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公孙操卒(2 / 2)

加入书签

随后在燕国几次遇到危难的时候,都是面前这个即将要离世的老人,力挽狂澜,才使燕国得以幸存。尤其是担任燕相以来,更是对燕国忠心耿耿,这一点是不容人质疑的。

说句难听的话,就是“弑君”,也是当时姬康的曾祖父,燕惠王姬戎人做得太差劲了,弄得天怒人怨。不杀掉他,燕国肯定会被燕惠王弄得灭国的。

想到这,武成王和太子两人眼眶都红了,一齐点点头。

武成王更是掉下泪来,对公孙操道:“相国,你对燕国忠心耿耿,无容置疑。”

从孙操见此,欣慰笑了笑道:“大王、太子,如今老臣即将走了,但委实担忧我燕国之未来。现我燕国在七国中,实力颇弱。而现在却是大争之世,公子康曾对老臣来信言道:“大争之世,不争则亡”。老臣也深以为然呀!”

接着又喘了口气,继续说道:“大王、太子,当今天下七国,秦国实力已傲居诸国之上,从目前来看,其不断削弱韩国,是要东出并吞六国呀!”

武成王和太子一听,脸色顿变,相顾愕然。

公孙操不待两人说什么,接着说道:“大王、太子,以前老臣也不知道这种态势,见秦国对我燕国如此,以为对我燕国是件好事。但公子康则直接告知老臣道:“此乃秦相范睢“远交近攻”之计谋,以此用我燕国来牵制赵国,同时削弱我燕赵两国的实力”。从秦王嬴稷这几年来,所做事情来看,老臣这才恍然大悟,认为公子康所说的一点不错呀!”

然后老泪流了下来,对武成王和太子二人道:“大王、太子,现今我燕国不是没有希望,观公子康在辽地所为,我燕国……我燕国还是大有可为的。”

然后慢慢伸出左手,把太子右手也握在手里。又喘了口气道:“大王、太子,现在是大争之世,一个国家的接班人必须有长远眼光、足够的魄力和能力,才能使这个国家行稳致远、日益强大。

如今公子康到辽地后,招贤纳士、招募流民,开垦田亩,兴建产业。更在辽地灭国建郡,小小年纪,就做成我燕国历代先王想做而未做成之事。”

说到这里,喘气之声更大,断断续续说道:“大王、太子,公子姬康真乃天授……天授我燕国之福,望大王和太子,你二人……你二人多待之……,老臣……老臣言之于此,望……望大王和太子……恕罪。”

说到这里,突然急喘起来,已快说不出话来。武成王和太子见此,一起大叫道:“御医,快叫御医来。”

公孙操此时已经知道自己大限已到。

眼前浮现起了公子姬康,那一双清澈的眼睛;脑海中又想起了初见公子康之时的场景,脸上露出了微笑。

“敢问公子,我燕国该如何应对今后情势?”

“长远看:需变制、开智、富国、强军。近则:高筑墙、广积粮、缓称霸。”

……

“公子之事,老夫亦然知晓。”

“小子今日也承诺相国。待相国百年后,除谋逆叛国之外,小子必保相国家族后人百年之安康。”

想到这里,公孙操笑了起来,喃喃低声道:“公子,老臣……老臣要走了!对不起……对不起了,公子。老臣不能看到……看到你……你那一天了。”

没等御医进来,就听公孙操用最后力气,大喊一句:“燕昭先王,老臣追随你来了!”

喊罢,慢慢放开了武成王和太子的手,缓缓闭上了眼睛。

……

武成王十一年,四月十八日,燕相国公孙操卒。

消息传到襄平,襄平城内正好飘起了细雨。

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姬康还是、对前来向他禀报此事的老总管姬茂道:“姬伯,你说什么?你是说相国公孙操已去世了?”

老总管姬茂看到姬康如此,当然知道燕相公孙操的去世,对公子姬康意味着什么。悲戚对姬康道:“公子,请止哀!相国公孙操确实于四月十二日去世了。”

在书房内,姬康久久站在窗前,望着外面的绵绵细雨,许久没有说话。

半天后,吩咐老总管姬茂道:“姬伯,传我命令,襄平城三日不准宴乐,以示对相国公孙操的哀悼。”

“诺。”老总管姬茂忙下去传令去了。

待老总管姬茂走了许久后,姬康望着蓟都的方向,轻轻说道:“老相国,一路走好。”

说罢,两行眼泪滚落而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