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风儿恋上你的香第1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张清看着黑漆漆阴森森的幽深小路,心里也着实有些害怕,再回头看看大队人马,这时候连官兵带百姓,已经聚集了足有上百号人,火把林立灯火通明,只把四周照的如同晴天白日,就连路旁一束野花也被照的纤毫毕现无所遁形。

张清顿时心中大定,竟然还有一点懊恼:“没料到把声势弄的如此浩大,怕只怕那吃人的妖怪早就被吓得逃命去了,真就不如少带点人来,也好见见那妖怪是什么长相。”

不提张清在那里自顾自地后悔不迭。

再说济南府官民一行上百人高举火把,破开浓重的夜色紧紧抱成一团,沿着那条小路往黑虎泉赶去,只听见鞋子摩擦地面的“沙沙”声音,却出奇的没有人喘一声大气。按理说此行人多势众不应该这么局促,然而这时候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道不清说不明的恐慌,实在令人费解。

“咳咳”一名衙役寒气上涌,忍不住咳嗽了几声。前面张清吓了一跳,回头呵斥道:“马三,你他娘的要吓死人吗”他本就是武将出身,骂起人来自然都是市井粗话。

众衙役府兵从没见过府尹大人如此不留情面破口大骂,纷纷噤若寒蝉起来。那名叫做马三的衙役更是懊恼的自刮几个嘴巴,慌忙赔礼不迭。张清知道不好太过责备他,只好壮起胆子领着众人继续往前。

七拐八扭也不知道走了多久,众人终于看到那个阴森森的黑虎泉,一口泉眼倒也看不出有什么一样,如往常一般冒着清水。

张清壮壮胆子放眼望去,四下一片寂静,又哪里有什么妖怪。就在这时,隐隐约约的张清只看见泉边一块大石头上,有一个人一动不动背对众人盘坐着,好象是睡着了。

张清回头冷喝一声:“上去看看”

然而一众府兵你推我我推你,却始终没有敢上前一探究竟的。

“马三,马三呢上去看看。”张清对刚才那声惊扰了自己的咳嗽还在耿耿于怀,这是在趁机发泄私愤呢。

众衙役再一阵嘈杂喧哗,片刻之后有人小声回报:“回大人,没有找到马三,可能是怕大人责罚半路溜了。”

张清见属下如此窝囊胆怯,脸上有点挂不住了。急怒攻心下,张清大喝一声“混帐”,自行把长剑拔出鞘来,腾腾腾的几个大步赶上前去,探手就把石头上那人翻转过来。这一推可不要紧,只把个张清吓的七魂去了六魄,大叫一声晕厥过去。

原来张清翻过来的竟然已经是个死人,而且死状奇惨无比。那尸体头顶百汇岤位置象是被外物硬生生挖出一个窟窿,白色的浆液和着暗红的鲜血夹杂着气泡,还在汩汩的向外流淌,青紫的脸上满是鲜血,死鱼般的眼睛大大的睁着似乎是看到了什么极为恐怖之事。最可怕的是那尸体前胸,整个被锐器开膛破肚一片狼籍,仔细看看,肝脾心肺通通不翼而飞,说不出的凄惨吓人。

这些倒也罢了,这死人张清竟然还认识,赫然是那片刻前还咳嗽过的衙役马三。只过了一炷香的时间,一个活生生的七尺汉子就莫名其妙的失踪,变成血泊中蠕动的一具尸体,也难怪张清吓的昏了。

“保护大人”府兵们由于站的太远,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当是大人一时立足不稳滑倒了,百多号人一拥而上把张清搀扶起来,现场乱哄哄的闹成一团。

就在这时,一阵朦胧的烟雾升腾起来,始终保持座姿盘坐石上的死人马三动了,带着一摊鲜血直直的蹦了起来,径直拖着湿淋淋的肠子扑向衙役大队。

“这是马三,鬼啊”“妈呀有鬼,快跑啊”百多号人终于看清了尸体面目,大惊失色下,哭爹喊娘连滚带爬的转身就跑。总算几个平时与张清比较亲近的府兵还有点良心,逃命的时候还不忘抬走上司,否则堂堂一个张大人难免就此惨死当场。

那死人马三腿不打弯,蹦蹦跳跳见人就抓,总算他动作还说不上灵便,众人都还躲的过去。片刻后“扑通”一声响,原来是那死人不小心踩到了自己拖拉一地的肠子,直挺挺的倒了下去再不动弹。可怜济南府众官民只顾得抱头逃命,也没人敢回头一看究竟。

这夜济南府家家紧闭门窗,户户求神拜佛,只盼那妖魔鬼怪,不要找到自己头上。

经过一夜的喧闹,张清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他一翻身大叫一声“吓死我也”,只吓的府中下人慌忙不迭的伺候着,那边夫人张氏哭哭啼啼只是哭个不停,慌忙递上一杯凝神茶。

要说这张清也是个人材,咕咚咕咚几大口热茶下肚,也顾不得嘴上烫起一溜水泡,再过了半晌这魂魄总算是找齐了。“师爷,发告示,请天下有道之士来降伏此妖”

接着张清修书一封,快马加鞭上报朝廷,又派胆大衙役把那黑虎泉划为禁地,闲杂人等不得入内,不提这边张府尹又惊又吓又忙又乱。只过了半个多月,自然有各路道士八方佛爷赶来除魔卫道。

第三章天外飞砖

半月后,济南城外十里坡。

店铺林立,绵延出去大概有好几里地,出城避难的人们多数聚居在这里,只半个月的时间,原本冷冷清清的十里坡俨然变成一座济南新府,让你不得不佩服这时代人超强的适应能力。

清晨卯时三刻,清扫一新的大街上人来人往,逐渐热闹了起来,再过得片刻,有济南府百姓拖家带口的,推车抬扁担的,各自在街道两旁摆开阵势贩卖私物。有卖瓜果的,有卖熟食的,最多的却是卖黄纸香烛的。

诺大一条宽阔的主路上,熙熙攘攘走着的不是和尚就是道士,有呼佛号“阿弥陀佛”的,有喊道家“无量天尊”的,还有没门没派的自称“洒家”“老子”的,不一而足,样样俱全。

当时的场面,算的上是光头与道冠攒动,木鱼与拂尘齐舞,着实滑稽异常。只怕大唐朝有点名气的修道中人,都在半月之中赶到这里了。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这震惊天下的济南府惨案倒变成了佛道两门大阅兵的好时机。至于这佛道之争也是由来已久,本来谁也压不过谁去,不料到了现如今大周皇帝武则天崇信佛教,自称“弥勒佛”下凡,于是那道教的势力也就倍受打压。奈何那女皇帝武则天排除异已手段太过毒辣,道教众人只是敢怒不敢言。

说话间一个和尚碰到另一个和尚,两人当街寒暄起来。

“啊弥陀佛,这位师兄请了,贫僧法号不痴,师从嵩山少林降魔分院,请多关照。”

“不敢不敢,小僧法号不睡,师门乃是南菩陀山灵隐寺,不敢当大师一声师兄。”那位一听搭讪的是少林的人,慌忙不迭做谦虚状,南菩陀弟子,说起来也是响当当的角色。

都说和尚罗嗦,这话倒也实在,这两位“高僧”搭上了可了不得了,就那么当街寒暄起来。他两人你一句师兄,我一声久仰,看样子一时半会是停不下来的。

那街道本来就窄,街道两边又有无数卖黄纸卖香烛的,他二位一寒暄不要紧,倒把个新城大街堵了个结结实实。

说来也巧,跟在这两位身后的恰好是一群道士,众道士这几天总见到无数光头在眼前晃来晃去,心气本来就不顺,偏偏又遇上这么两位特别迂腐的,左等右等之下可就有人不乐意了。

只听人群里传来一个声音,阴阳怪气的叫道:“喂前面那两个秃驴,要酸回你们破庙行不,好狗不挡路,赶紧把路让开,一个叫不吃,一个叫不睡,不吃不睡的那是死猪吧。”

这位也真是尖酸刻薄,一句话把常见的畜生都提到了,也难为他一个道士,居然会有这么上好的口才。

从古到今,我中原古国地大物博,最不缺的就是起哄闹事的人材。他话音刚落,顿时就有一众道士帮腔,好大一群人聚在一起,放声哄笑起来,偶尔还有“你的娘”“他的妹”之类的市井粗话,层出不穷起来。

做道士的本来就不戒荤腥,不戒女色,这年头妖魔鬼怪横行,披上件道袍招摇撞骗的市井无赖也不在少数,倘若没有这种市井脏话,那才真的不太正常。

要说两位大和尚虽然未必有真才实料,这忍让之心却还是十足的,当下两僧连呼“罪过”避让不已,毕竟他们也是无心之失,理亏在前。

奈何从古到今,惟恐天下不乱之辈是从来不缺的,人群中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德冒烟的,趁乱仍出半块青砖,只见诺大块青砖忽忽悠悠的打着转,在半空中划出一道诡异的弧线,准确的砸到大和尚不痴光秃秃的脑门上。

一位师从少林的得道高僧,顷刻间鼻血长流头晕眼花,好端端一个油光发亮的秃头被砸得皮开肉绽,真得是“罪过罪过”。

有趣的是,那不痴和尚摇摇晃晃站住身形,拿手往头上一抹,待仔细看看满手鲜血,居然就那么硬生生晕了过去。

不睡和尚在少林寺里也是出了名的耿直之士。他只见自己新的好友昏厥过去,还以为那半块砖头是什么厉害的奇门法器。

不睡和尚怒从中起,手里暗捏南海灵隐寺独门法诀,口中唤一声“除”,只见一道微弱到若有若无的红光往人群当中劈去,其势快如闪电,又不分青红皂白。

众道士不料南海和尚说动手就动手,一见之下大惊失色,各自慌忙躲避不迭,一时间本就狭窄拥挤的街道顷刻间炸开了锅,场面变得混乱起来。

可不要小看这道微弱的红光,这法术也当得上“高明”二字,之所以微弱想必是不睡和尚修为不足的缘故。

此诀本是南海灵隐寺震寺绝学,有个响当当的名头叫做“大慈大悲咒”,只是没有料到不睡如此年轻便使的似摸似样,这和尚也算有真才实料,南海菩陀的名头,果然不是用来唬人的。

不睡和尚见众道士识货避让,也很有些自得,他也算灵隐寺数百年来年轻弟子里最为出类拔萃之辈,否则也轮不到他做代表出席这除魔大会,说起来,那灵隐寺上代主持派他来,也隐有炫耀之意。

说时迟那时快,众人只听见“轰隆”一声响,红光疾劈到地上空处炸开,顿时尘土飞扬,烟灰四起,众道士只被弄了个灰头土脸。好在不睡和尚意不在伤人,众人勉勉强强躲的过去。

众道士回过神来,见他如此嚣张,恼休成怒之下哪里肯依,纷纷叱呵起来。“那秃驴休要猖狂,吃我三阴符”“太上老君疾疾如律令,吃我九阳咒”

刹那间花花绿绿的各式符纸劈头盖脸往犹在得意的不睡和尚砸去,也不知道几道是真几道是假。

叹一声花花世界,有多少滥竽充数,悲一句阿弥佗佛,怎知道世间冷暖。

不睡和尚一见对方如此声势,不由得大惊失色,匆忙间也顾不上脸面,就地一个懒驴打滚,十几道符纸落空,却打到不睡和尚身后和尚堆里,自然又多了一群灰头土脸的光头。

混乱如同瘟疫般蔓延开去,总之是和尚帮和尚,道士帮道士,也不知道多少修道之人就此大打出手乱战起来。那场面当真是母鸡飞走狗跳,再叹一声冤孽冤孽,魔未除妖没灭,佛道两家倒先来一场窝里反,真的是何苦由来。

那边和尚道士打得热闹,这边仍砖头的却原来是个小乞丐,此刻正蹲在房上大嚼特嚼,看他手里油腻腻的,抓的原来是两条鸡腿。

这小乞丐看上去也就十多岁的年纪,可能是长期营养不良的缘故,身形瘦弱手如鸡爪,披头散发的,脸上都是泥灰,也不知道长相如何。只不过那双黑漆漆的大眼睛,却格外地灵动,此刻正在机灵的眨动着,显然是正在欣赏街上免费的烟花。

可不要小看了这黄口顽童,他便是引起这场大混战的罪魁祸首,砸晕少林不痴的那半块青砖,可不就是他仍的。趁着街上兵慌马乱,小乞丐还顺手牵羊“化”来了一只烧鸡,几个包裹,此刻大半只烧鸡已经下肚,包裹却还没空出手来打开。

这小乞丐不是别人,正是借尸还魂,逃出生天的杨风。

也不知道他是如何以十几岁弱质之躯,一路辗转千里来到这阴风阵阵的济南府,只是看他把水搅和再混水摸鱼的机灵劲儿,此事还真是大有可能,再想想那半块青砖的准头,想必他早干习惯了这些勾当。

杨风一边吃一边低头暗笑道:这帮和尚道士也太好骗,看来这浑水摸鱼之道,果然是古今如一,值得发扬光大。

杨风吃下最后一只鸡腿,心满意足地打个饱嗝,伸手从怀中掏出几个包裹翻看起来,此刻他倒有点逍遥自在,只是不知道下面混战中的道士和尚如果知道此事缘由,又该做何感想。

翻来翻去只找出几件道袍几件僧衣,干粮馒头倒是不少,想来也是那和尚道士历来过的清苦,也没有多余的银两使用,就是有点银两也大多随身携带不会放在包裹里。然而杨风已经很是满足,大大咧咧把干粮馒头揣进怀里,他倒也不贪心,只求数餐温饱。

说话间那边“轰隆”又是一声巨响,吓了杨风一跳,也不知道是哪门哪派的高人,放出了什么厉害法术。杨风看的咋舌不已,暗自心惊:原来千多年前,世界上真的存在道术佛法这些东西,如果能学那么一招半式再回到现代,那可要发财了。

第四章高人啊

此时从十里坡正北方传来一阵锣鼓唢呐声,杨风蹲在房上看得清楚,大队人马排成一字长蛇阵,带起一路烟尘。

开路的是数百大唐彪捍骑兵,装备精良,明显是大周武则天皇帝御前禁军精锐。大批灰衣僧人紧随其后,簇拥着一顶足有三丈高的红顶轿子。轿子周围环绕一重雾气,也看不清虚实,数百各持法器的红衣童男童女紧跟其后。

足有千人的队伍转瞬到了十里坡,却被当街群殴的和尚道士阻住去路,锣鼓唢呐声戛然而止,千多人只是站在那里面无表情的冷眼旁观。

十里坡上和尚道士正打得火热,你一道符我一个咒的来回,也没人去理会战圈外的情形。

可怜灵隐寺大和尚不睡早就成了众道士围攻的第一目标,半个时辰下来一个灵隐寺未来主持被踩得浑身都是脚印,鼻青眼肿形象凄惨。

也是急了,不睡和尚怪力上来,跌跌撞撞挤出重围,大喝一声“除”,手腕翻转处,一道清晰可见的摄人红光凭空射出,正是南海绝学“大慈大悲咒”,不睡和尚急怒攻心之下超水平发挥,这道红光的威力比方才要强上数倍不止。

众道士又一阵鸡飞狗跳,谁也犯不着这个时候去触不睡的霉头。

杨风在房上看得直发毛:“这位大师,我不是故意害你的。要不是饿得急了,我也不会出此下策,对不住了。”

不睡和尚情急之下准头差劲,那道摄人的红光掠过众道士头顶,居然鬼使神差的直刺往那樽三丈多高的大轿子。

刹那间,和尚道士都被这一变故惊得目瞪口呆,眼睁睁地看着威力十足的“大慈大悲诀咒”,就要命中目标。

“哼”只听轿中响起一声冷哼,在场众人只觉得冰冷异常,几乎要把人血脉都冻得凝固。随即轿子周围神秘的雾气无风自动,隐隐还透出青色的光华。与红光相接,却没有发出任何声响,修道之人避之惟恐不及的一个“大慈大悲咒”,就那么湮没在无形之中。

众和尚道士都看得呆了:原来南海菩佗山“大慈大悲咒”也可以硬接,不知道这轿中高人又是何方神圣,居然如此这般神通广大。

“哼”轿子里又是一声冷哼,震得在场的道士和尚凭空几个寒噤,修为浅薄的当场跪倒在地。

那道音波连伤数人还不肯罢休,远远的扩散开去波及到房顶上的杨风。

说来也怪,音波到处,杨风身后泛起一阵若有若无的紫光把他瘦弱矮小的身子护卫起来。片刻后音波散去,杨风除了形象有些狼狈,却也有惊无险。

众人随即明白过来,这小乞丐身上肯定有什么厉害的宝贝护身,难怪如此有恃无恐。

此时正南方响起一阵纷乱的马蹄声,一队骑士瞬间赶到,正是济南张府尹携一众大小官员府兵衙役到了。

张清见到那顶大红轿子,慌忙不迭翻身下马,恭声问候:“下官不知是国师到了,有失远迎,还请国师恕罪。”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这国师法号“慧忠”,原本是个尼姑,率领众多弟子在“坐禅谷”中打坐修佛与世无争,却不知为何主动出山辅佐那大周皇帝,近年br&gt;</br></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