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寇准贬官(2 / 2)

加入书签

然而寇准刚直惯了,才不管你头晕不头晕,跪在地上说:“臣对皇上忠心耿耿,天地可鉴,请皇上为臣力证清白,否则臣没法在中书省办差。”

“你叫朕怎么证明,不得差人去调查吗?”赵光义无奈道。

“皇上,不用调查,臣这里有账簿,那些官员升降都有记录,皇上一看就明白。”

王继恩尖声说道:“寇大人,你太过分了,皇上都说了头晕,你还要他看账簿,你,你,你居心何在?”

“这是朝廷大事,轮不到你一个内臣说话。”寇准喝道。

赵光义被吵得一阵一阵眩晕,叹道:“麻雀和耗子尚且有些人味儿,何况你还是个人。”挥手道:“带出去,朕不想看见他了。”

大内侍卫立即过来,将寇准带出万岁殿。

不多时,王继恩便出来宣旨,免寇准参知政事,改任邓州知州,即刻离京赴任。

就这样,权倾朝野的寇准灰溜溜离开了京城。

凌坤念及恩师之情,加之平时寇准对他多有照顾,便主动到了寇府,亲自帮他收拾东西,还送了一千两银子作为盘缠家用。

寇准当然不缺银子,但他很看重凌坤在他患难之中表现出来的这份情谊,遂与凌坤泪洒而别。

凌坤作为寇准的门生,其实也是这次被群起攻之的对象,很多人议论纷纷,说凌坤乳臭未干却能位高权重,完全是出自寇准的破格提拔。

按说这个时候应当和寇准保持距离才是,不过凌坤是无知者无畏,他对这些官场上的事并不是很关心,而且还有赵明月在后面撑着,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谁想说让谁说去吧。

直至晚上,凌坤方才回到府中,将今天的事说给赵明月。

赵明月叹道:“寇大人其实没有私心,就是为人太过钢直了,不过这样也好,磨一磨他的棱角,将来三哥继位还能召回来再用。”

她万万想不到,寇准被贬,是掉进了别人精心设计的圈套中。一场阴谋已经在她母亲的带领下悄悄地展开了。

第二天,皇上没有上朝,不过王继恩却宣读了一道圣旨,封李昌龄为参知政事,全权取代寇准,胡旦为知制诰,负责中书省文书命令的起草。

这样一来,只要吕端能继续糊涂一点,中书省所有命令从决策道发布,都掌握在李皇后和王继恩手中了。好在吕端一向都很糊涂,现在更是老糊涂。

那么就可以再换句话说,整个朝廷从内宫到外臣,从文臣到武将,都已经掌握在他们手中了。

万事俱备,只等赵光义合眼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