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拯救他们的是箫宝山(1 / 2)

加入书签

这一路上,箫宝山的队伍又收了不少难民,等他们快赶到清和县的时候,队伍的人数已经比出来的时候翻了五倍多。

刚收回来的一般就负责后勤的粮草、弓箭等供应,前面带出来的那一批冲锋陷阵。

箫宝山这一路走来,也一直留意路上有没有熟悉的人,看看叶小娴他们有没有跑出来。

可是,行军匆忙,他也不可能一直注意路上的状况,只能一边走一边看。

可惜箫宝山还是来晚了一步,清和县已经在前一天失守,倭寇已经进城,箫宝山等人只得在城外扎营,想法子进去。

期间,又有一些刚逃出来的难民来投靠,这些难民们听说他们是前来打仗的军队,便不由地哭出了声,纷纷诉苦。

“这些倭寇太残忍,一进城就奸淫掳掠,连几个月的孩子都不放过,还有一些女子……”这些人已经无法当时的画面。

箫宝山问这些难民:“城里的人不是早就得知风声,知道倭寇要侵略,所以逃了许多吗?难道还有很多人没有逃出来吗?”

难民们道:“逃走的只有一半,多数人还是觉得朝廷的援兵快到了,留在城里比较安稳,再说也有好些人逃不动的,觉得逃出去是死,留下来也死,不如留下来碰碰运气,清和县总归是自己的根,人死要归根啊。”

箫宝山又问:“你知道,城里都有哪些人没有逃?”

“很多啊,比如王乡绅一家就没有逃,现在他们家也是惨,宅子被征用了,家里的人都轮为伺候倭寇的人了,至于有没有死人就不一定了。”

箫宝山更担心了。

王乡绅没有逃,那箫宝珠不知道有没有逃?宝珠是个死脑筋,万一她执意不走的话,李红梅会不会也跟着不走,还有叶子?

再有,就算逃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毕竟这一路过来,到处都是死人。

可箫宝山毕竟是身经百战的,他很快调整好情绪,并且在营中制定作战方案。

他会分析敌情,洪炎国是一个岛上的小国,小岛上的人善水战,骑射等稍逊。所以这一战适合快攻,不宜顽守。

方案一定下来,接下来就是布阵,如何按计划攻城。

他现在的队伍虽然人多,可多数人没有作战经验,有些人怕提起刀也不敢杀人的。所以前面还需要给他们喊口号壮胆,把他们内心的愤怒给激起来,想想国恨家仇,想想死去的亲人,想想失去的家园,这一战,不赢也得赢。

军队调整得差不多的时候,箫宝山再领着将士们冲进城。

以他的作战方案,再结合这些人的愤怒,城门一攻破,箫宝山的军队就势如破竹。

而倭寇们现在虽然人多,可很多都是大祈国的俘虏,俘虏们怎么会替倭寇们卖命?箫宝山的军队进城后,俘虏们立刻反水,出卖敌情的,故意暴露位置的,主动反击的。

短短几天,被倭寇催残不堪的清和县,竟然就被箫宝山所带领的军队给收复了。

收复之后,他先是回家看了一眼,看到家里空无一人,粪水泼得到处是,几床好的被褥不见了,那口小一点的铁锅也不见了。

他就知道叶小娴他们肯定逃了。

他又去了一趟王家。

王家现在惨不忍睹,王乡绅被杀了,女仆人有些被奸污后自杀了,王秀才的妻子刘青青也因为难产死了,一尸两命。

箫宝珠则不见了,不知道是躲起来了还是死了。王家只剩下王秀才和几个体壮的家丁,倭寇不杀他们是为了让他们伺候一日三餐。

王秀才一夜之间突遭这样的变故,整个人都很憔悴也很消极,话也不说,像个木头人一样。

箫宝山来不及管他,只管乘胜追击,又带着队伍一路杀到了河新县,很快又将河新县给收复了。

……

朝廷。

捷报传到宫里之后,朝廷上的大臣们议论纷纷。

有大臣道:“箫宝山不是叛国了吗?怎么还带兵打仗?而且还收复了南面,平息了这场战事?他究竟是叛国还是报国?”

也有大臣道:“箫宝山现在打的是六皇子的番号,应该是他逃到了保宁城,投靠了六王,然后再借兵出击的。”

“这么说,六王虽然在偏远之地,可他始终忧国忧民,是位爱民如子的好皇子。”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