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一路横扫!(2 / 2)

加入书签

“其实上一部《生死频率》就带有一点点科幻元素,所以我就想着再拍一部真正的科幻片,但是成本和各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只能拍小成本的电影。”

李谦笑道,“小成本科幻嘛,有一定的特效,那就得从其他各个方面解约开支,于是我就想电影内容限定在有限的几个场景里,演员也少省点片酬,本来和很多观众想的一样,是想拍一部月球或者哪个星球上的落难宇航员求生的故事,但是这就必须要展现宇航员遇难和获救这两个场景,特效是肯定少不了的,我们的成本无法支撑。

思考了很久,才考虑到了克隆人这个因素,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在另一个星球孤独地生活,会碰撞出什么火花,在ass掉喜剧等其他类型之后,才想到了《月球》这个故事。”

涂玮随着李谦的解释,不住地微微点头,“没有特技,没有动作场面,却把一个科幻味道很浓的故事说的那么津津有味,发人深思,关于电影中的克隆人,现在有很多讨论,李导你觉得未来有那一天的话,我们该怎么去对待克隆人呢?”

李谦道,“其实电影中已经给出了解释,背景世界中,地球已经有了成熟的克隆人技术了,但是却被明令禁止,能源公司也是为了节约成本,背地里偷偷制造克隆人,充当工具。

正是因为道德的底线,才禁止克隆人,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克隆,除此之外,面对同样具备人类价值观、态度、人格与情绪特质的克隆人,还可能是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一模一样的克隆人,谁也无法给出绝对妥善的办法。”

这种事情根本无解,《月球》这部电影观众是站在两个克隆人的视角看的,所以会站在他们那边,同情他们。

但是,真要是现实中,绝大多数人都会反感克隆人,会恐慌、害怕。

就像电影中最后的旁白,媒体把克隆人称作怪物。

对能源公司而言,克隆人只是他们的工具,和鸡狗牛羊一样,帮自己干活,完了杀掉吃肉,毫无心理负担。

普通人能认同克隆人和自己是同类?

不可能的,万一突然出现几十个自己的克隆人,有你全部的记忆,跟你抢同一个身份,抢老婆、孩子、工作、父母、亲戚、朋友,怎么办?

这就跟李谦记忆里一个系列片《猩球崛起》一样,正面人物是猩猩,估计观众看的时候心里也是站在猩猩这一边的。

但是。换个角度想想,你实验室里的猩猩有了智慧,最后要造反,你怎么办?

不管其中发生了任何事,猩猩和人类开战,99的人类都恨不得把猩猩都杀干净。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更何况人和猩猩,完全是两种生物了。

克隆人,或者说《月球》里的克隆人,叫人造人更合适,从生物学的角度,和人不是一种生物。

但是全世界至今都没有一个定义,在目前状况下不可能发生的事,讨论起来其实没有多大意义。

不过,网上还越来越多的人讨论这个话题了,甚至有些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各个领域的学生、专业人士,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反正事情没发生,怎么说都行,不会造成任何后果,图个热闹。

有极端一点的观众就说,到那时候应该大批量制造克隆人来替代人类工作,通过程序、基因控制他们,所有危险、辛苦的事情都让他们做,人类只管吃喝玩乐,和管理这些克隆人就行了。

另一个极端,说应该赋予克隆人和普通人一样的公民身份、社会地位、权利以及义务等等。

网上《月球》热度不减,而在电影市场,票房也继续高歌猛进。

周五之后,接下来的两天休息日再次收获2840万。

整个第二周,单周拿下8540万,上映11天,总票房来到了1569亿。

走势非常坚挺,没有因为《梅兰芳》的上映有太大的影响,反而因为只有40出头的上座率,上座率和场均人次第一周还要高。

而《梅兰芳》继首日1000万之后,周六只有1180万,休息日涨幅甚微,周日更是掉到了千万一下,只剩下860万了。

三天3040万,相比这三天《月球》的4090万,完完全全地被碾压了。

已经在宁杭路演的李谦,对这个结果也没有太多的意外。

即便首日之后,媒体对于《梅兰芳》还是一片夸赞,他也没有丝毫的担心。

这是文化部重点支持的电影,内定的冲奥片,待遇当然不一样。

奥斯卡这个奖项,国内的规矩是,不是奥斯卡把国产电影全挑选一遍,从中挑一个好的,也不是导演自己送片子去评奖,是国家选送,而且只送一部。有些年份还没送。

基本上就是论资排辈了,张一谋六次冲奥,程凯哥已经两次了,不过《霸王别姬》是香江选送的。

除此之外,也要看有没有特殊事件,今年冲奥的就是奥运会纪录片《筑梦2008》

这么多年来,国产电影冲奥之旅那是无比艰难啊,上面那些大佬根本猜不透,到底哪样才是评委们的“华国好电影”。

85年以来,已经尝试过五种招数了,无一奏效。

最早是卖东方民俗奇观的,《阿凡提》、《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

靠着京剧唱段、晋西大院、灯笼、东方美人,拿到了一个最佳外语片提名,但是又被国内的文艺工作者大肆批评。

没拿提名的,没见他们批评,拿了提名反而一个个都跳出来骂这骂那了,比奥斯卡评委还难伺候。

还有《城南旧事》、《芙蓉镇》这样展现苦难里挣扎的国人的电影。

《开国大典》、《孙中山》这样的主旋律类型。

《英雄》、《十面埋伏》这样的古装大片。

爱情文艺片《云水谣》、《如果爱》。

现实话题的《筑梦2008》。

每隔几年冲奥的片子就换了一个标准,大概就是在论资排辈的基础上,那些握有权利的非专业人士,挑出一部自己认为希望大的片子送去冲奥,可能他们自己对自己选的电影都没有多大的了解。

外行领导内行,就是这样,不知道这五个类型尝试过之后,又会从哪方面突破。

这次内定《梅兰芳》冲奥,李谦猜测,除了文化部的重点项目之外,可能上面认为《梅兰芳》和《霸王别姬》有相似之处,《霸王别姬》当初可拿了最佳外语片提名。

而且坊间传闻,程凯哥后来问奥斯卡评委为什么《霸王别姬》落选了,奥斯卡评委说他们不是觉得这部电影不好,而是缺乏沟通。

他们想《霸王别姬》已经得到了金棕榈和金球奖,又没有见到程凯哥和制片方关于电影的宣传活动,所以他们以为《霸王别姬》已经不需要这个奥斯卡奖了。

也就是个传闻而已,也不知是真是假。

人物传记电影投资上亿,内定冲奥资格,《梅兰芳》可不仅仅是这些待遇。

文化部还主持了几十个国家的大使馆观看这部电影,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这个周末,不少领导专门观看了这部电影,全国各地也有各种各样的《梅兰芳》观影会、研讨会,俨然把这部电影和梅兰芳当成一个文化符号来研究了。

简直就是亲儿子的待遇。

不过,也无法避免票房不佳的事实,三天3000万票房,相比上亿的投入,电影筹备至今的声势,程凯哥、黎名、章紫仪这样的主创阵容,是不太合格的。

十二月的第二周,徐客导演的喜剧爱情片《女人不坏》,以及甄子单主演的动作电影《叶问》上映。

徐客也是观众很熟悉的导演了,但是喜剧爱情片,实在不是他最擅长的东西。

《女人不坏》首周末五天只拿到950万票房,倒是比暑期档他另一部爱情片《深海寻人》要稍微好点。

而《叶问》,虽然甄子单在国内动作片领域内也是仅次于李联杰和程龙的,但是除了他们两个之外,动作片在国内很难卖座。

《画皮》之前倒是大卖两个亿,然而名为一号角色的甄子单,更像是配角,风头都被周汛和赵玮两个女主角抢走了。

不过,面对《月球》、《梅兰芳》两部电影的压力下,三天1320万的票房,也算是很不错了。

上映第二周的《梅兰芳》,单周拿到3600万,稳稳地把两部新片也压在身下,11天总票房6640万。

这一周的票房冠军,毫无疑问当然是《月球》了。

上映第三周,再次拿下4600万票房,上映18天总票房破两亿,达到了2056亿!

18天破两亿!

这18天里一路对上了五六部贺岁档比较热门的电影,还能保持着很稳定的走势,票房持续走高!

继碾压《桃花运》、《证人》、《爱情呼叫转移2》、《硬汉》四部电影之后,再次把原本被认为是强敌的《梅兰芳》、《女人不坏》、《叶问》这三部投资加一起超过两亿的电影也给完全碾压了。

贺岁档至今半个月,在最热门电影电影《非诚勿扰》没有上映的情况下,《月球》已经横扫了2008年年底的所有电影。贺岁档的热度也达到了顶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