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一品食神妻第181章 准备逃难(1 / 2)

加入书签

有时候,你以为今天、明天,永远像昨天一样,人们照部就班地生活,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面馆、小吃摊上人们一边吃着东西一边谈笑风声,小巷子狗叫鸡飞,有妇女拿着藤条教训不听话的孩子,孩子们光着屁股逃窜到街上,再朝母亲扮鬼脸……

叶小娴也像平时一样去买面粉。

然而,她明显感觉街上的人变了,人人脸上带着惊恐与慌乱,还有对未来的不确定。

“听说洪炎国攻打河新县,估计很快就打到我们这里了。”

“啊?那河新县的老百姓现在怎么样了?”

“还能怎么样,自古至今,攻城掠地离得开屠城吗?自然是屠城了。”

“那我们清和县还能守得住吗?”

“难说,我们都准备逃了,你们也早做准备吧!”

“……”

叶小娴从出门到现在,听到的都是这些话。

南面有一个小国,叫洪炎国,以前一直居于海岛上,时不时冒犯一下大祈,现在突然就起兵攻打大祈了,最南边是大祈的河新县,若是河新县守不住的话,那就轮到清和县了。

河新县的兵马粮草只能抵挡洪炎国的挑衅,现在洪炎国真的进攻了,怕是撑不了多久。已经陆续有河新县的百姓逃到了清和县了。

所以,清和县的百姓全都陷入了恐慌当中,人们舍不得家业,舍不得往常的太平日子,不想背井离乡过上难逃的日子。

当家园都没有了,人命就如蝼蚁一般不值钱了。

所以,街上少了一半的摊位,现在剩下的,也是惊恐不安,遇人就问:“你们逃不逃?何时逃?”

叶小娴现在也是忐忑,她也舍不得走。

好不容易在清和县买了房子,过上了安稳的日子,一旦逃难了,那路上肯定凶多吉少。

可现在形势所迫,她不得不尽快做决定。

……

朝廷,皇宫。

老态龙钟的老皇帝面前摆满了奏书,都是关于洪炎国突然进攻,想让皇帝下决策的。

朝臣亦纷纷进谏:“陛下,臣等恳请陛下尽早出兵,否则南边不守,百姓遭殃啊。”

“陛下,可从附近调集兵马,尽快拯救河新县。”

“……”

堂上,三皇子对国师抛了个眼神,国师领会。

接着国师亦觐见:“陛下,当务之急,是调动附近的兵马守护河新县,阻止洪炎国来犯,然后再派一位得力的将军或皇子出怔讨伐,将洪炎国一举歼灭。”

国师的话一出,周围的大臣都沉默了。

因为他提到了皇子,这种敏感的时刻,派哪位皇子出怔,哪位皇子就是国师推崇的新诸君,毕竟出怔需要有军符,军符在手,等于掌握了大祈的命脉。

国师亦狡猾,他接着道:“当然,至于派哪位皇子应由陛下决定,不过,这位皇子首先得上过场战,懂些兵法才是。”

说完,所有人又都沉默了。

那些有党派的,都在盘算着心里的小算盘,但是谁都不敢直谏。

结果,老皇帝也不说话,他微闭着眼睛,不知道是不是睡着了。

……

下朝后,三皇子与国师又在那家私家别院碰面了。

三皇子依然不喜言表,说话的语气也平静,他泯了一口茶,再道:“你说,我父皇是真的没听清,还是故意没有听清?”

“大概是故意的吧,毕竟他也需要时间考虑。”国师道。

国师接着又道:“三皇子殿下,您大可放心,这件事迟早要出兵,无论他派您去,还是派一位将军去,那形势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下。派您去,那等于您皇权在握。派将军去的话,眼下朝中能抽得身去的,就只有彭将军和钱将军,这二位目前都是我们的人。”

三皇子又泯了一口茶,接着道:“若是此事成了,那洪炎国那边,该如何处理?”

国师笑了笑:“洪炎国没有选择,若是听话,我们可以留着这小岛,就跟当初承诺的一样,若是不听,那就只好一举灭了。”

“……”

……

清和县。

叶小娴今天买了许多面粉回来,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大米、腊肉。

李红梅惊讶地问:“叶子,你怎么还买这么多东西啊,现在好多人都准备逃难了,隔壁那个屠户一家子都跑了,说是去投靠正武城的亲戚。哎呀,咱们现在怎么办,跑还是不跑啊?”

没想到,叶小娴斩钉截铁地道:“跑!我囤这些粮就是等着路上吃的。娘,您快去乡下通知爷爷和大伯、三叔他们,让他们收拾收拾,除了吃的和银子,别的都不用带。”

“啊?真跑啊?”李红梅十分不愿意,她看了看这院子,又看了看自家的房子,这青砖黑瓦房,冬暖夏凉,房间又大,她是真舍不得啊。

“叶子,不再……等等了吗?”李红梅纠结地问。

“怕是来不及了,现在街上好多难民,再不走的话,不等敌军把我们杀了,难民也会进来抢劫的,到时候见东西就抢,见人就杀,更没活路。”

人一旦成了难民,那就没有了理智,什么仁义道德也不会有了,只要把肚子填饱了就好了。

叶小娴上一世看过不少灾难片以及兵荒马乱的电影,大概懂一些逃荒的法子。

逃荒不能两人三人一起逃,最好结成一个小团体,人越多越好,否则极容易被别的难民抢劫。所以,她必须带上乡下的箫家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