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积德行善(2 / 2)

加入书签

至于搬东西,招募工匠人手之事,完全甩给了四名管事和赵明。

“二爷,咱们答应年底再去土默特部一趟的,你看?”

“看我这记性,要不是你提醒,还真忘了这事。”赵锐一拍额头,言而无信,可不是他赵某人的风格。

“二爷那什么时候启程?今天都腊月十七了呀!”刘管事掐着指头道,他同样不想失信于人。

“那就明天出发吧,拉一千石粮食,再拉些破铜烂铁好了,这次让大黑带五十人护卫,你就再辛苦一趟,如果到了那里天气太冷,就不必急着回来,可以缓一缓,记住这次不要皮革,全部要战马。”

赵锐一挥手道,一石粮食换一匹战马,还是非常合算的,准备充分一些,还是可以都安全的带回来。

第二天,赵家商队就再次出发,这次足足有一百辆雪橇,所以每辆雪橇拉的都很少,为了避免消息泄露,事先连堡中许多人都不知道。

直到车队出发,半个时辰后,卢大庸才收到消息,可为时已晚。

因为车队已经过了三岔路口,向西而去,这让卢大庸觉得应该在三岔路口附近修建一座百户堡。

接下来的两天,吴家堡和黄家堡内都在大搞建设,破损的堡门要修补,一间间房被打通,然后改造成宿舍工房。

周围的木匠和泥瓦匠,以及青壮都被招来了,一个个忙的是热火朝天。

前来干活的人,青壮每日发一斤粮食,有手艺的工匠每日二斤粮食,都是细粮,每日还包三顿,两干一稀。

赵锐也不想再平白将粮食借给他们了,因为附近百姓年年和赵家借的粮食,就从来没还过,斗米恩,升米仇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至于从朔州城附近招募过来的流民乞丐,不好好将养十天半月,就在这种天气下干活,绝对会十不存一。

这几天来,附近的两千多户百姓,一直都处于亢奋状态。

对于吴黄两家被灭门的事,没有一家同情,反而纷纷拍手称快。

因为李婉柔不但将百姓欠赵家的欠条都烧了,连黄吴两家的也都烧了。

还规定明年只收五成地租,再加上又可以免税,日子是真的有了盼头。

李婉柔之所以做的这么干脆,也是心生愧疚,害怕遭报应,想要多积些德。

“二爷,这些小乞丐每天来白吃白喝,不如都赶走吧。”

钱管事想着每天都要消耗几石的粮食,望着堡外天天来蹭吃蹭喝的十几名小乞丐,就异常的恼火。

“不用,让他们和那些大人一样也住进堡内吧!以后再有小乞丐来也一律如此。”

赵锐看着在雪地里搭着草棚,烧火取暖的一群瘦弱少年,摆了摆手道。

“二爷,这才两日,时间一久来的只会更多,届时咱们那点粮食怕是不够呀!”

“这个不是你该管的事,做好你该做的事就行了。”赵锐眉头一皱,加重了语气。

“是!”

钱管事一惊,这才想起赵锐可不比夫人和管家,于是赶紧点头称是,下去忙活了。

巡视完黄家堡后,赵锐又前往吴家堡,这边由王管事负责,周管事则是在朔州城外,招募流民和乞丐,大管家赵明负责居中调度。

吴家堡,赵锐打算一分为二,前面打造兵器火器,后面配置火药,相比起木匠泥瓦匠,铁匠却是稀少多了,技艺成熟的老铁匠就更少。

就这三瓜两枣,打造农具马掌错错有余,大刀长矛勉强凑合,但火器就抓瞎,这让赵锐就头痛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