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章 大雪满弓刀(二)(2 / 2)

加入书签

为什么?因为你们人少,一万骑兵想吃掉人家四五万人,你以为你是神仙呀?”

狄青很是有些不甘心地说道:“末将还想着,还想着……”

方仲永很是鄙夷:“想什么好事儿呢?就你那两下子,还想擒杀元昊,混个王爵?”

转而正色道:“你不要以为西夏人已经打残了,没有了还手之力。金明与延州两战,我们不过是依托坚城,仗着火器之利,才能以较小的代价歼敌数万。真要是真刀真枪地野战,不是本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咱们还真玩儿不过人家!

去吧,小心一点儿!别被西夏人反杀了!等到了金明寨,刘平将军自然会与你会合,协同保安军、绥德军,争取在金明寨全歼西夏侵略者!”

刚碰了一鼻子灰的范雍,听方仲永言之凿凿,不禁大笑道:“实不知方大人有这般未卜先知的本事,你怎么知道西夏人一定会走金明寨?”

“回去多看看天文地理吧,不要总钻在故纸堆里,研究诗词典籍。如此恶劣的天气,他们能走哪儿?”

北方的看官可能知道,大雪之下,看似处处坦途,实则步步惊心。原来的道路看不见了,原来的河流沟渠也看不见了。你要是觉得就此走上了幸福的大道,请等着掉沟里吧!

西北苦寒,西北人玩雪的经验一点都不比东北人差,马掌上裹着皮毛,伤号还有简易的马拉雪橇可坐,顺着依稀可见的村庄废墟,不太顺顺当当的走到了金明寨。

为什么不太顺当呢?因为有那狗皮膏药一样的狄青,领着一队人马不时地上来骚扰。

不理他吧,他嗖嗖一堆蒺藜火球扔上来了。真转身与他作战吧,那帮孙子扭头就跑了。还不敢追,生怕中了宋人的圈套。

感谢方仲永仅存的一点人性,没有把沿途的房屋拆得片瓦不留,让归来的游子有些昔日的印记,更没有把金明寨都给拆个干净,让疲倦的西夏游子有了可以躲避风雪的地方。

好人啊!

如果能够回到西夏,一定要给方仲永竖起牌位,每天三炷香,祝他早登极乐,仙福永享!

人困马乏、饥寒交迫的西夏人在喝了口热水,吃了口热饭之后,留下警戒,蜷缩着围在一起,享受起这难得的温馨时刻。

至于大王,据说在勉强进服了肉羹后,仍然昏迷不醒。管他呢?也许到了兴庆府大王就会醒了,装睡的人是最难叫醒的。

夜幕降临,雪却丝毫没有停的想法,依旧很是豪迈的像摊煎饼一样,一层一层地摞起来,不知不觉中,已是及膝。

望风的西夏军卒骂了一声“这鬼天气”,把自己的皮袍裹得再紧一点,蜷缩在角落里,沉沉睡去。

也不怪西夏军疏于防守,如此恶劣的天气,哪个傻子愿意出门,又有能耐出门呢?

此时,金明寨东南一处山洼里,四个鬼鬼祟祟的家伙,正在密谋进行一场惨无人道、灭绝人寰的大屠杀。四名犯罪嫌疑人分别是,鄜州兵马钤辖刘平,保安军钤辖鲁泽、绥德军钤辖万德福以及手持方仲永将令的新任西上阁门副使的狄青。

职务最高的刘平,作为头号主犯率先表态:“一切惟大帅军令为是!”

两位县级武装部长鲁泽和万德福彻底沦为摆设,点头说道:“是啊,是啊。”

狄青虽然年青,却不是青涩的小伙子,只说道:“大帅的军令是,务必多多消灭敌人。”

“没了?”

“没了。”

“多少算多呢?”

“半数以上。”

“具体的部署呢?大帅没有指定谁来进攻,谁来堵截,谁来掩护?”

刘平见惯了运筹帷幄之中,溃败千里之外的口头军事家,觉得还是问清楚的好。要不然,就算你打了胜仗,可没有完成上级的战略意图,也是个罪呀!

狄青微微一笑:“大帅说了,战局瞬息万变,谁也不能预知所有的变数。因此,此战全权由刘将军指挥,末将等无有不从!”

刘平也不推辞,作为大宋能拿得出手的为数不多的西北宿将,他有这个资格担任前敌总指挥。真要是方仲永说出个一二三来,这样那样的布置一番,他还真未必买账。

你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子,别仗着侥幸胜了两回,就以为自己是诸葛再世、孔明复生了?打仗,还得真刀真枪地干!咱也是两榜进士,读过兵法的好不!

当下,刘平安排道:“本官自领本部人马负责进攻,狄青率延州军负责堵截,保安军、绥德军两翼掩护!各位如无异议,照此执行吧!”

打酱油的鲁泽和万德福自无不可,俺是战五渣俺知道,没打算和你们抢头牌,呃不,是抢头功。元昊是那么好抓的?想封王,先看看你家老坟里有没有那个蒿子?

狄青有异议:“老将军思虑周全,自无不妥。只是末将出来的匆忙,未曾携带拒马、刚车等物,堵截恐有所不利。末将愿率兵冲锋,把敌军从金明寨赶出来,再与几位四面合围,一举成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