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大婚日(1 / 2)

加入书签

二月二十,晴,宜嫁娶,大吉。

今日皇帝大婚,京师内张灯结彩,朱色满城,爆竹喧天。

还不到时辰,乾清宫中,此时的朱由校便被一群太监和宫人围住摆弄,穿上婚礼冕服,戴上各式珠玉挂饰;他精神并不好,昨夜辗转半夜,似睡似醒;等到收拾妥当,外间已经大亮。

皇帝需先在礼部和内监的陪同下去祭祖,然后拜见先皇后妃;庄妃也是庄重异常,只眼中流露出一丝欣慰,一旁的信王却是眼神躲闪,不知所想。

拜见完毕,一众官员再簇拥着皇帝,步向皇极殿;方砖道上,铺满红毡,两旁礼乐齐鸣;进入殿内,只见中央已摆放一张长案,上面放着册立皇后的诏书,皇后的金印

待皇帝落座金台,鸿胪寺卿高声呼道“升殿!”

“升殿!”

门口的太监,殿外的大汉将军,纷纷接上。

只片刻,呼声回响,仿佛把整个紫禁城都笼罩了;一时间,皇极殿前的中和韶乐,皇极门内大乐齐响。

场中鞭三响,在鼓乐声中,身着红袍,满脸喜气的宗室勋贵、文武百官缓步走入皇极殿;进到殿内,齐齐对着皇帝山呼,行三拜九叩之礼。

众臣此刻看皇帝的眼光也是不同,宫中动荡不已,虽是天家秘辛,不为众人详知,但传言中,天子的手段心肠可很是不软;外加今日大婚之后,虽是弱冠,但也算是“成家”亲政了,给天下臣民的观感又是大不一样。

“众卿平身!”朱由校将双手抬起,坐直身子,直声道,许是紧张,声音竟微微有些抖动。

“宣诏!”新晋的司礼监掌印满脸喜色,高声说罢,又慢慢地走下台阶,来到了大殿中央的御案旁;内阁首辅兼领礼部尚书,方从哲应声出班,至御案另一侧,缓缓跪下去,接过王体乾手中的诏书。

将诏书打开,首辅郑重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天地畅和,阴阳调顺,万物之统兹有张氏之女张嫣,温柔和顺,仪态端庄,聪明贤淑依皇明之礼,册立张氏为皇后,母仪天下,与民更始,钦此。”

殿中众臣领旨谢恩,方从哲转身,对上首道“请陛下委迎亲使者!”

“有劳内阁大学士刘大人。”

选择刘阁老,是因为他能生,这位老大人,此时已经有了儿子七个,女儿四个,朝中重臣,实在无人能及。

“臣,刘一璟接旨!”阁臣出班行礼,而后出殿而去。

殿外,仪仗队、鼓乐队、太监、侍卫已是等候一会了,刘阁老一出,便会同皇后仪仗,抬上大批的礼物,浩浩荡荡往张府而去。;行人绵延数里,锦衣卫前方开道,两侧是五城兵马司巡视。

饶是如此,百姓们就已经蜂拥而出,人满为患,想跟着沾点喜气、看看热闹。不过半月时间,似乎就把爆炸时的惊惶失措,全给抛在脑后。

张府就在长安街上,离宫城不远,自“纳采”开始,府院已经整修一番;“告期”以来,阖府上上下下,着力洗洒布置,又置办里外三身新的行头,张灯结彩,张罗喜筵,广发“喜帖”。

虽不能“僭越”,但也算得上富贵满堂,让围观的百姓看着略有“门当户对”之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