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一章 恨你一万年(2 / 2)

加入书签

真要是全冻死了,其实倒好办了。大不了,赠送他们每人一套上好的棺木,一头大来一头小,装着元昊正正好。

怕只怕冻死了一部分,冻伤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健康的。那样不上不下地,让人心里着急上火呀!

不行!绝对不行!咱是一个干脆的人,要弄死,一定要把西夏这十万人全给弄死了。要不然,就全部把他们接到城里住几天?

奈何方仲永的人品不行,大部分的西夏将士深切怀疑,方仲永不是一个热情好客的好主人。他们深信,方仲永一定会瞅机会弄死他们的。因此,西夏将士普遍对在延州城里过年没什么激情。

这怎么行?一定要把国际友人的热情调动起来,让他们自觉、自愿、自发地到延州过年!

为此,在战斗间歇,方仲永很好心地让人把一些粉头穿的衣物以八牛弩速递直接送到西夏人的面前,点名元昊签收。

什么到付、转账统统没有,全部免费赠送。

在夜晚的时候,方仲永又关心起了西夏友人的照明和娱乐的问题,派能工巧匠精心制作了几盏硕大的孔明灯。

该灯的创意设计全部来自于方仲永本人,借鉴了屹耳的造型,经三七四十九道工序,由名师打造,实在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

为什么要用白纸糊成,是不是有点不吉利?有什么不吉利的!白色代表了纯洁,白色代表了死,呃不,是重生。再说了,白纸的透光性好啊!朝阳啊!

为了怕西夏友人不识我中华上邦文字,不解其中妙处,特意用中夏两种文字,蘸满浓墨,用楷体字方方正正地写上了“屹耳”两个大字。

没什么见识的西夏人,乍一见数盏孔明灯升起,还以为是宋军的新式武器。

等灯升起来了,西夏军都笑了:哦,还以为是多厉害的东西呢,原来就是个大号的灯笼呀!

等灯到了近前,看到上面似乎有字迹,不识字的就问识字的:“写的啥?”

识字的很傲娇:“你个土鳖!那上面写的是屹耳,还生怕我们不认识,还用了国师新创的……”

下面的不敢说了,旁边的也不敢听了。

那两个字,在西夏绝对是禁忌呀!说出来,就是个死!

元昊不怕那两个字,还很有兴致地评价了书写者的用笔的力度、转锋的时机,然后就用一句“方小贼惯使这般计俩”结束了观灯活动,很是不屑地回了王帐。

随即,王帐中传出了男人的,女人的,不男不女的人的几声惨叫。

再接下来,传出元昊平静的声音:“寅时造饭,卯时攻城,务必于明日拿下延州,诛杀方仲永!”

次日一大早,据说夜御十女的元昊依旧脸红扑扑的,精神焕发,召集全体将士,并作出了重要指示:“赵宋昏庸无道,擅杀我肱骨重臣。方仲永一介奸猾小儿,无耻败类,诱杀我大夏数万将士。虽我佛慈悲,亦有金刚怒目、八部天龙。是可忍孰不可忍?

将士们,且随本王杀进城去,杀光宋狗,掳其财物,淫其妻女。三天不封刀!”

也许是西夏的教育普及做的不好,多数士兵听不懂“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意思,不能准确地get到high点。

有读过书的军官就负责转达和解释大王的意思——八万人的大会全靠一个人的嗓门吼,你开玩笑的不啦——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意思是,这样的气都能受得了,还有什么样的气不能忍受。

有啊!上次,俺好不容易抢了个宋人的金碗,队长非说是他家祖传的,还踹了俺一脚呢!他以为俺不认识那个“赵”字,球囊的,他也配姓赵?宋皇的姓俺能不认识吗?以前大王还叫西平王的时候,经常出现在国书上滴!

蠢货,别瞎扯!大王的意思是说,这么冷的天,你受得了吗?

那受不了,真受不了呀!往年这个时候,谁不是窝在家里打打孩子、睡睡婆娘,就等着过年呢!你说大王也真是的,非得这个时候来抢宋人?

抱怨归抱怨,大王的指示还是要认真学习的,特别是最后一句“三天不封刀”更是让广大的西夏指战员们热泪盈眶,喜大普奔。

太好了!这新年礼物真是太棒了!出来几个月了,处处受宋人的制约,家伙都快生锈了!还是大王好啊!

听说宋国的男人都像兔子一样胆小,女人都像水做的一样水灵灵的,一掐直冒水啊!好啊,好啊!到时候,逮几个听话的宋人,男的为奴,女的当婢,天冷的时候还能暖床。单只想想,就幸福的不得了呢!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在深切领会了元昊的旨意之后,一群冻得跟三孙子似的西夏兵,就像吃了那啥一样,激动得嗷嗷直叫,也不讲什么阵型了,乱糟糟地直往延州城扑去。

大恨之下,必有莽夫。

元昊也不顾及什么左翼右翼是否有伏兵了,也不管会不会有什么奇人来个“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了,一定要用最短的时间打进延州,顺便把方仲永千刀万剐,以泄他心头之恨。

是,元昊是恨方仲永,恨不能把方仲永拍扁了,揉碎了,但他更恨这鬼天气。

一旦有大雪落下,后勤供应必成难题。按照狡诈的宋人的做法,必然会想出“计毒莫过绝粮”的损招。到时候,前有追兵,后有堵截,在己方弹尽粮绝、人困马乏的情况下,根本不用人家来取他的首级,饿疯了、冻傻了的将士们就能把他给生吃了。

老天爷,难道赵祯是您的私生子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