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室千金第7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御赐的宅子里面景致极好,里面大大小小的院子有十几个,园子里花木扶疏,浓绿苍翠。

王老夫人住了东北角一处远离外院环境幽静的院子,王清给它取名为“寿安堂”,王桢住在离寿安堂不远的蕖华院,王楹住了撷芳院,蕖华院和撷芳院都是院子原来的名字,并没有改名。

蒋氏住在了锦春院,裴氏住了英华院,另还有原氏等人分住了其他的院子。英华院是宅子的主院,若按长幼,自然该是裴氏居住。但这处院子却是皇上赐给王清的,裴氏觉得自己若住在主院就有些不合适了。因此当初分院子时,为该谁住英华院,蒋氏和裴氏还相互推让了好一番。最后还是王清拍板,请裴氏住进了英华院。

王檀的院子靠近撷芳院,是一座二进的小院子,第一进没有倒座,庭院里左右两边各架了一个瓜棚和果棚,左边种丝瓜,右边种葡萄。两个瓜果棚明显是一直被精心照看着,瓜棚上大大小小的丝瓜一个挨一个的垂落,果棚上长出了一串又一串果子刚有绿豆大小的葡萄,颜色苍翠碧绿。这个院子原来叫“绿怡院”,王檀认为这个名字与院子的田园之风颇为不搭,给它改名叫“归田居”,灵感来自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王清亲自给她写了“归田居”三个字,然后找人刻成了牌匾挂在院子的横梁处。

乔迁新居,自然要请客筵席,王家请客的日子定在七月十二日,在内院外院各开了五十桌。内院由蒋氏裴氏和原氏并一个出嫁的姑奶奶王榕在作陪,外院则是王清兄弟三人在作陪。

王家请的俱都是京中的勋贵官宦之家,宴中自然是环翠缭绕,细乐声喧。

因为还没到开席的时候,一众宾客三三两两凑成几个小圈子,都坐在花厅里或听戏或说话。花厅里面搭了戏台,戏台上面此时正演着浣纱记,戏伶咿咿呀呀的唱戏声与众夫人的说话声夹杂在一起,花厅里的气氛显得十分的热闹。

蒋氏坐在大小陈氏,姜氏,应氏和窦氏等几人旁边陪着说话,众人说的话题最多的还是王家这座新御赐的新宅子。窦氏笑着对蒋氏道:“这宅子的景致真不错,刚刚从外面行来,一路花木扶疏,我都恨不得能在外面多逛一会。”

蒋氏道:“这哪里比得上你们长公主府,长公主府可是出了名的景致好。”

窦氏便道:“公主府我住了二十几年,里面景致再好我也看腻了,反不如你这里好,景色新鲜。

旁边的永宁侯夫人陈氏笑着插话道:“你什么时候该下个帖子,单请了我们几人来,领我们好好逛逛你家院子去。”

蒋氏道:“行,你要你们到时候肯赏脸。”接着几人又商量起什么时候下帖子。

正说到高兴处,却见裴氏从外面迎了秦家的人进门来。秦家是王家的姻亲,今日宴请自然也会宴请秦家的人。秦家来的是秦老夫人、秦大夫人、秦二奶奶和秦家一个未出阁的小姑娘。

秦老夫人进门后看到坐在花厅一角的蒋氏,脚下的步子一顿。身后的裴氏怕秦老夫人和蒋氏凑一处会生事,连忙对秦老夫人道:“老夫人,我们这边请。”

但秦老夫人却像没听到她的话似的,转身往蒋氏的方向走去。

裴氏在身后不由叹气,她最怕的是秦家人和蒋氏或蒋家人碰上面,为此排座位的时候将这两边的人分开排在东西两边,亦与蒋氏说好,让蒋氏招待蒋家那边的人,她来招待秦家那边的人。但安排得再好,有些事情总也是避免不了的。她只希望等一下两边不要闹得太难看才好。

这边蒋氏自然也看到了秦老夫人,见她往她这边走过来,不由皱了一下眉头。直到她走近,她才有些不甘不愿的站起来,对秦老夫人颇为敷衍的行了一下礼,道:“秦老夫人,许久不见了。”

座中几个俱都是小辈,纷纷站起来给秦老夫人行礼,又与秦老夫人身后的秦大夫人和秦二奶奶相互见礼。

秦老夫人静静的看了蒋氏一眼,然后道:“是,是许多年不见了,上一次见你,还是在我暖儿忌辰的时候。”

秦老夫人来意颇为不善,陈氏有心为蒋氏解围,便笑着道:“老夫人,听说福安公主有孕了,恭喜恭喜,看来您不久就要抱上曾孙子了。”

有解围的人,自然也有看戏不怕台高甚至落井下石的人。其中旁边一位夫人看着站在一起的蒋氏和秦老夫人,便就故意用一种不明意味的语气道:“没想到秦老夫人和王三夫人的关系这样融洽。”

秦老夫人看了她一眼,接着又重新看向蒋氏,然后道:“蒋氏是要尊称我女儿一声姐姐的人,她与我女儿是姐妹的名分,我自然也将她当成女儿来疼。”

座中都是经过内宅洗礼的人精,自然听得出秦老夫人话中带刺。说她要尊称秦氏为姐姐,即是讽刺她秦氏面前是当小执妾礼的人。

蒋氏将这些话听到心里,只觉得像针一样刺得很,心里某个地方不经意就要疼上一下。她蹙起眉头,正要开口说话,小杨氏却从另一边走了过来,一边走一边笑着道:“她们两个可不就是姐妹,从前在闺中的时候就好得跟什么似的,。”说着她已经走到了秦老夫人的面前,叹息一声,继续道:“说起来也是老姐姐那姑娘福薄,早早的就去了,现在玉蕴便是想叫她姐姐,也只能在夫家的祠堂里喊上几声,只不知她在下面是否能听得见。”哼,原配又如何,现在也不过黄土堆里面享受着这虚名。

秦老夫人脸色有些青白,眼睛盯着小杨氏,被气得几乎身子发抖。小杨氏却仍嫌不够,伸手过去握住秦老夫人的手,故作关心的道:“老姐姐,你这是怎么了,脸色看起来不好,可是身体哪里不舒服”说着顿了顿,又叹声道:“我们这样的年纪,都是黄土快埋到脖子上的人了,平时老姐姐还是要多注意身体才是。”

秦老夫人的脸色冷得跟冰一样,几乎是在咬牙道:“谢谢你关心,我定会让自己长命百岁。”

她的话音刚落,外面又有一个声音传了进来:“外祖母。”秦老夫人转过头去看,只见到王桢不知什么时候到了这边,此时正站在她的旁边。

秦老夫人让自己的脸色缓和了几分,声音温和的喊道:“桢姐儿。”说完对她挥了挥手示意她过来。

王桢走上前去给她行礼,然后笑道:“刚才远远的就看到像是外祖母的身影,我果然没有看错。”对秦老夫人行过礼,她又一一对秦老夫人身后的秦大夫人和秦二奶奶行礼,喊道:“大舅母,二表嫂。”秦大夫人和秦二奶奶笑着对她点头致意。

等看到小杨氏,王桢脸上的笑容不由敛了起来,但仍是对她微微曲了一下膝。小杨氏也对她微微点了一下头,算是致意。

王桢对刚才的事情不过只听得一星半点,但她并不希望秦老夫人在这里与蒋家的人闹起来,她便又过去抱住秦老夫人的手臂,笑着道:“外祖母,我带您去那边坐好不好我正好与外祖母好好说会儿话。”

秦老夫人看了看周围等着看热闹的人,也知再与小杨氏说下去场面只会不好看,便答应道:“好。”

等王桢将秦家的人带走后,裴氏悄悄松了一口气,然后笑着重新去招呼客人。蒋氏亦是招呼陈氏等人重新落座,不过须臾之间,花厅里的谈笑声又起,仿佛刚才的一场不快根本没有发生过。

这一边蒋氏等人在招呼大人,另一边王檀和王楹等姐妹也在招待各府随大人一起来的小姐们。王檀和王楹这一桌招待的是嫘姐儿,俐姐儿,雯姐儿,和年阁老府的襄姐儿等人,俐姐儿今日还带了自己的妹妹倖姐儿来。个小姑娘围坐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的有说不完的话。

小姑娘们的话题也多,从衣裳、首饰到美食,无一不是可聊的话题。

襄姐儿看到王楹腰间佩戴的一个玉佩下面的一个五福络子打得好看,便拿起来瞧了瞧,说道:“这络子打得真好看,是你自己打的吗”

王楹便摇了摇头,道:“不是,是我上京前,我姨娘给我打的。”

坐中的姑娘们具都知道王楹只是记在蒋氏名下的嫡女,在她们认为,“姨娘”这个词对王楹来说多少是有些隐晦的。襄姐儿心里对自己说错话颇感到抱歉,但又听到王楹语气极自然的对她说:“你若喜欢,我这里还有一些,我送你几个。”她便也不想过于特意避开这个话题,免得反而让人心里不舒服,便也大方的道:“好啊。”

这一厢话音刚落,那一厢却突然传来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小妇生的就是小妇生的,上不得台面,不过是个姨娘编的东西,也值得拿出来炫耀。”

说话的人是秦家的一位小姐,名叫莲姐儿的,十岁左右。不得不说,小姑娘们也是分派的,而且大人们的派别极容易影响小姑娘们的派别。一听到她的姓氏,就该知道她是不会对王檀王楹有多少友好的。

小姑娘们也分成了几桌,这位秦小姐就在王楹的隔壁桌,两张桌子的位置靠得近,刚才王楹和襄姐儿说话的时候,这位秦小姐自然就听见了。

襄姐儿和嫘姐儿等人对她的话俱都皱了一下眉头,但这种人你越搭理她她只会叫得更欢,大家便都选择直接忽略她的话并不搭理她。

正文46道歉和圆满

王楹站在菱花镜前,任由禄年帮她换上衣服,袖口的镶边刺绣从她的手背上滑过,王楹不由小声的“嘶”了一声。帮她整理衣服的禄年连忙从她身后转了回来,看到她手背上红肿的一片,请罪道:“小姐,对不起。”

王楹笑着对她摇了摇头,轻声安抚她道:“我没事。”

禄年拿起她的手,对着她的手背轻轻吹了吹,接着埋怨道:“那位秦小姐真是过分,将小姐的手都烫成这样了,那刚刚端上来的茶水多烫啊。”

王楹道:“算了,她都说她是不小心的,我们是主人,不要跟客人多计较。”

禄年愤愤不平的道:“什么不小心,她明明就是故意的。她们秦家的人,就跟四小姐一样阴险。”

王楹脸上的表情一冷,然后厉声对她训斥道:“你住嘴,你是不是想让麼麼打板子”

王楹对下人向来宽和,极少训斥人,禄年先是被吓得身体缩了一下,接着便觉得有些委屈。

福年拿着一盒药膏从外室走了进来,先是给王楹福了礼,接着便对禄年使了使眼色。她进来时,刚好听见了禄年的最后一句。她心知是禄年太过口无遮拦,不管五小姐与四小姐再多不和,那也是她们姐妹之间的事情,五小姐不会喜欢别人来置喙。更何况,她们做下人的,哪里能随意编排主子的事情。

王楹的脸色仍有些黑,声音冷淡的对禄年道:“我这里有福年伺候就好了,你先下去吧。”

禄年想说什么话,但却被福年拉了拉她的袖子对她摇了摇头给阻止了,禄年只能噙着泪,对王楹屈膝行了个礼,然后下去了。

禄年走后,福年对王楹道:“小姐,我帮你擦药吧。”

王楹点了点头,然后坐到了妆台前的椅子上。福年从她身边蹲下,打开药膏的盒子,用簪子从盒子里面挑了一些淡绿色的药膏轻轻的抹到王楹的手背上,一边抹还一边帮她轻轻的吹着。

药膏好似加了薄荷叶,药性有些清凉,抹在手上顿时舒服了许多。福年一边抹药一边道:“还好没有起泡。这药膏还是上次表少爷送来的,说是内务府内造的东西,药性好。上次五少爷被火烫伤了手,不过两三日就好了,这次小姐应该也很快能好。”

王楹轻轻的点了点头,并不说话。

等上好了药,福年扶着王楹站起来,又帮她稍稍整理了一下衣服。王楹则照了一下镜子,见身上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后,才道:“我们快回席上去吧,应该快要开席了。”

福年道是,然后虚扶着王楹出门。

禄年还在门口等着,见王楹和福年出来,连忙也上来要扶着王楹。王楹却只是瞥了她一眼,声音淡漠的道:“这次让福年陪着我去,你留在院子里。”

禄年正要伸过来的手顿时打住,低下头,表情黯淡的退到一边,然后看着福年跟着王楹离开院子。

福年悄悄看了一眼王楹的脸色,然后小心的为禄年求情道:“小姐,禄年有时候说话是有些口无遮拦的,但她不是有心的。”

王楹只轻轻“嗯”了一声,并不说话。福年晓得她是不想听的意思,便也不再说。

两人从花园的游廊穿过去,正走到一半时,远远的看见游廊的一个柱子上,站靠着一个穿青色衣裳的男子。福年睁大眼睛看了看,觉得那好似唐家大少爷。

福年正觉得奇怪,她们回院子时,看见大少爷和三少爷领着一帮公子哥在内院游览新宅子的景致,这其中就有唐大少爷。当时唐大少爷还转过头来看了她们一眼,但不知唐大少爷此时怎么会落了单站在这里。

远处的唐缙也看到了她们,从柱子上转过身来望着她们。王楹看到唐缙,先是顿了一下脚步,接着继续往前走,等走到与她隔了几步距离的地方时,才开口道:“唐公子,你怎么会在这里可是迷路了,我让丫鬟带你出去。”

唐缙先是看了她一眼,然后摇头道:“不是,我是来找你的。”

王楹道:“不知唐公子这次又有何指教”

唐缙道:“放心,我这次不是来教训你的。”说着表情又有些不自在,扭捏了一会才道:“就是上次你说的话,我回去想了一下,觉得你说的也是有道理的。我没有亲眼所见事情经过,是不应该这样指责你们,我向你道歉。”

王楹道:“唐公子并不是我什么人,你心里怎么想与我无关,唐公子不需要向我道歉。”

唐缙道:“喂,我以后好歹是你姐夫,你态度不能好一些。还有长辈们的事情我就不说了,但你和桢姐儿怎么说也是亲姐妹,何必搞得像仇人似的,像别的姐妹那样亲亲热热的不是很好吗。”

王楹觉得自己是疯了才会站在这里听她说这些废话。她深吸了口气,然后才道:“唐公子怎么做事与我无关,同样的,我怎么做事也不需要唐公子来过问。若没有什么事,我先告辞了。”

说着福了一子正准备带着福年一起离开,唐缙却又拦住她道:“我说那么多还不是为你好,何必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你这样的性子真应该改改。”说着又看到她手背上有一片红肿的地方,又道:“咦,你这手怎么了,好像是烫伤了。”说着就要上前来拿起她的手来看。

王楹后腿了两步,厉声道:“唐公子,男女授受不亲,请您自重”

福年也连忙上前来,挡开唐缙道:“唐少爷,请您让一让。”说着要扶了王楹离开。王楹看了他一眼,很是不愉的摇了摇头,然后与福年一起走了。

刚走了没几步,却又看到带着丫鬟从另一边走过来的王桢。王楹对她点头致意了一下,然后便从她身旁穿过去了。王桢看她脸色不好,再看到不远处的唐缙,想到上次的事情,便以为他又是在为她抱不平。想到这里,王桢不由低头笑了起来,心中有暖流淌淌br&gt;</br></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