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剧辛(2 / 2)

加入书签

“母亲,已经决定的事,孩儿不想耽搁。许多事都需马上去做,时间不等我们呀!母亲你明年开春后再走,如何?”

“儿呀!我看你每天都紧迫的样子,不知你在担忧什么?但你想好的事,就按你心意去做,放心,母亲不会阻拦你的。”

“你也不用再拦阻我,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但我儿小小年纪都不畏惧这严寒,母亲更不畏惧,再说这一路走得都是官道,自有官府负责,我们钱粮不缺,你就别担心母亲了。”

“你也不必为财物担心。你外祖母和舅舅,已来信。并给你准备了贺仪万金,兵甲二千套,随后直接送往辽东,母亲库房里还有从赵国带来的财物,也不下几万金,孩儿你自己大胆取用就是。”

姬康眼圈一红,对着母亲姬赵氏,深深一拜道:

“既然母亲心意已决,和孩儿一起前往。孩儿也不多说什么,路途遥远,请母亲多做准备。多谢外祖母和舅舅,但更感激母亲的支持。”

……

看着坐在自己面前已经六十多岁、白发苍苍,但精神依然矍铄的老人,想起这位老人的过往,姬康心中唏嘘不己。

剧辛,赵国人,与赵国著名将领庞煖,是非常好的朋友。在赵国沙丘之乱后,逃到燕国,恰好看到姬康的太祖父燕昭王,筑黄金台,思贤若渴,招贤纳士,就前往拜见,得到燕昭王的极大赏识。在燕昭王时期,与郭隗、乐毅、邹衍四人一起被世人称为燕国的四大名臣。

在燕昭王的支持下,燕国开始进行了艰难的改革,而剧辛、乐毅等四人,也因此得罪了众多的利益既得者。而剧辛等人的努力也没白费,燕国因此而强大起来,向东开拓疆土两千里,向南差点把齐国灭掉。

但等燕昭王一死,剧辛等这些改革派,开始受到保守派的血腥反击。除郭隗病死外,乐毅被迫逃往赵国,剧辛、邹衍等改革派都被关进大牢,差点死掉。要不是燕相干掉了姬康的祖父燕惠王,恐怕剧辛他们就要死在牢里了。

等到公孙操扶持姬康的祖父,武成王登基后。为安抚国内的保守派,姬康的祖父武成王,也不敢重用剧辛和邹衍等人,只能把他们从监牢里放出。邹衍伤心之下,又回到了自己母国齐国,而剧辛则赋闲在燕国的蓟都,无人问津。

面对这位,为燕国做出巨大贡献,所遭到不公待遇的老人,姬康深深下拜道:

“燕室子弟,孺子姬康,闻老先生之名,特地前来拜见。”

剧辛看着面前这个,干净如年画娃娃般的王室公子,用最庄重的大礼参拜自己时,脑海里浮现出当年燕昭王同样的姿态,老眼不禁一酸。

“公子,快快请起,无用之人,不值得你如此。”

“老先生为燕国,定良法、除弊端、著《剧子》九篇、联五国,于大燕有大功。应受此大礼。”

“剧老先生,实不相瞒,姬康来此,是特意想请老先生,出来帮小子的。为表诚意,特奉千金。”

这时候的千金,在这个时候,绝对是重金。在燕国,也只有燕昭王,拿出千金来招贤纳士过。由此可见姬康的诚意。

剧辛静静地看着姬康这个小儿,思绪万千,半天才缓缓问道:

“前几日,读公子之《少年燕国说》,不禁热血澎湃。而今,公子虽年幼,但被封辽城君,采邑辽东、辽西之地,不知公子之志,能否告诉老夫?”

姬康摆摆小手,让跟随的老总管和石敢等人,全部退下。剧辛看到这,心里更加欣赏,耳边已听到姬康说道:

“今天下为大争之世,而燕国,国力贫弱,奸臣窃命,良臣不得重用。长此下去,小子以为燕国有灭国之忧,想挽此局面。但一介孺子,能力有限。故请老先生相帮姬康,如允诺,则实为小子最大幸运。”

剧辛陈吟片刻,看着用清澈目光看着自己的姬康,说道:

“自周室衰微,天下诸侯并起。历经数百年,现仅存七国。秦国现已拥百万之众,良臣众多,大势已成。唯赵国能相抗一二,但不可长久。今公子据辽城之地后,胡民众多,老夫以为,要善待胡民,燕胡一体,此为一。平整田地,道路,修城池,养精蓄锐,此为二;修法、开智,明权、强军,此为三。”

“如果公子能支持老夫,做到以上三点,老夫愿意跟随公子。”

姬康眼里,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可是自己来到这个世界,邀请到的第一个大才呀!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但前世的剧辛,在姬康大哥登基后,已经七十多岁了,还带兵和自己的好友庞煖“死磕”,身体能力是不容置疑的。

站起身来,郑重一拜到:

“姬康能邀先生相帮,实乃万幸,到辽地后,再筑台拜先生为辽相,请先生不要推辞。”

剧辛缓缓站起身来,郑重还礼:

“老臣拜见主公。”

……

史书记载:……武成王六年,燕王封帝辽城君,采邑辽东、辽西两郡。武成王七年初,帝拜剧辛为辽相,改制、修法、抚民、筑城……辽地渐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