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口碑爆了!(2 / 2)

加入书签

不是在车上就是在放映厅里,一天都不知道跑了多少家电影院。

直到晚上8点45,才从最后一家电影院出来,结束了一天的路演。

回家!

在楼下附近带了点宵夜回去,吃了点东西,李谦立马打开电脑。

这一天里,没有一刻是闲的,李谦也没顾得上看新闻了。

先点开了几个用户数量最多的网站,以及专业的电影论坛。

和自己预料的一样,形势一片大好,之前口碑就扩散了,现在更是随处可见的好评与夸赞。

“前面有一点点拖沓,但是后面越来越紧凑,完美让人感动的结局,非常治愈的一部并不那么科幻的科幻电影,看完真的心情愉悦幸福。”

“张翰宇在电影里简直太帅了,好暖啊,我也好想有这么一个大叔。”

“又温暖又揪心,最后几个镜头是新的记忆,竟然感觉又整个人生的重量,仿佛人生又重来了!”

“里面的父子情真是太让人感动了,张翰宇简直是完美的父亲,很久没看到那么令人感动和扣人心弦的电影了,特别特别是最后面那个镜头,明明猜到是谁,但看到了还是感动不已!”

““我一直都在,队长!”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当张翰宇最后出现的时候,我简直要哭了!”

“还有张翰宇用烙铁在桌上写字,20年后邓朝看着桌子上父亲留的字一点一点地显现出来,简直神了!”

“我看这个片名还是当悬疑片去看的,结果看着看着完全卸下了看悬疑片的那种心理,完全进入剧情了,以至于最后边让我大吃一惊,一点防备都没有我看到后边那个担心呀,就怕结局虐心,那样非得让我难受死!”

“这才是贺岁档该看的片子啊,《投名状》看的我难受了两天,还好《集结号》挺感动的,又看了《生死频率》,太治愈了有木有!”

“好看,我都看了两遍了,第一次还有点看不明白,又去看了第二遍,结果还是有点迷糊,有好多东西没有交代出来啊,那个杀手为什么一开始20年前就死了,后来救活了父亲之后,为什么杀手又活了?”

“主角做的事引起的连锁反应吧,就像《蝴蝶效应》这部电影,一点点改变,都会造成很多事情发生变化。”

“我服了,看了两遍都没看明白,你这种人纯粹是去电影院送钱的,多一点你这样的人,导演得笑死!”

“傻啊,没注意张翰宇死里逃生之后去医院看乐袁荃嘛,袁荃旁边病床上那个伤者有过一瞬间的半张脸特写,就是杀手,后来邓朝和张翰宇分析的时候,不是也说了,因为张翰宇没死,所以袁荃没有提前请假回家,准时下班了,我估计就是救了那个杀手。”

“我去,还有这个镜头吗,我没注意啊,不过也不妨碍看电影,主要看两父子的戏就够了!”

把几个论坛和专业的电影网站都大致看了看,基本上都是一致好评,好评也大多集中在电影中的父子亲情上面。

差评、吐槽也少不了的,任何一部电影,都不可能没有负面评价。

毕竟这个世界上,人民币都有人不喜欢,也有人连自己国家都不爱了,怎么可能有哪部电影能让所有人满意呢。

有吐槽剧情逻辑的,有说设定不合理的,有说过度煽情的,反正哪方面的负面评论都有。

这些李谦统统都无视了!

而专业影评人那边,同样对这部电影也是大家赞誉。

“没想到2007年的最后两天,还有《生死频率》这么一部电影给我带来意外之喜,张翰宇、邓朝父子两人第一次改变历史后的彻夜长谈是最让我动容的一部分,一点点诡异,但是很温馨。

眼前这两个人是父子?是兄弟?这种父子间兄弟般的感情在现实中也许多少只是一种形容,但在电影里这种极端的设定中表述得如此准确。

而且戏之外的遐想空间才是真正出彩的地方,想象一下,父亲看着自己儿子长大,眼前的人同时是自己的儿子和救命恩人,这种戏剧化的认知叫父子情变得更加和谐同时又微妙,而他自己,必须以强大的意志力戒烟,小心谨慎地活下去以救儿子。

尽管在电影中,杀人犯手的萎缩、房间变得豪华看来只是一刹,电波的延续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但对于父子来说,可是隔了20年啊!”

“天底下的父亲都是那么伟大,年迈的张翰宇在邓朝身前举着枪,紧锁着眉头像头发怒的狮子,看到这一幕时,我忍不住想起了我的父亲,他也曾不这样顾一切地为我做过很多事。

穿越三十年时间来救你,这太美妙了,没有想象中的生离死别,没有悲伤和不舍,父子俩齐心协力为自己赢来了一个美满的结局,一家人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个结局让我心里的幸福感异常地汹涌,多到要满溢出来,已经迫不及待地期盼着春节的到来,回家和父母团聚了!”

几乎80的评论,都是关于亲情方面的。

由此可见,情感终究是任何电影永远的内核,也是最抓人的。

有之前的口碑扩散为基础,现在《生死频率》口碑真正爆了!

逗瓣评分84分,时光网更是高达87分。

李谦感觉一天的疲惫都一扫而空,这比任何补药都管用的多了。

“走,睡觉去。”

关掉电脑,李谦在佟莉雅脸上亲了一口,拉着她来到卧室。

“你不等票房了吗?”佟莉雅问道。

这可是上映第一天,12点半差不多票房就出来了,怎么也得等着票房出来吧。

“不等了。”

李谦笑笑道,“咱们今天跑了那么多电影院,场场上座率都很高,而且我也抽空都问了下电影院经理,场均人次和上座率都达到了贺岁档的正常水平,甚至比《投名状》还要高一点。”

“票房应该不会差,现在口碑又这么好,头几天就不用担心什么了。”

(还有一章,大概三四点,求订阅!)

(注意,之前后台抽风,这章发了两遍,重复的别订阅了,明天我找编辑删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