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先下一“城”(1 / 2)

加入书签

已过小暑,本就雨水渐多的时节,今日却是难得未下雨,虽然已经闷热不堪,但只是天阴;京西朝阳门外,数位读书人模样的老者在言笑晏晏,相谈甚欢,又有家中下人四散阻隔,倒是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圈子。

天气算得尚好,此处本就是漕运入京的要枢,一晌午赶着进城出城的百姓行商很是不少,被这一群人挡住,却是不敢声言,只是纷纷避开。

稍微灵醒的却是知道,五月二十,乃是朝廷休沐之日,这些个上了年纪,又自有气度的读书人,十有八九便是朝中官员,不见城门处的官兵对着他们的下人都是恭敬有加吗。

“到了!”突然,人群中有人惊喜出声。

众人纷纷举目看去,官道上十数辆马车已是映入眼帘,似乎已经能听到粼粼之声;人群略微调整,但位序却是不乱,让几位年长且颇有气度的立在了最前排,后面的众人也不再说话,不由纷纷整理起衣袍来。

等不多时,马车在官道上停下,只见一位五十来岁清瘦读书人,在家人的搀扶下,弯腰从车上走出,一众人近前几步迎了上去。

领头的老者扬声道“闻斯一路奔波数月,实在辛苦,今日到京,实在可喜可贺。”他一脸笑意,数日来紧皱的眉头似乎都散开了。

清瘦读书人闻言,也是抬头带笑,细眼中却是精光闪现,拱手道“有劳都堂远迎。”想不到自己这次回京,竟有督察院左都御史张问达,亲自前来迎接。

心中高兴的他又扫视了众人一眼,接着道“在通州时,倒是听道甫兄说,尔瞻不久后也要到京赴任了”通州地处京东,是漕运的北,想必他是走的水路上京。

“那敢情好呀。”众人闻言不禁愈发振奋,有人忍不住出声道;通州李三才李道甫,还有那即将入京的邹元标邹尔瞻,均是声望卓著的党中骨干。

“新皇即位不久,正是我等奋力向前,匡扶正道之时!”清瘦读书人见众人意气风发,也是忍不住扬声道,却是没有注意到,张都堂眼中闪过的一丝犹疑。

“所言极是!”压下心中思虑,张问达也是扬声道“今日闻斯方才到京,舟车劳动,过几日待就职履新后,我等再小酌一杯。”

“好!”众人轰然应和,引得过路行人纷纷侧目不已。

“有劳都堂大人,”似乎是看到对方眼中的犹疑,清瘦读书人又道“此次南京汪潜夫也会声援,不会有失!”声音虽不大,却是掷地有声;南京兵部尚书汪应蛟汪潜夫为留都的实权人物,在东南腹地影响力不容小觑。

张问达闻言方才轻轻点头,虽说天子心思不在,但党中众人齐心合力,纷纷来朝,朝中自会大势所趋。

“吁!”

嘚嘚的马蹄声自远而近突然响起,引得众人侧目,却是一骑快马,由东而来,看那行状,却又是加急的驿马,莫非边镇又有何事?可为何是从那京东而来,也是走得水路?

饶是久经仕宦的张都堂此时也是不免心中惊疑不定,一众常服官员也是面面相觑,心中嘀咕,不敢久留,纷纷告辞回府。

午后,宫中內官四出,将各位休沐的重臣召进了乾清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