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朕的成就(2 / 2)

加入书签

“呜呜…”李现端茶的手愣在半空,望向对面,这…哭了…?

包拯愣了愣,继续下笔道:辽使被定西侯说哭了…

富弼有些慌神,平生从未见过,若是对方狡诈、狂妄、狠毒,他都有应对之法,唯独这男儿恸哭…

“我的大辽啊,呜呜呜,陛下,微臣无能…呜呜呜…嗷…”萧革一下铺在面前桌上,一边嚎哭一边用手狠狠拍着桌子,身边的随员见使臣恸哭,也是心下黯然,眼看着这局面快成追悼会了…

李现愣了半晌,掏出自己的手帕,绕过桌子来到萧革身边,轻轻帮他抚着后背,随即将手帕递了过去。

那萧革偏头一看,接过手帕捂住脸庞,只不过全身仍在时不时地抽搐着。

李现见他稍稍平复过来后,决定趁热打铁,接着道:“大辽的心腹大患其实是女真和鞑靼,我们宋人崇尚和平,不喜肆意征伐,若不是辽国占着我朝疆土,我们也不愿擅起刀兵,说实在的,比起女真与鞑靼,我朝更愿意和大辽做邻居啊!”

“…果真?”

“当然了,女真和鞑靼都是些来自蛮荒的胡虏,哪里像大辽,崇尚诗书礼仪,而且,大辽和大宋的子民们,都信佛啊!”

李现不提这还好,一提,包括萧革在内的辽人们都双手合十,轻声念起了佛号,一时间,这大厅又像成了佛堂,而富弼和包拯就这么呆呆看着,这李现玩弄人心的手段,高明啊!

“菩提本无根,明镜亦非台,佛教劝人向善,佛光普照之下,无论是宋人,还是辽人,其实在佛祖眼里都是一样的,我们何不学习学习佛祖普渡众生的气度呢?”

萧革泪眼朦胧,脑海中却是响起了心经和大悲咒,李现的话如同刀刻一般,深深印入了心房。

“罢了刀兵吧,去像你们的辽皇呈上我们的条件,去劝谏你们的辽皇接受我们的条件,宋人和契丹人携手在这个世间闯荡,将佛祖的荣光传遍天下每一个角落!”

“咚咚咚…”李现吓了一跳,萧革竟然对着自己狠狠磕起头来,连忙把他拉起来惊道:

“辽使这是作甚?”

“定西侯所言如雷贯耳,小臣感觉今生白活了,红尘牵绊如在云雾中,今日方知什么叫做大爱大善!”

包拯手中的笔,掉在了地上,竟然没有一丝察觉…

“苦海无涯回头是岸,能劝得世人顿悟,也不枉我李现对佛祖的一腔真情!”

“侯爷,陛下说过,只要能保住西北即可,析津府,也是可以商议的…”

“哦,你看,佛祖在感召你,欺骗是错的!”

“可是这赔款…实在太多了啊!”

“唉…罢了罢了,利息就算了吧!”

“女真和鞑靼都是些穷凶极恶之徒,听闻大宋兵甲天下无双,可否能卖些给我们大辽?”

“都好说,都好说!”

“还有大宋的清瘟散,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啊,太贵了啊!”

“嗯…作为两国友谊的见证,大宋免费提供…一百罐清瘟散送给辽皇!”

“若是顶不住女真人或是鞑靼人,大宋能出兵吗?”

“我朝一定会派遣最精锐的禁军,与辽军共进退!”

“哦…对了对了,陛下还说,若是你们有需要,西夏境内的大辽铁骑可以供大宋驱策!”

“哎呀,辽皇的美意,不领岂不是造孽?!”

“侯爷,最后一件事,今年冬天…能给大辽送些粮食吗?”

“唉…都是战乱惹的祸啊,好说好说,大宋其他不多,粮食有的是!”

“多谢侯爷!多谢侯爷!”

“那这文书条目…?”

“我签!拿笔来!”

“呃…不需要向大定府禀告一下?”

“陛下临行前说了,万事交由小臣做主!”

“好,请给辽皇带去吾皇的问候,愿他身体安康,吉祥如意!”

回过神来的包拯,连忙递上飞速写成的条款,萧革看也不看,签上了自己的大名,取出大印,哈了口气,重重地按了上去。

“哈哈哈,好好好,祝愿宋辽的友谊天长地久!”李现大喜,随即在自己那份上签上了名字,交换之后再分别递交给各自的皇帝,等盖上玉玺后,这谈判就成了!

“没想到啊,我还有赵本山那本事…”回去的路上,李现越想越觉得神奇,忍不住放声大笑后,蹦出来这么一句。

“侯爷,赵本山是谁?”

“哦…一个江湖术士,不值一提!”

“侯爷,咱们回府吗?”

“今日大喜,回什么府,叫上狄青和折继闵兄弟俩,一起喝酒去!”

“好来,去樊楼!”

……

“辽人都同意了?”赵祯有些不敢相信,捧着萧革和李现签署的条款,疑惑地问道。

“是啊,都同意了!”富弼在殿下回道。

“这些条款,朕看了都替辽皇肉痛,辽使傻的吗?也不去大定府禀告一下?”

“辽使说了,辽皇全权委托他处理对宋谈判一切事宜!”

“我的天,定西侯怎么做到的?”

“这…官家您可以看看包拯递上来的谈判记录…”

“什么?辽使哭了…辽使自己都出了所有的谈判底线?这是被李现感化的…?”赵祯拎着包拯的记录一角,惊诧莫名地问道。

“昂…臣当时都看傻了,那辽人就差把定西侯当成亲爹了…”

“李现呢?怎么就你一人来?”

“分别之时,听他说邀了几个武人,一起去樊楼喝酒去了…”

“这家伙还有这等本事…传朕旨意,以后凡是外事谈判,全归定西侯处置!”

“臣回去后就拟公文。”

“此事办得极好,可朕还是很怀疑,辽皇会接受这么苛刻的条件…”

“可以静待一个月后,从大定府传来的消息,定西侯有些话说得没错,这些地方,咱们大宋并不是打不下来。”

“嗯…呵呵呵,这家伙,嘴皮子是溜,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啊…任守忠!”

“老奴在!”

“去,从内库中挑三车贡品,分别送予定西侯、富相还有那包拯府上去!”。

“老奴遵旨!”

赵祯意犹未尽,继续捧起了条款细细查看,不时砸吧两下嘴,太祖太宗啊,你们看看,朕的成就可还有谁能比得上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