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一叶一菩提(2 / 2)

加入书签

瘌痢头一众连声称是。

见魏大勇和真远已经走进寺内,梁一龙随后追了进去。

此时祈福法会已然接近尾声。

两位主法捧着莲花灯,走进三层楼的观音阁,引燃早已布置其中的十八盏“万福灯”,祈盼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超度百万亡魂,消除千万灾民身上的厄难。

法会最重庄严肃穆,魏大勇等人不敢造次,老老实实呆在大雄宝殿之外的广场边上,静候仪式结束。

祈福法会之后,是募捐善款的流程。

募款分为两个区块。

那些有头有脸的特约嘉宾,都集中在大雄宝殿外的广场上。他们事先已经拿到了寺院方面提供的卡片,只需在上面写明自己捐助的金额,然后排成队伍,依次投入募捐箱即可。

这部分的善款,其实已经交割完毕,暂存在圣水寺里。

眼下只不过走个形式。

至于那些没有卡片的普通香客,则由多个知事僧抬着几个流动募捐箱,分头行动,收取善款。

大红色的方形募捐箱,就放在大雄宝殿前的滴水檐下,临时搭建的平台上。

静云大师迈步拾阶而上,走到募捐箱旁,朗声说道:“阿弥陀佛!方才众位施主看见的莲花灯,乃是释门宝灯,有接引亡魂往西天极乐世界之功。佛曰,千灯万盏,不如心灯一盏。在场的每一位施主,无论年长年幼,富贵贫贱,英俊丑陋,在佛的眼里,他只是一个人,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然,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可以说每一滴水即是海。人因有自我,便产生了过去、未来,产生了好、坏、顺、逆各种各样的心理感受。很多人一直活在无边无际的企盼与**中,就像一滴海水,离开了海洋就会被阳光蒸发。只有当小我消失,彻底变成无我时,那滴海水彻底溶入海洋,才会得到自在。故,每一片海洋离不开每一滴海水,同样的,每一滴海水也离不开广阔的海洋……”

静云大师的讲演并不冗长,他用十六个字结束了捐款前的讲话:“心存善念,喜乐平安。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说完,静云大师做了个请的手势,退到一边。

嘉宾们纷纷起身,自觉地按身份尊卑排成队伍,依次上台将卡片递交给知事僧。

知事僧逐个唱出每张卡片上的姓名与捐款数额:

“……郑县商业局黄处长,代表该局捐款大洋500元……郑县税务稽查队周队长,代表该队捐款大洋300元……郑县大丰商行吴老板,捐款大洋300大洋……”

由于事前递送的请柬和发布的公告中,均已明确说明,本次法会募集的资金,全部用于救济黄河决堤后,逃往郑县至登封一线的灾民,加上空明寺和圣水寺两位高僧名气的加持,故此赢得社会各界的踊跃捐款。

单是这些嘉宾捐出的款项,就已经超过了3万大洋。

这还不包括自发来参与法会的四方香客,捐献的银钱。这些人的捐款数额或许不大,但架不住人多,众人拾柴火焰高。

两者想加,只怕数额不低于4万元。

这个还只是今天的数字,加上前两天法会募捐的善款,总额已达10万元大洋以上。

10多万元大洋,在当时堪称一笔巨额资金。

梁一龙站在那里,听着台上知事僧报出的数字,心头默默地统计着善款的总额,眼睛都直了。

他此番来圣水寺,原本存着的念头,是想在静云大师面前露个脸,再捐个几十块大洋,以显示自己离开空明寺后,这些年照样在郑县混得风生水起。

但是想到善款的数额,居然突破了10万大洋,他立刻动了别样的心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