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街头采办(1 / 2)

加入书签

第一百四十五章街头采办

“客官,有何贵干?”

“我来做一件水云服,店家可否有现货?”

“有的,您稍后,我去去就来……”

“有劳了!”

王宝山在说完这句:有劳后,打量起了他所在的地方。

这是一间宽阔的裁缝店,兼卖各类材质和颜色的的布匹,以及各类大小尺寸不一的衣袍鞋帽。

三天前,他至从离开清水寨后,并和吕云作了分别,还把那件装满了火石药粉的储物袋,交给了吕云,让其带回黑风岭去。

他还把由周秀帮忙修整,重新编写的《农耕经》,交给了吕云,让其好好地参照其中的知识,为他们的开辟的田地,能有个良好的依据。

至于他的那本《农耕注解》,因为其中涉及到了,关于风之领悟的功法,所以,他不方面拿出来,就暂且留了下来。

而新的《农耕经》,则是他和周秀二人,从《农耕注解》的原本中,提取整理出的内容,都是关于农耕方面的知识。

在一番交涉后,王宝山还对吕云交代了许多的事情,让他以后能独当一面,能挑起农兵营的重担,为黑风军的口粮,多出一点力量。

而他自己,则暂时不回黑风岭了,他决定游走天下,开始为了恶毒的诅咒之术,寻找破解的方法。

这也是阴风老人的建议,毕竟十年的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他得抓紧时间,以作万全的准备。

就这样,在万般的无奈之下,和吕云分别后,王宝山考虑到以后的日子,需要他一个人去面对,一路之上,需要的东西,一定也不少。

所以,他才冒着极大的风险,再次混进了平水城,打算采买一些生活所需之物。

既然要行走游历,之前的穿着衣物,也该换了,王宝山就想为自己,弄一身好一点的行头。

为自己量身定做衣袍,这对他来说,可是破天荒般,乃人生中的头一着。

而这间布衣坊,平平常常,普普通通,店铺不大,若有里外三间开外。

王宝山选择这家没有招牌的店铺,也是出于此店的僻静普通,不容易引人注意。

此时,正值中午时分,这家位于城南偏僻角落的布衣坊内,除了百无聊赖的店家,就再无他人,看来今天的生意也不怎么好啊!

店家是位精明的老者,发须斑白,身形瘦矮,看年龄少说也到了六甲之年。

在看店内,那些堆积如山的布匹和成衣,王宝山不禁在心里,产生了一阵地悲凉。

那年老的老者,惨淡的生意,和那些无人问津的各色货物,似乎都在诉说着生活的无奈。

他无法想像那位老者,年纪都那么大了,还经营着这样的一家布衣坊,还有什么意义呢?

为了生活吗?

可惨淡经营下去,生活可能会越发的糟糕。

转念一想,或许如此经营下去,也会有那么一丝的希望。

希望嘛!总该是需要的嘛!

在胡思乱想了一会后,王宝山也就不在纠结这些没用的东西了,毕竟他也在为渺茫的希望,努力着啊!

“客官,久等了,您试试这件如何?”

店家从里屋取来了几件衣袍,摊开来给王宝山展示。

那是几件灰白色的交颈直裾,布料为常见的粗布麻丝,看质地柔软舒适,且透气效果颇佳。

王宝山拿了三件,又找店家拿了几双麻鞋,并付了五两的银子。

店家一见,想给他找零,却被其好意地拒绝了。

待出了布衣坊,王宝山又去了粮食铺,买了一麻袋的大米,把那粮食铺的掌柜,给惊喜得忘乎了所以。

这可不是吗?现在正值灾荒年月,平水城里也是粮食紧缺,有人能一口气,买下一麻袋的大米,那可是破天荒的大好事啊!

面对这家店铺的掌柜,殷勤地招待,搞得王宝山也是始料不及。

他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只得匆匆付了银钱,扛着大米,离开了街头。

在胡乱地转悠了一圈后,他找了一处僻静的小巷,把那一麻袋的大米,收进了清灵戒中。

然后,他又取出一套刚买的新衣,新鞋,打算换一身新的行头。

等王宝山,再次出现在、人头攒动的大街上时,昔日落魄打扮的他,摇身一变,就成了一位颇具风度的文雅公子。

只见他一身的灰白长袍,虽有一点不合身,但整体上,还看的过去,比之以前,当真是判若两人。

为了掩饰一下,头上稀松的发丝,王宝山还特意用了一条红色的布带,把他自己的头发,挽起系扎成了一小撮的发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