色衰,精力远不如以前,但仍然坚持每天上朝,参与朝政。

傅信经宣王,幽王,灵王三朝,乃三朝元老,又受前朝幽王临终之托辅佐灵王,位列三公之一,地位赫然,说话掷地有声,连灵王都惧怕三分,其他大臣看他说话,俱不敢再言。

“大王,撇去国库空虚不说,此去桐柏国,一路南下,须穿越阳、并、荆三州,奉、定、颖、向等诸侯国家,沿途暴民流动,诸侯二心,一定对这笔钱财虎视眈眈。离开九州,又要过青江天险,鲛人出没,封锁江道,着实危险。即使过了青江,还需路过几个南洲小国,这些当地土著民智未开,野蛮粗暴,必然会造重重危险。综上点点,臣以为携带众多财物上路,并不安全。”

“太保,您是杞人忧天了。现在众诸侯国一心拱卫中央国家,唯大王是从,他们又怎么会觊觎这些金银财宝呢?至于暴民,诸侯们已经派兵镇压,不成困扰,青江天险,请向国水师开路,不足为惧,南洲小国,民风虽悍,但听闻我轩辕国之名必然丢兵弃甲而逃。”常进说道。

“我杞人忧天?哈哈。”傅信仰天大笑,突然收住了笑声,死死盯着商助,又看向常进,身上自有一股不可侵犯的威严,“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这群宵小之辈打的什么算盘。哼,不就是巧取名目敛取百姓之财。”

“太保,您别血口喷人,我等一心为圣上分忧,为百姓解难,又怎会贪图百姓之财,太保实乃污蔑臣下,请大王明察。”常进先是为自己辩解,再而对灵王躬身道。

“如果不拿出此等财物,又怎能显出陛下关爱人才之威,又怎能显示我轩辕国乃万国之首?”少师桐鱼春接着进谏道。

“陛下请三思,如今不比以往,各诸侯国之间暗涌流动,随时爆发战争。”持反对意见的是少保傅方,他是傅信的门生,也是傅信的侄儿。

“陛下,当务之急是要参透壹明阁主留下的信息,其余的事情都没有这件事重要。”司寇弃伯如是说道,可惜他的声音很小,被众说纷纭的吵杂声淹没在其中,根本传不到灵王的耳朵。

......

天清殿里群臣纷纷嚷起来,很明显分成了两个不同的阵容,一个是以太保,太傅为首的派别,坚决反对携带金贝南下,另外则是商助、常进等人持截然相反的态度,力争皇上同意,还有少数朝臣默不吭声,躲在一边,或是暗中观察或是看热闹或是漠不关心。

灵王看堂下吵成一片,揉了揉太阳穴,刚才想要会见伏据国王的豪情壮志瞬间消失了,他只觉得心力交瘁,无法制止这个局面。

突然之间,太宰姬元轻轻吭了一声。

姬元乃灵王的祖父辈,虽是旁系出身,但辈分极高,身份极尊,太师,太傅都是他的学生辈,其他六卿五官更是他的孙辈,因此在朝中地位之高,丝毫不亚于傅信,而他的封地令国十分的强大,隐隐是众诸侯之间的实力最强者,他吭声后群臣都静了下来,没有一个人敢开口说话。

姬元今年六十三岁了,鹰勾鼻,长下巴,如同两个钩子贴在了一起,双眼外放精光,说话中气十足:“太保公,您未免太过胆小了。我却刚好持相反意见,此次南下,我觉得更应该要通知众诸侯,犹如大王南下,展现中央帝国雄威,让那些诸侯国再次臣服于中央帝国之下。”

“陛下,万万不可......”

“太公,本王觉得汝说得在理,就这样决定了。”灵王想不到姬元会支持自己,心情甚是激昂,站了起来,向天高举双手,“寡人决定亲自南巡,请伏羲后人出山辅佐寡人。”

“陛下,您.....您.....您.....”傅信怀疑自己听错了话,气急败坏之下,一口气换不过来,竟然就此气绝身亡。

四周的大臣赶紧围了上去,叫御医的,喊傅信名字的,七嘴八舌给急救意见的,更有人学起了巫师的招魂术,欲要将太保刚离身的灵魂招回来。

天清殿内顿时乱成一团,灵王知道自己惹了大祸,吩咐了一声厚葬太保后急急解散早朝,随即躲回若缺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