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风儿恋上你的香第11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他们距离自己的步兵大队是那么的近,以至于很多人是直接倒在了战友的怀里咽气的,当时的场面凄惨无比,令人心酸,生和死,往往只有一步之遥。

没有任何一场不期而遇的遭遇战,能象此战这样胜的简单彻底了。此战过后昆仑叛军最后的机动力量也全数被歼,从此叛军上下闻杨风之名色变,一时引为禁忌,闭嘴不谈。

穆拉打破场上的宁静,笑道:“几位老弟,大哥这辈子最见不得打仗,有仗打老头子是绝不肯退却的,所以大哥又回来了。现在怎么办”

杨风恢复了些许力气,勉强爬到花灵儿马背上,喘息笑道:“原来大哥为老不尊,居然也学咱们年轻人好勇斗狠。还能怎么办,当然是脚底抹油,溜了。咱们身后可追着十万大军呢。”

高声谈笑中,毫发无伤的杨家铁军撒开四蹄向南奔去,很快就消失在茫茫夜色中,不知所踪。

满山遍野的黑衣士兵终于姗姗来迟,却只有替战友收尸的份,在这种开阔的草原地带,打起仗来只有骑兵对骑兵的份,比的纯粹是单兵作战能力,步兵大军只有跟在屁股后面吃土的份。若有人象萧封臣这样企图打一个包围歼灭战,只怕要笑掉天下名将们的大牙。

此战过后失去骑兵掩护的昆仑大军终于下定决心放弃追杀杨风,步步为营全军移师银川,又四处掠夺粮草以及军用物资,准备择日东征。

然而忍教主帅陈善闻报却丝毫没有高兴之心,只苦笑连连对着属下道:“晚了,晚了,萧老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以至于坐失良机,勤王之师正从各地赶到京城,天下大事就此成为一句空话。我等还是早做打算,找一条退路的好。纵观西北战局,萧封臣绝非杨风的对手,那杨风更是胆大包天之辈,哪里肯放过到手的战功。昆仑大军朝夕不保,列位,咱们拭目以待吧。”

这番话终究没有传到萧封臣和杨风的耳朵里,雷神一个月里接连失去两员爱将,爱子又被敌军劫持而去,心灰意冷下却苍老了许多。

而杨风经历了这样一个变故却更加谨慎了许多,生怕再次落到叛军的陷阱之中。

八月末,杨风确定昆仑城再无半个叛军后,“毅然”选择回师昆仑,依照他欺软怕硬的性格,放着这等天大的便宜不占,那可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了。

昆仑城中物事人非,几乎成了一座废城,却只有那座万人坟墓映入眼帘,坟上早长满了茂盛的韧草,很有点讽刺意义。

第四十八章大势

消息不日便传到京城,适逢勤王大军源源不断开入京城,东线战局逐渐稳定下来。那日慧忠和上官婉儿奉旨回城叙职,君臣数人围坐一团,倒也其乐融融。

武氏女皇欣然笑道:“西北来报,杨将军又打了个胜仗,大周最精锐的部队碰上了叛军最精锐的部队,结果居然又是全歼敌军,委实令人匪夷所思。国师,你这乖徒弟总是给天下人带来一些惊喜,朕越来越喜欢他了。此战大振我大周军心,当赏。只是他年纪轻轻就已经做到一品大员,官已经够大了,朕却不知道该怎么赏他。”

官家皇帝便是这个样子了,天下太平的时候自然有一种威严从容的气度,想当初情势危急时她气急败坏的样子,事后自然没人敢再去提。

大周的官做的久了,这明哲保身之道,各人都还是懂的。

一众臣子假笑连连声中,慧忠笑道:“皇上这样宠着他,微臣以后可不知道怎么教徒弟了。这小子半年连升十级,微臣师徒甚感惶恐。”

武则天微笑不语中,狄仁杰却正色道:“国师大人何须妄自菲薄,您这位弟子年纪虽小,本事却着实吓人。只看他带着区区千多人马纵横敌后如入无人之境,便可知道令徒的实力。”

顿了一顿,这位学识渊博的当朝宰相似乎想起了什么事情,掩嘴失笑道:“还记得那天死鬼周兴鼻青脸肿的从济南赶回来,微臣愕然之下旁敲侧击。这才知道,大名鼎鼎的周扒皮居然心甘情愿被杨小将军讹诈了十万两银子,杨将军智将之名从此不胫而走,绝非偶然。”

一言既出,武氏官家摇头苦笑中,群臣自然又是一阵讨好的靡靡之音。

能被这时代最有权势的几个人如此指点评论,当真是世间最大的荣耀。若是杨风身在此地,虽然难免会有点脸红,也许半推半就也就照单全收了。别人是喜怒不形于颜色,他却是脸皮绝对够厚,勉勉强强也有成为一代名将的必要条件,世事离奇,莫过于此。

只有上官婉儿没来由的俏脸一红,似乎是想到了别的事情,羞了一会她却忍不住打趣道:“陛下何须烦恼,依我看来,你只须赏赐他几个大大的美女就是了。这位国之栋梁乃是个出了名的惜花之人,他的风流事迹,早从济南府百姓口中传便天下,更被无数读书人津津乐道,呵呵。”

说到后来她自己倒忍不住先笑了,神色间竟然有些羞赧之情,暧昧的很。

慧忠听的尴尬无奈,武则天听的哑口无言,幸好有老成持重的狄仁杰出来打圆场。这位忠义之士一捋颌下长须,神情里却带着七分溺爱之情,呵呵乐道:“此事微臣也有所耳闻,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些句子虽然难免有些轻浮,文采却是斐然,无妨,无妨。”

君臣几人谈笑间,话题居然总是围绕着杨风打转,说出去只怕也不会有人信。

其中有一个中年人却躲在一边低头不语,只是他眼中的狂热却暴露了他真实的想法,那是一种执着,追求,或者说对权力的向往。

没有做过皇帝的人,永远无法体会那种高高在上的虚荣感是多么的震撼人心,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曾经做过几天皇帝的李显。这个朝廷上,也只有他,才体会过那种至高无上的尊崇。

一个人被自己的亲娘夺去手中的权力,他会甘心吗没有人敢去讨论,因为那结果太过骇人,也不是什么人都承受的了的。

片刻过后武氏女皇蹒跚着起身,油然自得道:“好了,好了,美女是赏不得,否则国师会怪我教坏了徒弟。就赏金银珠宝,封地也好。此事千万马虎不得,否则未免寒了前线将士的心,哪位卿家愿去昆仑城传旨”

一言既出,满朝老弱病残却哑然无语。时逢西北战场激战正酣,到处都在打仗,到处都有危险,有能耐的都到前线去了,一群文官谁敢开这个口啊,皇上都说了“此事千万马虎不得”,若是有个闪失,误人误己可就糟了。

李显抬起头来的时候,眼神却变了,变的诚惶诚恐恭顺无比。

很难相信一个人可以把眼神变幻的这么极端,然而显然李显在这方面做的很好,甚至那语气就象谦谦君子般坦然:“儿臣愿往,儿臣自幼学了些武功,此去昆仑不远千里,儿臣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对于这个自幼受宠的儿子,武则天的感想是很复杂的,然而自从他退位以来,做事中规中矩倒也没闹出什么乱子,他办事,武则天还是很放心的。

“去吧,不要丢了你们李家的面子。”武则天有些感慨的说。

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难为她还以李家的媳妇自居。虽然外人不知道是真情还是假意,话里有话却是显然的。

李显低头掩饰眼中一闪而过的精芒,生在帝王之家,母子间却要如此勾心斗角,也许也是人间一大惨事。

昆仑城外,草长莺飞,夏末秋初的时候,这西北塞外荒凉之地却已有些寒意了。

数百里外几十万人纠缠在一起打成一团,北衙第一营中军大帐里却清闲的很,甚至还有些香艳的气息。

杨风越来越喜欢这种左拥右抱的惬意生活,虽然有一众兄弟不时的抗议他们的肉麻行径,总的来说还是舒适的。

正和众人说笑着,李显到了。

李显的气度是雍容华贵的,他绝对可以表现出盛气凌人的架势,然而他却没有如此去做。他相信自己的表情绝对是很有杀伤力的,那是一种亲和中带着点从容,甚至还有些掌控一切的信心。

香案已经摆开了,十几员有品有官的将领齐刷刷跪了一地,接圣旨的礼数是务必要周到的,丝毫马虎不得。

虽然这些人跪的不是自己,李显还是很迷恋这种凌驾越万人之上的优越感,那是一种令人全身上下舒坦无比的强效电流,没有亲身体会过的人,永远没有机会去领略,那种甘甜中带着点忐忑的酥麻感觉。

如果不是若干年前一场变故,以及接踵而来的更多场变故,眼前这些人跪拜的对象,恐怕会是名正言顺的天子吧。

眼前这个瘦弱的古怪少年,恐怕就是近来名震西北的杨风杨大将军了。不要问他为什么会知道,这纯粹是一种直觉,一种处于上位者敏锐的直觉。

难道就是这个半大的孩子,带着一千多人在叛军身或搞风搞雨,硬把昆仑叛军拖在西北一个多月莫非就是这个笑起来一脸无辜的乖宝宝,屡屡以寡敌众屠尽叛军精锐难道这位黄毛少年,就是打动了上官姐姐芳心的才子猛将。

目光落到花灵儿和阿菲同样美丽的俏脸上,李显却有些恍然了,毕竟此事太过离奇,太令人匪夷所思。

然而这位集千万宠爱于一身的杨大将军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李显惊骇欲绝,只一句话,就让他心神大乱,失去了控制一切的气度和心神。

这种失态绝对让李显尴尬,却又让他不得不得心悦诚服的赞叹一声:杨风,胆大包天之徒,聪明绝顶之辈,自古英雄出少年,古人诚不欺我。

到底是一句什么样的话,能把见多识广的中宗皇帝吓的手足无措后文自有分晓。

第四十九章谋略

那时候,杨风眼神中一阵闪烁,以十成十诚挚的表情道:“小将不知是我大唐李殿下驾到,有失远迎,罪该万死。敢问李殿下,可否念在我等身上有伤,就此站着接旨这些日子跪来跪去的,小将倒觉得有些太过辛苦,说不定哪天小将心中一乱,就此带着几位老婆回家种地,也是很有可能的。”

一句话中包含着无限深意,隐晦却不艰涩,只是有点太大胆。

大唐李殿下和眼前的钦差虽然是同一个人,却已经是多少年以前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

李显自从退位之后便无官无职,在宫中也是个可有可无的懒散闲人,二十多年了,没人如此称呼过他。

身上有伤就要站着接旨是不愿跪,不肯跪,还是不想跪,或者是根本就不能跪,又或者是现在不愿意跪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初时的慌乱过后,李显错愕的眼神对上了杨风清澈的眼神,便爆起一阵激烈的火花。李显心中一阵不忿,就想用凌厉的眼神将此人驯服,却无奈的发现,眼前这个一脸无辜的少年,根本就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因为此时杨风的眼神里,居然满是坦然和坚定,是对某个事实深信不疑的狂热,甚至还有点桀骜不驯的意思,但是却又表现的无比忠诚。

那一阵热血澎湃的感觉浮上李显心头,使的他依稀回复了少年时代的莽撞。又不动声色拿眼一扫,十几号彪悍的将领不知道什么时候站起来了,只在那里木然没有表情的昂然挺立,居然丝毫不见他们有什么惊讶的神情。

杨风收起正容干笑道:“殿下莫怪,别人都是以法治军,小将却喜欢跟属下们称兄道弟,这里十几个人只有一条心,殿下放心便是了。”

李显无语沉吟了一会便决然了,只见他一咬牙,压低声音沙哑道:“不跪便不跪,也省了本宫许多麻烦,这圣旨便留给杨将军私下里看过也就罢了。本宫跟众位将军一见如故,却很喜欢跟众位兄弟相称。莫说是现在,便是以后换了称呼,大家也是可以不跪的,若违此誓,叫我李显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聪明人跟聪明人说话果然是简单,只寥寥数语就表明了心迹。他若不是当机立断心狠手辣的人,日后也轮不到他去做皇帝。

杨风是不愁他不合作的,在这个实力大于一切的时代,是绝对没有人肯把送上门的权力拒之门外的。杨风才不相信,一个沉寂了二十年的雄才大略之人,会甘心一辈子做个平淡的闲人。

如此一来气氛便缓和了许多,杨风恭身一礼笑道:“小将无礼,竟然要殿下站了这半天。后面准备了西北特酿的羊奶美酒,请殿下这就去品尝一番。”

李显也恢复了雍容华贵的气度,洒然笑道:“固所愿也,不敢请尔。为兄早就想纵马驰骋于塞外草原之上,也好感受一下西北健儿干云的豪气。在深宫之中呆久了,为兄几乎要忘记了当年男儿本色。”

旁边张正自然也是个聪明人,闻言应道:“殿下确实应该多出来走走,这羊奶酒刚入口时腥臊的很,细细品来却只会觉得回味无穷。若不是来到西北之地,就算皇上也未必喝的到。”

李显显然是心情很好,盯着张正沉吟道:“我记得你,原本是北衙军第一营的营官,号称北衙第一名将,似乎是因为得罪了推事院才降为队正。眼下来俊臣一党已经垮台,却正是你施展才华的好机会。”

做过皇帝的人记性果然是了得,说起来居然还头头是道。

若换了别人难免感激涕零,就此表个忠心也是可能的。奈何张正只是一垂手,故意做出个不耐烦的表情道:“前事已了,殿下不要再提了。此刻末将心灰意冷,只愿在这西北成家立室,终此一生也倒罢了。”

李显自讨了个没趣,却终于明白过来:感情这杨风麾下真的是铁板一块,如此便收起那些收买之心的好,也免得被一个黄口小儿取笑。

杨风自然是看的心中好笑,却不动声色抢过话头,恭恭敬敬领着未来的皇帝老儿喝酒去了。他心中明白的很,这联盟虽然初步形成,却总要拿出点本事给人家看看,只凭手中千多人马,空口说白话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发言权的。

酒过三旬,众将吃的酒酣面热,那位不甘寂寞的阿菲姑娘硬拉着花灵儿站出来跳了一支摇摆舞,她两人一个大胆一个羞涩,风情万种撩人心扉,自然又惹起震天的喝彩声和口哨声。

杨风醉笑骂道:“看你们一个一个没出息的样子,我的夫人也敢起哄。要老婆自己去泡,别在殿下面前给我丢脸。”

众将自然丝毫不以为忤,齐声嘘他道:“大人,属下们天天被你们小三口蹂躏耳朵,还不许我们占占口舌上的便宜么,公理何在。”

说到后来众将却说的笑了,十几个大男人嘻嘻哈哈乱成一团,倒也热闹。

只是这回却轮到李显哑然无语:堂堂将军夫人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跳舞助兴,还与属下言谈不忌,最少自己就做不到这一点。莫非世俗礼法,礼义廉耻,在这些人眼中真的不值得一顾么

只是笑归笑闹归闹,十几号如虎似狼的大老爷们眼中,虽然有掩饰不住的爱慕和欣赏,却竟然丝毫看不到欲火和占有欲,莫非这些人都是圣人么

这样一番情景落到李显眼中,倒把一个见多识广的中宗皇帝看的呆了,片刻后便沉浸到深深的沉思里。

夜色渐深,众将喝的酩酊大醉下大呼小叫的去了,花灵儿扶着酒香四溢的阿菲,嫣然笑道:“妾身退下了,相公跟殿下莫要谈的太晚。”

杨风老脸一红落在下风,也只得嘿嘿干笑着掩饰过去。

这弥漫着浪漫气息的如水夜色,总是令人忍不住的情窦大开。就连平日里一脸正气的张正张大队长,也牵着娇羞的翠娘回房去了,众将心领神会一阵微笑,却原来并不是真的醉了。

人生在世总不能白活一场,这位做人乱七八糟的尚书大人虽然缺点多多,唯独做事绝不拖泥带水,兴致到处只管随心所欲,却又比那些满口禁忌的有道之士可爱的多了。

那时那刻,大帐之中只剩下杨风和李显两个人,一声低沉的男声响起,打破了意兴阑珊的尴尬。

李显轻笑道:“杨将军于西北战事有什么见解,为兄很想知道将军的看法。此事只限于你我之间谈心玩笑,将军只管畅所欲言br&gt;</br></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