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郎(2 / 2)

加入书签

三眼族的老者非常气愤,恨不得将这老者碎尸万段,但是潞安尊神不愿意,他也没有办法。

“大荒山清水秀,青山城中百姓安居乐业,亲临大荒,我想在这里也能有个道场。”这位神明说。

“马上我就去叫人族大祭司为您塑金身,“那位三眼族的老者连忙说,”尊神放心。“

马上,人族大祭司从可汗府中走了出来。

他对等在广场上的三眼族的头目说:“备鹤,大可汗这就沐浴斋戒,马上就随尊神赴神城。”

通天塔之中,那位叫潞安的神明子嗣听得清清楚楚。

“我本来以为是一个硬骨头呢?没有想到竟然也是一个软骨头,不好玩。”

他叹息着。

他周围的三眼族长者,一个个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潞安神情萧索。

“好端端的一个人族,偏偏要和神明对抗,这下好了,有好戏看了。”一位三眼族的长者说,“要让人族知道敬畏神明。”

“长得还不错,就不知道是不是草包。”潞安没有回答这个三眼族的老人,他注意力被人族大可汗吸引过去了。

“这个当然,人族的大可汗叫姬有悔,人称‘白脸老十’,他脸上很白,长得是出了名的英俊。就是将他拿到神明子嗣之中,他也算是美男子。”三眼族的长者为这位神明子嗣解释着说。

“确实长得不错,”神明子嗣不知道为什么关注起人族大可汗的长相起来,“但是骨头有一些软。“

青山学宫,一道身影飞一样的往大可汗府中赶。

她速度很快,如同流星一样。

她穿着一身非常得体的衣裳,背着一张琵琶,她有一些慌乱。

她没有想到姬有悔会这么快的从她身边离开,她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但是她终究没有哭,她下了决心,无论如何这一次她都要将话说清楚。

可汗府前。

大可汗姬有悔就要去神城。

文武百官,一个个低着头,不敢看大可汗。

大可汗看的方向却是青山学宫。

很多人都知道他在等什么,但是谁也没有说。

一道红色身影从青山学宫之中奔了过来,她站在大可汗的面前。

“你一定要走吗?”她问。

“一定要走。”大可汗回答说。

“为什么?你为什么?”她想哭,她含着眼泪问。

“和你一样。”大可汗含笑着回答说。

“我为了活下去,你到底为什么?你活不下去吗?你活不下去吗?”她有一些愤怒,不知道是因为他的笑容还是因为他的答案。

“我能活下去,”大可汗回答说,“我还要站着活下去。”

“那你为什么还要走。”她问,她眼泪都流下来了。

“因为,”大可汗顿了一下说,“因为我是这片土地的孩子,因为我是他们的君王,因为我姓姬。”

她泪如雨下。

“你就不能考虑一下我吗?”她问。

大可汗叹息了一声。

“我们,会重逢的。”他很坚定的说。

她从他的眼中看到了坚定,看到了一种信仰,不是对神明的信仰,而是一种对自己,对自己族人,对这一片土地的一种坚定不移的信仰。

“能不能抱我一下。”她鼓气了勇气,说。

她什么也不想了,她现在,只想被这个男人拥抱一下,只想靠在这个男人温暖而宽阔的胸膛上,听他的心跳。

他向前走了一步,将她抱在怀中。

他轻轻的抚摸着她的头发。

她将脸贴在他的胸膛上,她听到了他的心跳,心跳有一些快,她想时间静止,她能永远的倾听着他的心跳。

“给你!”她从自己的头上,扯下了一缕头发,淡淡的紫色的头发,将头发缠绕在他的食指上。

头发在他的食指上凝结,形成了一枚淡淡的紫色的指环,很秀气的指环。

她拉着他的手,打量着这一枚淡淡的紫色的戒指。

他没有说话。

“万一我回不来呢?”大可汗有一些犹豫,他轻轻的问。

“你说的,我们一定能重逢,我会一直在青山学宫等你,你随风来,我在风里等你;你随雨来,我在雨里等你;你随火来,我在灰尘中等你......我会一直等着你回来,一直等着你回来。”

大可汗的眼睛有一些红。

“我答应了我哥哥,我这一辈不会再哭,更不会在敌人的面前哭,”他轻轻的对她说,“你也不要哭,假如真的要哭,也不是今天。”

“重逢的时候,我会将我藏着的眼泪,全部哭出来。”她抬起了头,看着大可汗说。

大可汗点了点头,四目相逢,说不清的柔情,道不尽的依恋。

“我走了,你保重。“大可汗揉了一下她的头发,说。

“嗯。”她乖巧的说,然后,她头一仰,对着大可汗亲了一下。

她面色通红,通红,低下了头,不敢再抬起来。

大可汗转过了身。

仙鹤已经在等着他了,有一些不耐烦的抓着地面,在花岗石地面上留下一道道爪痕。

他跨上仙鹤,仙鹤振翅高飞。他的身后,三眼族的人跟着飞了起来。

“恭送大可汗!“他的文武百官,一个个跪在地上恭送着。

她如梦初醒。

“姬有悔,你慢走,我要给你唱一曲!”她对着天空,喊道。

仙鹤在盘旋着,她也不知道大可汗有没有听到。

她拿起了琵琶。

她轻轻的揉了一下琴弦。

她感觉到这个世界一下安静了下来,她听不到任何的声音了,只听到自己的琴弦声音。

天地之中,只有琵琶声。

她轻轻的和着琵琶声,这是她为他一个人唱的歌。

天上的仙鹤,在天上盘旋着,连翅膀都没有振;地上的臣民,一个个凝神静气,不愿意大声呼吸。

只有她的歌声和她的琵琶声。

“.......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郎。”

曲终,弦断,人已缈。

她以及不在这里了。

她不想看到自己心爱的人在自己的眼前消失,她答应了他,不哭,不在敌人面前哭。

青山学宫,她躲在大槐树下的一个角落之中,泪如雨下。

仙鹤的鸣叫渐渐的听不到了,仙鹤的影子也消失在天边了,送大可汗的臣民,还仰着头,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