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盂兰盆节(2 / 2)

加入书签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多信仰国家。所以对于民俗节日的特点,大多也受宗教因素的影响。对于日本的宗教,大多是指日本人传统信仰的神道教和佛教。从这两个宗教来看,有“生”与“死”的区别。日本的佛教的特点,日本佛教中包含着祖先崇拜与死者供养。

在佛教传入以前,日本土著宗教中最主要的活动是把死者送往彼世。其中,祖先崇拜是日本佛教的巨大支柱,由于这个,盂兰盆节在日本是很盛大的节日。

从绳纹时代的太古起,祖先崇拜和死者供养就一直都是日本人延续下来的信仰,盂兰盆节也一直都延续至今。

这其中的彼世就是先祖们居住的地方,在盂兰盆会时祖先都是从山中回来的,但人们并不清楚祖先是在山里还是在极乐世界。先祖们回来,整个家族都要欢迎,这也就说明日本人现在每到盂兰盆节时都回到故乡整个家族聚到一起来迎接先祖的归来。

在日本的传统盂兰盆节活动中,除祭祀祖先以外,还包括庆丰收,孝敬父母等以祭祖为主的活动。他们认为祖灵不会给后人带来苦难,反而会带来幸福,也正是由于这点才成为日本人祭祀祖先的原因,盂兰盆节才在日本有着重要的地位。

对于盂兰盆节来说,它的习俗中心正在逐渐转变,由最初的向僧侣供奉食物到祭祀祖先为家人祈福以及现在的家族团圆,从中可以看出这个节日融入的民俗文化,其中宗教对其的影响也已经根深蒂固。

日本人对盂兰盆节很重视,现已成为仅次于元旦的重要节日,类似中国的清明节。家家都设魂龛、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成为祭奠祖先的日本特有的活动。京都的“大文字烧”就是这个活动的顶峰。

根据清仪润所著的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卷,并说明盆供的目的,表明自己的心迹,并不时伴行礼佛跪拜礼。最后念诵一段回向词,上兰盆供仪式结束。

最后一项仪式是众僧受食。上供完毕,悦众将檀越信徒所布施之物集中在一起,不论是来客还是本寺僧人,一律平等分配。接受分配物后,集体念诵一段祝祷词,然后各自捧钵回寮。整个盂兰盆会仪式结束。

这套盂兰盆会仪式较为复杂,因而真正照此实行者不多。倒是民间的以荐亡度鬼为主要目的的一套盆供仪式更为流行。

民间的这套仪式是:预先设立三坛,到了七月十五日那天清晨,由六位僧人组成的行法小组,在一片唢呐合奏声中,粉墨登场,走在队伍前列的手持铃铎的是“导师”,紧随其后的是手执大鼓、木鱼、铛子、铪子、小手鼓的五位僧人。他们的程序是先净坛后开坛。

先,要“演净”,即面向佛坛念诵大悲咒、十小咒、心经等,再念用好纸写好的文疏,祈求佛菩萨慈悲下界指导;其次,行“引魂”仪式,读诵用黄纸写好的疏文,招引鬼魂入坛,读诵疏文后,念诵心经、往生咒、“三真言”;最后,由主办盂兰盆会的功德主在法会的“榜文”上用朱笔一点,预示着开坛完毕。

开坛后的仪程是拜忏,大多依照慈悲水忏的仪礼进行。拜忏活动分为三个阶段,时间较长,其间还得穿插进行上供与斋僧活动。

普施仪式在晚上举行,主要是施放焰口。焰口结束后,要放河灯、烧法船、烧灵房,在一片火光闪烁中,法会圆满结束。

河灯照亮了水中鬼魂暗淡的心灵,法船将他们统统渡往了充满欢乐的彼岸世界;灵房则提供了亡灵世界所必须的广厦和别墅。盂兰盆会的所有目的,在这一刻得以完整体现。

盂兰盆节少不了的是盂兰盆舞。这本来是表达了离开地狱的人们的喜悦,已经变成了具有各地特征的民间舞蹈了。在夏天的夜晚,合着大鼓的鼓声,全村的人围成大圆圈跳舞,是这个时期在日本各地都能够见得到的风景画。

有传说,在盂兰盆节时,那些已经死去的人的灵魂会与亲人跳最后一支舞。

骚乱之殇最新章节骚乱之殇第72章盂兰盆节网址:</br></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